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五淫痹中的热痹是如何治疗呢?

2020-10-17新闻22

我们已经知道热痹是以热邪为主而导致的以肢体关节热痛等具有热象为主要临床特征的风湿病。有人问热痹又如何治疗呢?其实我国历代的的先人们不仅给我们留下丰富的治疗理论,还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治疗方剂。

早在《神农本草经》中有“疗热以寒药”的论述,《内经》也有“热者寒之”治疗原则,因此热痹的治疗以清热为基本原则。由于病因不同,必须辨清虚实及所兼病邪的不同进行论治。常用的方法有疏风清热、清热利湿、清热解毒、滋阴清热、祛瘀化痰等。

热痹的治疗,单纯寒凉清热,不能流通气血,开其痹闭,常需佐用少量热药;热痹后期易伤阴化燥,痰瘀互结,因此治疗时应兼顾阴液,化瘀祛痰。清.沈时誉巜医衡.痹证折微》治热痹“降火清热豁痰为主,参以通经活血疏散邪滑滞之剂。”我们根据病机不同采用辩证治疗,具体如下:

五淫痹中的热痹是如何治疗呢?

一、风热痹阻证

临床症见:肢体关节热痛,痛无定处;肌肤可见红斑或结节,关节痛不可触,屈伸不利,遇热则重,得冷稍舒,伴发热、恶风、汗出,口渴,全身不适。舌质红,苔黄。脉浮数。

治疗上就应该::疏风清热,活血通络。

代表方药:大秦艽汤(《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加减。

处方:秦艽、羌活、防风、白芷、当归、白芍、生地、川芎、生石膏、知母、黄芩、生地、地龙、稀莶草、白术、茯苓、甘草,全方共奏疏风清热、活血通络之功。

若局部肿胀者加防已、薏苡仁;游走痛者加威灵仙、海风藤;肢热有红斑者加忍冬藤、桑枝;发热不退者加蒲公英、玄参;肌肉关节疼痛者,加忍冬藤、姜黄、威灵仙;汗出恶风者加桂枝。

二、湿热痹阻证

临床症见:肢体关节肌肉热痛、重着。周身沉重,下肢为甚,皮肤发红或见硬结、红斑,伴发热,口渴不欲饮,烦闷不安,溲黄浑。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治疗上就应该:清热利湿,宣痹通络。

代表方药:宣痹汤(《温病条辨》)加减。

处方:生石膏、知母、忍冬藤、防己、薏苡仁、蚕沙、杏仁、连翘、栀子、赤小豆、滑石、半夏,全方共奏清热利湿、宣痹通络之效。

若湿邪甚者加苍术、萆薢;痛甚者加姜黄、海桐皮;肌肤红斑甚者,加赤芍、丹皮、地肤子;化火伤阴者,加生地、玄参、麦冬。若暑湿痹宜清热利湿、宣痹通络,方用加减木防己汤(《温病条辨》)。

五淫痹中的热痹是如何治疗呢?

三、风湿热痹证

临床症见:肢体关节肌肉热痛、重着,痛无定处。兼次症:关节肿胀,得冷则舒,发热、恶风、口渴,烦闷不安,肌肤可见结节、红斑,溲黄,或月经不调。舌质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或濡数,或浮数,或弦滑数。

治疗上就应该:清热通络,祛风除湿。

代表方药:白虎加桂枝汤(《金匮要略》)加味。

处方:知母、石膏、甘草、粳米、桂枝、忍冬藤、连翘、黄柏、海桐皮、姜黄、威灵仙、防己、桑枝,全方共奏清热通络、祛风除湿之功。

若皮肤有红斑者加丹皮、赤芍、生地、紫草;若发热、恶风咽痛者加荆芥、薄荷、桔梗;若热盛伤阴,口渴心烦者,加玄参、麦冬、生地;若见皮下结节者加贝母、白僵蚕、地龙;若关节肿甚者加萆薢。

四、热毒痹阻证

临床症见:肢体关节疼痛,发热,肌肤斑疹。关节疼痛剧烈,痛不可触,屈伸不利,渴喜冷饮,甚则神昏谵语,或抽搐,烦躁不安,衄血,或尿血,溲赤便秘。舌质红或红绛,苔黄或黄腻。脉弦数,洪数或滑数。

治疗上就应该:清热解毒,凉血通络。

代表方药:清瘟败毒饮(《疫毒一得》)加减。

处方:石膏、黄连、黄芩、丹皮、栀子、赤芍、连翘、玄参、生地、知母、忍冬藤,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凉血通络之功。

