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沙特人口50年代仅390万,如今已达3千多万,曾沙漠种粮自给

2020-10-17新闻16

众所周知,中东大部分都是干旱的沙漠,难以承载较多的人口,除了少数河谷和绿洲,大部分地区荒无人烟,随着石油资源的开发和出口,地区很多国家一夜成为巨富,加上多子多孙的传统习俗,卖油的钱得以进口大量粮食支持人口繁衍,因此,很多国家的人口在二战后迅速翻了好几倍。沙特就是其中之一,上世纪50年代,该国仅有390万人口,如今人口已经高达3400多万。除去近40%的外国人口,沙特本国人还有约2200万,70年里增加到了原先的6倍,而同期世界人口才增加到了当时的了2.5倍。

沙特人口50年代仅390万,如今已达3千多万,曾沙漠种粮自给

沙特阿拉伯地理图自然条件恶劣,历史人口一直较少,石油助力本国人口增长

沙特阿拉伯位于阿拉伯半岛中间地带,东濒波斯湾,西临红海,大部分地区被沙漠覆盖,年平均降雨不足200毫米,夏季白天气温在45℃上下,最高气温可达50℃以上,可以说沙特大部分地区自然条件极端恶劣,土地承载力十分有限,单凭土地的正常工农业生产,根本不可能养活太多人口。

毫无疑问,巨额的石油红利,是维系人口增长的重要支柱。沙特用石油收入,为国民提供了安逸富足的物质保障,

以前的沙特也确实没几个人,不过随着石油的发现和开采,局面彻底改变。虽然石油本身并不能改变沙特们的自然环境,但其所带来的滚滚财富,却能使沙特们通过其他办法获取资源——比如购买粮食,比如高成本的海水淡化。沙特的生存资源匮乏的窘境由此被打破。因为有足够的资源供应,沙特人口暴增。开采销售石油致富,吸引大量外国劳工,本国人口失业率高

当然,从长远看,随着人口持续增长,沙特们的人口与资源匹配度最终还是要恢复平衡不过沙特人口基数极低,石油红利又够大,所以要碰到这个资源平衡的天花板还有待时日——这意味着,在此之前,沙特们依然有充足的资金,来保障国民过上发达水平的生活,让他们不至于经济窘迫而心生反意。不过,人口激增在当地产生了不少社会及经济问题。虽然石油出口生意为政府带去丰厚的收益,一方面国内有大量外籍劳工,另一方面本国人口的失业率居高不下,几乎四分之一的本国男性劳动人口完全没有工作吃低保,并且沙特的全部就业人口中,约三分之二是政府雇员。可见几乎沙特的全国人口都严重依赖政府收入供养。

沙特人口50年代仅390万,如今已达3千多万,曾沙漠种粮自给

沙特打工的印巴人

石油是沙特的主导性产业,石油产业收入约占政府总收入的75%、国内生产总值的40%,以及出口收入的90%。这导致沙特经济抗风险能力差,其经济状况长期随国际石油价格起伏而波动。近年来,石油价格走低,沙特经济增速显著放缓;经常性项目持续逆差,只是由于前期积累的丰厚家底掩盖了相关问题。目前,人口增长过快,加之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已经越来越成为显著的社会问题。为应对人口问题,曾经尝试粮食自给,无奈水少钱多,还是买买卖合算

尽管自然条件并不适合农业发展,但有的钱的土豪也同样认同“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居安思危的沙特在上世纪60年代起就决心用石油带来的丰厚收入,下血本建立起现代化的本国农业,沙特一度实现粮食自给,还曾成为世界第六大小麦出口国,不过对于沙特这样连一条像样的河流都没有的国家,农业灌溉全靠地下水。粮食的大面积种植使得沙特的地下水水源面临枯竭。这种“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已不仅对沙特农业发展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因地下水枯竭,沙特小麦产量近年来急速下降,不再能自给自足),也使得土地加速盐碱化,甚至使得有限的且宝贵的耕地退回沙漠。

沙特人口50年代仅390万,如今已达3千多万,曾沙漠种粮自给

沙特的沙漠农业

由于成本高,且对环境破坏力极大,如果没有国家的高额补贴,农民(投机者)未必愿意从事农业生产,所以说沙特的粮食生产基本是一项赔钱的买卖,沙特政府于2015年宣布,从2016年起全面禁止多种农作物的种植,改为完全依赖进口,重新走上老路:用碳氢化合物换取碳水化合物,即卖石油、买粮食。

现在的沙特是中东地区最大的食品进口国,约80%的食品消费来自进口。不过在沙特王子的“2030愿景”规划下,依旧提到完全自给自足的农业发展目标,不过由于缺乏天时地利,估计只是“愿景”而已。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