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湖南衡阳首趟中欧班列在衡阳南站等待发车。当日上午,湖南衡阳中欧班列首发仪式在衡阳南站举行,该班列由衡阳出发,将途经满洲里抵达俄罗斯比克良,全程9463公里,运行时间13天。这是衡阳首次开通至欧洲国家的铁路国际物流班列。此前,湖南已有长沙、怀化、株洲三地开行中欧班列。新华社发
10月12日,中国与柬埔寨共同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柬埔寨王国政府自由贸易协定》,这体现了两国共建“一带一路”的坚定意愿和信心,标志着双方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柬命运共同体建设和“一带一路”合作进入新时期。
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造成全方位冲击,也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挑战。“一带一路”合作克服重重挑战不断前行,凸显了强大韧性和重要性。
“一带一路”倡议自2013年提出以来,各项建设从总体布局的“大写意”,步入精谨细腻的“工笔画”阶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截至目前,中国已同138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签署约200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共同开展了超过2000个合作项目,合作不断走深走实,成果超出预期。
10月10日,载有70个标箱电子配件、针织手套等货物的国际货运班列从铁路义乌西站鸣笛首发,驶往越南首都河内,标志着“义新欧”中欧班列的第13条国际铁路运输线路正式开通。
被誉为“钢铁驼队”的中欧班列,是“一带一路”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是中国连接世界的“友谊之桥”,促进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联互通和共同繁荣。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中欧班列利用强大的国际铁路运输优势,打通世界抗疫物资通道,从“贸易通道”变成生命的“绿色通道”,担当起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交通使者。
新冠肺炎疫情造成人与人、国与国之间暂时的物理隔阂,而“一带一路”倡议恰恰一直在推动人与人之间、相关地区之间的互联互通。如今“一带一路”建设既有基础设施、贸易投资、产业合作等实实在在的“硬”成效,也有政策协调、民心相通等发挥催化和润滑作用的“软”成效。
10月1日,中国国庆中秋双节之日,在老挝班那汉湄公河特大桥施工现场,1000多名中老铁路建设者仍在争分夺秒地埋头苦干,以确保中老铁路2021年底顺利通车。
中老铁路是“一带一路”倡议下,老挝由“陆锁国”变“陆联国”的标志性项目。铁路建设也深刻改变了班那汉当地民众的生活。很多村民在工地上打工,收入大幅提高,生活越来越好。不仅如此,中方还为当地义务修建道路等基础设施,极大改善了班那汉民众的出行条件。村民们也因此更加了解中国,越来越多的人自发学习汉语。正如日前老挝政府副总理宋迪在视察中老铁路时所说,中老铁路已经成为中老友谊传承的载体与象征。
一项项合作成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致力于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世界性倡议。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守望相助、同舟共济,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不仅为“后疫情时代”经济发展提供助力,也为稳定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和推动区域经济复苏作出贡献。
事实证明,无论是应对疫情,还是恢复经济,都要走团结合作之路,都应坚持多边主义。促进互联互通、坚持开放包容,是应对全球性危机和实现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将同各方一道,通过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