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徐树兰的古藏书楼 藏书楼上读书

2020-10-17知识5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答案:1.C;2.D;3.B;4.A;解析:(1)“藏书楼”之名,实为泛指。(2)说的是藏书楼的作用与影响。(3)迄今保存下来的明代藏书楼数量不多。(4)至今藏书楼仍有其使用价值。

徐树兰的古藏书楼 藏书楼上读书

中国的藏书楼有哪些?有何历史? 南浔小莲庄的嘉业藏书楼,蜚声国内外,此外中国的藏书楼还有宁波天一阁,北京文渊阁,沈阳文溯阁,承德文津阁,杭州文澜阁,宁波五桂楼,宁波抱经楼,瑞安玉海楼,扬州吴氏测海楼,常熟赵氏脉望馆,常熟铁琴铜剑楼,聊城海源阁,湖州皕宋楼,杭州八千卷楼,徐家汇藏书楼。这里重点介绍嘉业藏书楼的历史渊源。一、嘉业藏书楼是如何得名的?嘉业堂藏书楼,隔溪与小莲庄毗邻,系刘镛孙刘承干于1920年所建,落成于1924年冬。藏书楼占地20亩,共52间书库。总体设计为中西合璧的园林式布局,寓肃穆的书楼于幽静的园林之中。嘉业二字出自宣统皇帝赐的九龙金匾“钦若嘉业”,嘉业是指美好的事业,对藏书楼主人来说他的美好事业就是藏书、建书楼了。钦若嘉业”四字由宣统皇帝的老师陆润痒撰写。陆润痒是同治十三年的状元,能书法,擅行楷,方正光洁,清华朗润,意近欧阳询、虞世南笔法。嘉业藏书楼的主人刘承干秀才出身,长期与著名考古学者王国维、罗振玉、版本目录学家叶德辉、缪荃孙等相交往,爱好古籍赏鉴,并有承袭其父史学及继父刘安澜(刘锦藻的长兄)藏书遗志。二、嘉业藏书楼最珍贵的收藏是什么?1911年,刘承干为“避难”迁居上海,开始了他的藏书生涯,“客居海上二十余年,。

徐树兰的古藏书楼 藏书楼上读书

徐树兰的古藏书楼 徐氏申明创建古越藏书楼的宗旨是“一曰存古,一曰开新”。以为“不谈古籍,无从考政治学术之沿革;不得今籍,无以启借鉴变通之途径”。唯有存古开新,才不失偏驳之弊。这种认识,既反对了以往士大夫“详古略今”的弊端,又批判了戊戌变法失败后士林中存在的“尚今蔑古”的倾向,是独步当时的崭新的藏书思想。同时,徐氏针对当时官府藏书深扃,私人藏书楼秘而不宣,即使是维新派办的藏书楼,也只是对学会会员或部分与学会有关系的人士开放的这种封闭或半封闭性,阐明藏书楼宜“与学堂相辅而行”,尤其要为那些“购书既苦于无资,入学又格于定例”的好学之士提供读书学习的机会,认为藏书楼应当是无限制开放的,须有社会教育和为文化、学术服务的职能。此外,藏书楼“新设存书之例”,有愿将书籍放在书楼托管者,可存取自便。还为读者供应茶水、承办用膳等。徐氏提出的所有这些崭新的藏书理念,对古越藏书楼的自身建设和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理论先导的作用。其次,徐氏为实现自己的藏书思想,“参酌东西各国规制”,“仿照东西各国图书馆章程”,制定了《古越藏书楼章程》。它从书楼名称、办楼宗旨、藏书规程、管理规程、阅书规程、杂规、附则七个方面,将。

徐树兰的古藏书楼 藏书楼上读书

游遍中国,你知道哪个省市的藏书楼最壮观且藏书量最多吗? 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是“天一阁”。天一阁位于浙江宁波市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亚洲现有最古老的图书馆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天一阁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建于明朝中期,由当时退隐的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藏各类古籍近30万卷,其中珍椠善本8万卷,尤以明代地方志和科举录最为珍贵。我馆事业发展迅速,先后新增中国地方志珍藏馆、银台第官宅博物馆、麻将起源地陈列馆等处。书阁为木构的二层硬山顶建筑,通高8.5米。底层面阔、进深各六间,前后有廊。二层除楼梯间外为一大通间,以书橱间隔。此外,还在楼前凿“天一池”通月湖,既可美化环境,又可蓄水以防火。天一阁的建筑布局后来为其他藏书楼所效仿。天一阁建于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至四十五年(1566年),是当时兵部右侍郎范钦所建的私家藏书楼。范钦喜好读书和藏书,平生所藏各类图书典籍达7万余卷。范钦所收藏图书以方志、政书、科举录、诗文集为特色。由于一度位高权重,范钦的一部分藏书为官署的内部资料,这也是普通藏书家难以获得的。在他解职归田后,便建造藏书楼来保管这些藏书。范钦最早的藏书楼名为“东明草堂”。辞官归家之后。

《读书三性》中的“寒舍”指什么?“里手”的意思是?(用文中的一个词语)

藏书楼的如何保护藏书楼 目前,有一些藏书楼经过修缮后成为了当地著名的旅游景点,每年都会有许多海内外的旅游者慕名而来。据了解,宁波天一阁、岳麓书院、湖州嘉业堂的年接待量都在几十万人次。面对着这样庞大的客流量,出于对藏书楼原址以及其中古籍进行保护的考虑,有些藏书楼便采取了限制开放的办法。例如宁波天一阁楼内的许多地方,诸如宝书楼都是不可以参观的,开放的区域只有一楼的门厅,而阁中的全部古籍原本则都存放在天一阁博物馆的工作区内,连专家学者也不能够轻易查阅,一般游客就只能透过展览区内的玻璃柜观看里面陈列的复制本了。采取限制开放的藏书楼还不止这一家,上海徐家汇藏书楼也只有每周六下午可以参观游览,并且规定其所属的两座建筑只允许各有80人分批次进入,每批次限时参观15分钟。看来,如何协调开发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已成为困扰着藏书楼的一大难题。对此,林祖藻认为,藏书楼应当以保护为主、利用为辅的原则来进行管理,但同时藏书楼是一张非常亮丽的地方名片,为游客开放,宣传藏书楼,宣传地方文化品位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增强人们读书学习的氛围,这是完全可以也是十分必要的,不过应当以不破坏环境,不破坏建筑,不破坏藏书为前提。来新夏也表示,保护和开发本身就是。

#范钦#明朝#宁波#天一阁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