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下午,“未来设计创新研究中心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王守军,未来设计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高鹏,学术代表中国美术家协会实验艺术委员会主任谭平,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王敏,视觉艺术家叶锦添等出席活动。
活动中,王守军从学校战略角度介绍了学校在大湾区——珠海设立未来设计中心及未来设计学院(筹)的意义,并现场发布未来设计种子基金;中心主任及未来设计学院(筹)负责人高鹏介绍了设计学科规划及招生计划,学术委员会主任谭平及王敏、许平、托尼·布朗、李琦和叶锦添出席发布会并接受北京师范大学授予的特聘教授及学术委员聘书。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设计创新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未来设计中心FDC)成立于2019年11月,是一个研究型实体中心,该中心负责筹建北京师范大学未来设计学院,学院拟定于2021年上半年建成。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王守军谈及该学院成立的初衷时说:“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的转变中,设计是重要的关键的一环,设计成为人们追求与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力量,同时随着新一代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到来,设计学科和其他学科的交织、互动越来越明显,设计力逐渐成为国家间、行业间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北京师范大学未来设计创新研究中心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的,这个中心着眼于国家对高素质设计人才的迫切需求,着眼于设计学科发展的未来史,承担着设计学科在珠海校区的培育和未来设计学院的筹建。目前学校依托未来设计创新研究中心和学校的艺术与传媒学院正在我们珠海校区招收第一批设计方向的艺术硕士。”
未来设计中心FDC将招收第一批艺术硕士
活动中,高鹏介绍,未来设计中心FDC根植于艺术与科技的交叉领域,设立未来生活方式、艺术与科技、未来设计教育三个研究方向,开发基于实际应用环境的具有国际前沿水准的实验性设计产品,为设计行业的探索性发展提供先驱实践。未来设计中心采用“一一三”的机制,即“一个中心,一个学术委员会,三个实验室”的组织架构。未来设计中心主任及未来设计学院(筹)负责人由科技与艺术实践领域的领军人物,中国博物馆协会美术馆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央美术学院理事、今日美术馆荣誉馆长高鹏担任。
其中,“未来生活方式”面向实用及新文化形态的设计 ,是一个面向市场、新型互联网文化,基于新技术变革而形成的未来文化环境和生活方式,进行的实用型产品的设计课程方向的研究。该领域研究体现人文关怀,对接具体产品和功能设计,链接广大文化设计生活应用。包括产品设计,信息传播与可视化设计、服装与首饰设计,空间与环境设计、时尚生活设计、东西方传统手工艺等领域课程。
“艺术与科技”专业则是面向前沿科技概念性的研究,针对科技在艺术设计领域的应用,涉及AI人工智能设计应用、新媒体交互设计、用户体验,认知学科等领域,专注于对未来潜在可能性的概念性设计。
“未来设计教育”面向设计专业的教育体系开发,是在教育学领域作出的创新研究,将培养未来设计所需的新型人才,探讨设计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该研究致力于了解世界艺术教育发展的趋势,了解世界主要设计教育体系的设计思路和逻辑、发展模式、课标体系、监察体系及体系建立的依据,最终发展出适合中国本土国情、适应未来信息化社会的新型教育体系及人才培养模式。
活动中也宣布了由艺术与传媒学院和未来设计创新研究中心,未来设计学院(筹)联合培养非全日制艺术硕士项目。2020年9月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正式面向社会招收艺术硕士(设计方向),计划招生30人,由艺术与传媒学院和未来设计学院(筹)联合培养,学制3年。授课地点兼顾北京校区、珠海校区,采取移动课堂模式,丰富教学场所和实践基地,将集中最优势师资, 同时,该项目设有奖学金和海外游学交流计划,覆盖比例约占录取人数的50%以上。
项目汇集了北京师范大学的师资阵容,发挥本校心理学、教育学、文学等强势学科的特长,由多位参与创办国内知名高校设计学院的院长组成学术委员会,并聘请多位国际艺术与设计领域的学者担任特聘教授,为硕士生的培养提供智力支持。
另外,中心成立“未来设计种子基金”,专项用于扶持全球领域10-15个设计师和设计项目,每个项目支持50-200万资金不等,开启未来设计种子计划。“未来设计种子基金”面向未来全新社会环境,扶持培养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科学的理性精神、领先的审美判断、系统的专业知识的创新型设计人才。积极促进教师与学生参与创新设计的实验合作,孵化具有面向未来意义的教学人才,这些扶持项目基于新技术革新以及新文化形态建设,具有实验和市场的前瞻性。
中心大楼效果图
迅猛发展的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新经济领域都出现人才供给不足的现象,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培养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已成为刚需。联想与北京师范大学基于智能化时代下创新型人才短缺的现状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携手成立“联想—未来设计教育实验室”,致力于为智能化时代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专业设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