若肿痛者加防己、桑枝、苍术;高热神昏语者加安宫牛黄丸(《温病条辨》);衄血、尿血者加藕节炭、白茅根、茜草、三七粉;有痰瘀化热之象者加黄柏。若热毒炽盛、化火伤津,见肢体关节红肿,疼痛剧烈,入夜尤甚,壮热烦渴,舌红少津,脉弦数者,宜清热解毒、凉血止痛,方用犀角散(《备急千金要方》)加减,若阴伤津亏则合用增液汤(《温病条辨》);若热毒内传攻心,心脉痹阻,见发热汗出,胸痛气促,心悸不安,舌质暗或微青紫,脉细或结代者,宜活血化瘀、疏通心脉,方用桃红四物汤(《医宗金鉴》加减。

五淫痹中的热痹是如何治疗呢?

五、阴虚热痹证

临床症见:肢体关节烦痛,五心烦热,颧红盗汗。筋肉挛缩,甚则关节变形,屈伸不利,腰膝酸软,形体消瘦,或长期低热,头晕目眩,耳鸣,口干咽痛喜饮,双目干涩,虚烦不寐,小便赤涩,大便干结,女子月经不调。舌质红,或干红少津,舌体瘦小有裂纹,苔薄黄或少苔。脉细数,或弦细数。

给疗上就应该:养阴清热,通经活络。

代表方药:丁氏清络饮(《丁甘仁医案》)加减。

处方:生地、石斛、丹皮、白薇、金银花、羚羊粉、赤芍、地龙、川牛膝、丝瓜络、羌活,全方共奏养阴清热、通经活络之效。

若发热甚者加生石膏、忍冬藤;兼湿者加薏苡仁、土茯苓;气阴两虚者加太子参、玉竹;汗出较多者加山萸肉、煅龙骨、煅牡蛎、五味子;脾虚便溏者加山药、砂仁;阴损及阳者加肉桂。若热久不退,耗伤阴血,宜养阴清热、化瘀通络,方用玉女煎(《景岳全书》)、大补阴丸(《丹溪心法》)加减:若热痹化燥,见口干咽燥者,宜生脉散(《医学启源》)加减。

五淫痹中的热痹是如何治疗呢?

六、痰瘀热痹证

临床症见:肢体关节热痛、刺痛,痛处固定,肌肤瘀斑或痰核硬结。肌肤顽麻或有结节,甚则关节变形,屈伸不利,双手白紫相间,或两腿网状青斑,面色晦黯,眼脸浮肿,或胸闷痰多,发热,汗出,口苦咽燥,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紫黯或有察斑,苔白腻,或苔黄或黄厚腻。脉弦数或湿数,或滑数。

治疗上就应该:祛瘀化痰,清热通络。

代表方药:身痛逐瘀汤《《医林改错》)合双合汤《杂病源流犀烛》)加减。

处方:桃仁、川芎、当归、半夏、陈皮、茯苓、甘草、制没药、五灵脂、地龙、香附、秦艽、羌活、川牛膝、黄柏、忍冬藤,诸药合用共奏祛瘀化痰、清热通络之效。

若痰瘀不散,疼痛不已者加炮山甲、乌梢蛇、蜈蚣;若痰留关节,见皮下结节者,加制胆南星、白芥子;若痹久不愈,损伤正气,见神疲乏力,面色不华者,加人参、黄芪。

除了以上药物治疗外还可以采用针灸疗法、刮痧疗法、推拿疗法、食疗、外治法等等。

五淫痹中的热痹是如何治疗呢?

热痹的转归与预后,主要取决于患者正气的强弱,感邪的轻重,以及是否早期及时正确治疗。若患者素体强健,正气不虚,感邪较轻,病程较短,及时正确治疗,调摄得当,则易于治愈,预后较好,若素体虚弱,正气不足,病机复杂,或药证不符,则病程久长,易成慢性痹病,难以治愈,预后较差;也有热痹日久不愈,长期服寒凉药物而转化为寒痹者;若除邪未尽,或复感外邪,易反复发作,甚则转变为心痹,预后不良。热毒痹阻发病较急,全身症状明显,且邪气极易内舍,病情多变;湿热痹阻乃湿热相结,湿邪重着缠绵,难以祛除,故治疗不当或除邪未尽,易热祛湿留,顽固难愈。

#关节骨头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