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书》上在写桓温的时候,有这样一句话:“温既负其才力,久怀异志,欲先立功河朔,还受九锡。既逢覆败,名实顿减,于是参军郗超进废立之计,温乃废帝而立简文帝。诏温依诸葛亮故事,甲仗百人入殿,赐钱五千万,绢二万匹,布十万匹。”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桓温想把持朝政,自立为帝,因此废帝另立了一个简文帝。于是简文帝下诏说,让桓温按照当年诸葛亮的做法,“甲仗百人入殿”等等。
正所谓“平地起惊雷”,这句话简直就是“平地起惊雷”的效果。因为《三国志》《华阳国志》这样的史书中,都没有这样的记载。在我们的印象中,诸葛亮也始终是忠肝义胆的,可是为什么,他却竟然“甲仗百人入殿”呢?
(诸葛亮剧照)
有人可能会说,这不是诸葛亮要这样做,而是当时刘禅要这样做。刘禅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增加诸葛亮的威仪,体现刘禅对诸葛亮的信任,以及表达对诸葛亮的尊敬和赞赏。
不过,既然《晋书》上说的是“依诸葛亮故事”,那么,这就不仅仅是一个诏书的问题,应该也是诸葛亮认可了,并且这样做了的。那么,诸葛亮既然不是一个像桓温那样,想要篡权的人,为什么却要做出桓温那样的事情来呢?
我认为,诸葛亮如果当时确实这样做了,应该是他有意要这样做的。
事实上,诸葛亮虽然一生对蜀汉忠心耿耿,但是,这并不表明,他是不需要权力的。并不表明,他是不专权的。
古代为什么会出现权臣,并不一定就表明,这个权臣具有僭越之心。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这个权臣想做事情。由于古代的皇权社会是一种独裁社会,因此一个大臣想要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想要放开手脚做事情,在君王比较小,或者君王并不贤明的情况下,他往往会选择做一个权臣。
当一个大臣做了权臣以后,可能就会遇到四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皇帝不支持大臣也反对,这样权臣就变成了奸臣,比如董卓。第二种情况是皇帝支持但大臣反对,这样权臣就会和大臣拼斗厮杀,造成血案,比如霍光。第三种是皇帝不支持但大臣支持,这样权臣为了照顾支持他的那些大臣的利益同时也为了自己的利益,就会逐渐架空皇帝,比如曹操。第四种情况是皇帝支持大臣也不太反对,这样的权臣,就是一个千古忠臣,比如诸葛亮。
(诸葛亮剧照)
同样的,诸葛亮想要北伐,实现“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目的,他也必须要做一个权臣。因为事实上,刘备在安排后事的时候,虽然把国家大事,包括刘禅都托付给了诸葛亮,但实际上对他是并不放心的。比较典型的就是两点:一是刘备对诸葛亮说,刘禅这小子能辅佐就辅佐,不能辅佐你就取而代之;二是刘备把政务交给诸葛亮的同时,把军事指挥权力交给了李严。
刘备的说的这个话,以及做的这个安排是意味深长的。那句话就把诸葛亮套牢了,让诸葛亮在天下人面前发誓,表明自己绝对不敢僭越。那个安排又非常特别,原本李严并没有多大的能力,也没有建立什么战功,但是刘备却把军事指挥能力交给他,这同样是向天下人传递一种信号,就是刘备对诸葛亮不放心。我刘备宁愿把兵权交给一个指挥打仗能力很一般的人,都不交给你,你就应该明白我刘备对你有多不放心了吧。
所以说,刘备这个安排,对诸葛亮威信的损害是很大的。诸葛亮要做事,必须要提高自己的威信。只有提高自己的威信,在蜀国他说了才算。
(诸葛亮与刘禅)
古代大臣提高威信的办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打击政治对手和异见者,另一种是获得君王的极大肯定。诸葛亮显然并没有采用第一种办法,而是采用了第二种办法。
应该说,诸葛亮是非常幸运的。他非常幸运的地方就是他遇到了刘禅这样一个君王,刘禅对他高度信任,给诸葛亮“甲仗百人入殿”这样的巨大荣誉,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诸葛亮的威信。
这一点是相当不容易的,因为在那个时代,别说“甲仗百人入殿”,就算给予大臣“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君王也会觉得,这个大臣离夺权不远了,因而对他非常猜忌。而刘禅却完全相信诸葛亮,从来不担心诸葛亮会对他构成伤害。
而诸葛亮自己也需要这样的荣誉。有了这样的荣誉,诸葛亮就能获得极大的权威,刘备当年对他的怀疑对他威信的伤害,也就烟消云散了。然后他就可以非常从容地调动各方军队,一心一意地北伐了。
这就是诸葛亮坦然接受的根本原因吧。
(参考资料:《晋书》《三国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