ZKX's LAB

在古代,截杀外地的新官,然后冒充对方的可能性大吗?

2020-10-17新闻16

冒充新官?说到这个题目大家可能会感到特别吃惊,其实在古代这是非常常见的事情。因为一般情况下,古代为官的一些官员,他们都有两样东西来作为自己是官员的证据,一个是朝廷皇帝给他们颁发的任命书,这个是最有力的证据,一般这个东西普通人是不敢造假的,凡是造假的都会遭来欺君之罪。

另外一个就是告身,告身是什么呢?可以理解为我们现在的简历,它上面明确写了新官本人的姓名,年龄,籍贯以及一些体貌特征,最重要的还需要一张自己的照片。

古代是没有像现在这样,有着高端的拍照技术,他们仅能够凭借一些画像去识别是否是本人,所以想要冒充新官,它的关键点就在这里,只要你有一张相似的画像,足以让你去冒充新官。但是冒充新官也是非常有风险的,为什么这样说呢,给大家说一下古代的一些冒充新官的事迹。

在古代,截杀外地的新官,然后冒充对方的可能性大吗?

关于告身造假的史料记载

根据史书《虞初新志》记载,早在明朝初期,一位金陵人士被朝廷下令让雷州县去做知县,也就是现在的县长。在去雷州县的路上,他们遭到了强盗的打劫,一些男丁以及佣人和这个金陵人全部被杀害,只有下了他的妻子和儿女。这些强盗非常聪明,他们把这个金陵人的告身上的画像弄成了他们自己的,而且为了掩饰他人,怕当地的居民去怀疑他们,他们特别照顾当地的名生,不加税,不去贪腐,而且对每一个百姓都是体贴有加,当地的经济以及生活的质量都是大大的提高。

他们为了避免去让他人引起怀疑,怕暴露自己,这个假的知县又下发了一道公告,只要是老陵家的亲戚,他都是一律不接见的。这一道公告下去,人们不但会去称赞他是一个为人民办实事的好官,而且他自己也避免了被暴露揭穿的后果,可以说这个假的知县是非常聪明的。

但是好景不是很长,恰好这个真知县的一个儿子想要从金陵赶到雷州去投奔自己的老爹,经过一路的周折,来到雷州后,发现找不到自己的老爹。从街上的公告上他得知那时的知县根本不是自己的老爹,他想肯定是出事了,于是他上报了监司使,监司使对当时的衙门进行了密探,最终才把这个假的知县逮捕住。在古代,想要假冒新官可能是非常容易的,但是如果被发现后,那就是杀头之罪。

在古代,截杀外地的新官,然后冒充对方的可能性大吗?

史书记载皇帝被假冒

在古代不仅仅有冒充官员的事迹,冒充外来皇帝的事迹也是经常会发生。据史书记载,早在清朝末年的时候,有人冒充了当时的在京皇帝光绪皇帝。事情的发展是这样的,那个时候刚刚经历了戊戌变法的失败,光绪皇帝也被慈禧关了禁闭,当时的人们都非常难受。一个偶然的机会,来自武汉的一名官员,在自己做生意时发现来自北京的一对客人,一男一女,最奇特的是他们的穿着全部都是金龙的标识,而且在吃饭的时候,这个女的还称呼那个男的圣上,这些举动让武汉的这位官员误以为是真的光绪皇帝。

当时的人们本身情绪就非常低落,再加上这个所谓的光绪帝长相和真的光绪帝是极其相似的,所以当时的人们都认为当时的光绪皇帝。在经历了一次维新变法的失败之后,一定是被人们所救出,逃离了北京城,然后当时有志的人,全部来到武汉去给所谓的光绪帝叩首请安。

这个事弄得几乎人们都知道了,后来湖光的总督张之洞感觉这个事情非常奇怪,然后配人去京城打听,发现真正的光绪帝仍然还被囚禁在京城,那么武汉的那个所谓的光绪皇帝是谁?原来他仅仅是以前京城的太监,只不过和光绪帝长得非常像而已,又因为和皇帝待的时间久了,皇帝的说话语气以及神色,他都可以模仿的神似。他这一假冒最后换来的却是砍头的后果。

在古代,截杀外地的新官,然后冒充对方的可能性大吗?

