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老蛙12定 适马12-24和老蛙12mm定该选哪一个,入个超广

2020-10-17知识11

老蛙12 2.8定焦广角镜头怎么样? 一、老蛙12mm f/2.8 Zero-D售价大概5500元左右,详细参数如下:1、镜头画幅135mm全画幅镜头、镜头分类单反镜头、镜头用途超广角镜头;2、镜头类型定焦、镜头结构10组16片(2枚非球面玻璃,3枚异常分散玻璃);3、镜头卡口佳能卡口,尼康卡口,宾得卡口,索尼A卡口,索尼E卡口 纠错;4、对焦方式手动对焦、滤镜尺寸方形滤镜2片:100mm、圆形CPL1片:95mm;5、最大光圈F2.8、最小光圈F22、光圈叶片数7片、焦距范围12mm;6、最近对焦距离0.18m、最大放大倍率0.2倍、视角范围121°96″;7、镜头直径82.2mm、镜头长度74.8mm、镜头重量590g。二、优点:1、12mm极限视角、大光圈及全画幅系统,这个价格绝对物超所值。2、12mm焦段在全画幅规格上可谓极限的超广视野,更幸运的是此款镜头非鱼眼镜头,畸变控制更是尤为出色,可以将画面中线条保持原有的水平或垂直。3、虽然大多数超广角镜头焦段在16mm以内,但LAOWA老蛙12mm F2.8 Zero-D镜头的12mm焦段无疑还是属于极限范畴,能轻松应对大场景,胜任(室内外)建筑,风景等多种拍摄题材,便于摄影师创造诸多震撼人心的作品。4、也可以用于人像摄影,追求与众不同的视角。而在佳能庞大的镜头群中,仅有Canon EF 11-24mm f/4 USM“L”可。

老蛙12定 适马12-24和老蛙12mm定该选哪一个,入个超广

国产老蛙12镜头拍摄风光如何? 正好我有个朋友用这款镜头。他的摄影方向是星空摄影,时常去拍银河全景。这款镜头在他的佳能5D3相机和5Ds上表现得可圈可点。老蛙12mm2.8镜头在f5.6时,素质可满足佳能5D3或5D4这种2400w-3000的像素机型,在f8时,基本可满足5ds这种5000万像素机型,镜头最佳光圈在f8~f11,值得一提的是,光圈f2.8全开时,紫边、边缘素质控制极佳,个人认为甚至优秀于佳能11—24镜头(定焦的优势),虽然后者价格高达17000(国行),几乎是老蛙的三倍。

老蛙12定 适马12-24和老蛙12mm定该选哪一个,入个超广

国产老蛙12镜头拍摄风光如何? 老蛙12 2.8一支非常优秀的国产超广角镜头,色散,畸变,夜景拍摄都是值得拥有的

老蛙12定 适马12-24和老蛙12mm定该选哪一个,入个超广

国产老蛙12镜头拍摄风光如何? 谢谢邀答,老蛙12镜头拍风光,我说一个字:好。无论拍摄风光(包括建筑),摄影爱好者用这镜头拍摄风光,夜景星空等需要场景大的风光题材,是不错的选择,我认为,能有效控制暗角,特别是畸变控制都非常出色,可以有效降低高ISO引起的噪点,也可以通过转接当作移轴镜头使用,焦距,光圈都能达到理想效果,边缘素质也相当不错,再一个其便携性,所以我想老蛙12是非常适合拍摄风光作品的。

国产老蛙12镜头拍摄风光如何? 曾经用过LAOWA老蛙12mmF2.8 一段时间,焦距、光圈都满足了我的要求,同时还能通过转接当作移轴镜头使用,可谓一举多得,我甚至在没看样张的情况下就下单预订了一支。老蛙的表现也没让我失望,无论是暗角还是畸变控制都非常出色,加上其便携性,拍摄风景和建筑或星空都很不错,已经成为我外出拍摄时广角镜头的首选。

请问前辈,为什么老蛙12定焦的广角镜头拍出来照片的畸变要比我的16-35的要好很多?谢谢指教了! 广角2113镜头产生畸变,几乎是不可避免的,畸变的5261控制是广角镜头质4102量的一项重要指标1653,要畸变小,需要在设计、制造中都控制好,知识产权、精工细作都是要成本的,所以,好镜头的畸变小,好镜头就贵。你觉得老蛙12定焦的广角镜头拍出来照片的畸变要比你的16-35的要好很多,这是镜头质量的一个体现,也可以说中国有能力制造这样的镜头。希望采纳。

老蛙12mm和佳能12mm成像质量哪个更好 首先,没听说过佳能出过12mm的镜头。其次,同等价位条件下佳能的工艺肯定比老蛙好。老蛙的镜头实际通光量偏差较大,T值一般比F小1档以上。老蛙的镀膜工艺和镜片制造技术也略有不足。

国产老蛙12镜头拍摄风光如何? 我有个老蛙12/2.8镜头,使用了一段,感觉这个镜头,没有让人失望,值得拥有。超广角的视角非常开阔,拍摄风光出色,建筑、星空都很厉害。优点:零畸变;大光圈,12/2.8全画幅;小体积,滤镜使用,携带都很方便。当然拍摄风光要注意距离,合理构图,突出主题。反之画面松散,空挡太大,不利主题的表现。

适马12-24和老蛙12mm定该选哪一个,入个超广 支持国产,尽管做工还是差了点。Sigma也不错但是价格贵,并且和原厂相比完全不是对手。

#摄影#广角镜头#相机#佳能#老蛙镜头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