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杜少卿人物形象特点和作者创作意图 杜少卿 沈琼枝 虞育德

2020-10-17知识17

杜少卿、沈琼枝是哪部长篇小说中作者赞美的正面人物? v《儒林外史》人物

儒林外史里的主要人物有哪些? 王孝廉,周学道.聘娘,陈木南虞育德、庄少光、迟衡山、杜少卿

儒林外史里的人物的故事情节和性格特征 元末2113明初,浙江诸暨县的一个村子里有一个少年叫5261王冕,从小4102父亲就死了,母亲只能做些针线1653活,因家境贫寒,他从小辍学回家替隔壁秦家放牛,聪明颖悟,勤奋好学,他画的荷花惟妙惟肖,呼之欲出,并且他博览群书,才华横溢,他不愿意结交朋友,更不愿意求取功名利禄。县令登门拜访,他躲避不见;朱元璋授他“咨议参军”的职务,他也不接受,心甘情愿的逃往会稽山中,去过隐姓埋名的生活。明朝立国,推行八股取士制度,王冕不禁感叹:这种以八股文形式取士的制度不仅不会为国家选到真正的人才而且将来的读书人恐怕也只有这一条荣身之路了,他们因此会把学问、道德、做官、退隐的准则都看得轻了。这是一代文人碰上了厄运!王冕是反对八股取士、自甘清贫的隐士,然而在当时的社会里,像王冕这样的人实在太少了。在王冕死后百年的明朝成化年间,文人们所走的是一条醉心于科举功名的歧路。明宪宗成化末年,山东兖州府汶上县有一位教书先生,名叫周进,他为了能够出人头地,荣耀乡里,屡次参加科举考试,可是60多岁了,却连秀才也未考上。一天,他与姐夫来到省城,走进了贡院。他触景生情,悲痛不已,一头撞在了号板上,不省人事,被救醒后,满地打滚,哭得口。

求分析杜少卿人物形象,心理,对当时社会及对女性的看法 杜少卿这个形2113象,许多研究者都指出这是5261作者的化身或寓有作者自己的4102影子。杜少卿虽然出身于1653“一门三鼎甲,四代六尚书”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却出污泥而不染,行为中有些离经叛道,思想中具有某些民主主义的成份。他蔑视科举,瞧不起功名富贵,第三十二回他说:“学里秀才,未见得好似奴才。当臧蓼斋对他说出补了廪就可以坐堂、洒签、打人时,他笑骂说:“你这匪类,下流无耻极矣。李巡抚荐举他入京做官,他用手帕抱了头装病不去。有人要同他去会知县,他说:“王家这一宗灰堆里的进士,他拜我做老师我还不要,我会他怎么!这些言行,与《儒林外史》上追名逐利的风气恰成鲜明的对照。杜少卿在许多地方还突破了封建礼教的束缚。他用普通的人情来解释诗经,说:“《诗经》上《溱洧》之诗,也只是夫妇同游,并非淫乱。他反对多妻制,认为破坏了人类的自然平衡。他敢于在封建社会那个窒息的时代在光天化日之下拉着妻子的手游山饮酒。他力排众议,称赞沈琼枝的反抗行为,说:“盐商富贵奢华,多少士大夫见了就销魂夺魄。你一个弱女子,这就可敬极了。这是一个具有一定程度个性解放思想的人。由此看来,他对科举功名是视如粪土,当然不愿意进入官场了

#儒林外史#杜少卿#读书#王冕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