告身被造假的法律及后果

随着古代朝廷的不断发展,治理的强度也是在不断地完善,在古代打劫并杀害假冒新官的事件,只会发生在一些治理特别暴乱的时期。《法经》是第一部关于告身造假的法律,古代法律的完善也会从而去制约住一些人。如果在正常的治理情况下,想要去杀害并且假冒新官的可能性还是非常低的,因为它的程序会经过重重的验证。

在清朝的末期,官员去不同的地方上任的时候,途中经过的都是官道,治理的非常安稳,住的也是非常的安全,而且在路途中也有一些士兵去专门负责新官的安全,和最原始的朝代非常不同的,所以可想而知,杀害并假冒新官的可能性是越来越小了。就算是当地势力特别强的贼寇,他们也要掂量清楚,一般的情况下,他们是不敢去轻举妄动的。在古代去截杀并且冒充官员的话,这其实犯得罪过是非常大的,欺君之罪大家都听说过,这可以与欺君之罪等罪了,后果当然是被斩首。

在古代,截杀外地的新官,然后冒充对方的可能性大吗?

关于假冒现象,朝廷所采取的措施

古代的一些政府的相关专业人士,对一些官员的告身是有自己专门的一套识别办法的。据史书《太史令》记载,古代的官员自己都会有一些相关的凭证,一些外地来的官员经常会使用一种叫做“符”的东西来作为自己是官员的证据,一直发展到了唐朝时期。

这种“”符”被广泛的运用起来,种类也是特别多,其构成的材料也从以前的木材变为了金属材料。这种东西般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由自己本身,也就是官员自己所携带。另一半是由朝廷所保存,这样做大大减少了官员被冒充的现象,同时也证明了他们自己的真实身份,从而有效的去行使自己的权利。

随着当时时代的发展进步,唐朝时期的一种“符”叫做鱼符,它的上面有一个“同”字。这样做的意义是如何呢?因为鱼符有两半构成,一般是凸起来的,另一半是凹下去的,只要这两半可以完完全全的组成一个“同”字,那么它就是官员本人。这种东西在大多数的情况下,还是权利的代表,有了它也就可以证明自己的身份。

在古代,截杀外地的新官,然后冒充对方的可能性大吗?

另外古书中还记载了一些手段,那就是在古书当中,草图会把这个官员的所有详细的资料方方面面都写下来,只要是你可以想到的,文书中都会有记载。到时候新官员赴任的时候,带着这些凭证,上面还有朝廷所专门盖的印章,这个东西即使技术再高超的人,也是没有办法去复制得到的,这也是朝廷为了杜绝假冒官员的现象发生,而实施的一种手段。

唐朝时期的制度更加的严格,因为那些做官的人是非常有文采的,不经过层层的选拔,根本不可能为官。所以在他们到当地为官的时候,除了携带以上的相关凭证,还有就是多他们进行一些文采上的考核,只要能够达标了,那么他就是真正的新官,所以说随着朝代的不断去发展,造假已经变得越来越难了。

法律规定官员身上还有一个重要的相关证明自己的物件,那个东西叫做敕碟。它是经过朝廷之手去直接颁发给待上任官员的,而且这个东西是无法作假的,因为它的上面已经被设置了防火墙,同时也有朝廷所制的印章以及官员自己亲手写的自荐信,并且都刻有了印章。这些东西到了当地以后,都会去寄存起来以便备案,直到自己上任以后,也是需要重新去备案的,所以说是无法假冒的,这些就是古代对假冒事件做出的措施。

在古代,截杀外地的新官,然后冒充对方的可能性大吗?

结语

总之,古代的信息传递以及发布不像现在这么便捷,那个时候的信息传递的方式以及内容都存在一些片面性,所以要想去冒充外地新来的高官,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只要自己的胆子足够大,再结合自己的运气,智商以及演技,到一些相对偏远的地方去为官是非常现实可行的,但是相对的是它所付出的代价可能是非常大的,丢掉性命以及全家被斩首这是非常常见的事情。

朝廷的制度,朝廷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对地方官员进行邀见,让他们去阐述自己所在地区那一段时间的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这个时候如果有假冒的现象,肯定会被当场识破。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在外地当官,如果官人的家属来探望,找不到人的时候,这个时候同样也会被斩首。所以说截杀外地新官,然后去假冒的行为其实背后付出的代价是非常高的,大家了解了吗?

#光绪皇帝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