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我所执着 皆不可得 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是不是五蕴皆空?

2020-10-17知识27

既然“凡一切相,皆为虚妄”,那么何必执着于斋戒清修,如此着相? 如题。金刚经有云:“凡一切相,皆为虚妄”,奉劝修行的人切勿着相,那吃肉和吃素这种“相”又何必拘泥?

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是不是五蕴皆空? 不是,“2113观身不净、观5261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应为佛教四4102念处。四念处是一个很重要的修1653行方法,佛经中说,认真修学四念处的人,快者七天,慢者七年方可证悟初果。四念处能去除众生有常、乐、我、净四颠倒,使众生清净,克制一切烦恼和悲哀、祛除痛苦和忧愁,从而走上涅盘成佛之路。四念处又称四念住,是佛教修持的入门方法。所谓四念处,就是对四种境界观察思维,安住心念,从而引发定慧的修道方式。四念处包括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它是以五蕴为主,而分身、受、心、法四方面加以思维观察。简单地说,身就是色蕴,受就是受蕴,心就是识蕴,法就是想、行二蕴。众生对身、受、心、法四境,生起四种颠倒妄见,以为自身是净的,感受是快乐的,心是恒常的,现象是有自体的,由此产生了贪爱无明。四念处就是让众生认识到自身都是不净的,受都是苦的,心识是无常的,法都是无我的,从而减少烦恼,引发定慧。一、身念处的修行是指对于自己的行、住、坐、卧等明了,做到观身不净。身念处的修行目的:通过观察自身和外身,认识到众生都是不净的。修习身念处要从观内身开始,认识到自己的身体是不干净的;然后观察外身,即他人的身体,这要从。

倘若画地为牢是种执着 那也没什么不好 人心须自律 但佛说 诸行无常 一切皆苦 一切不可执着 倘若既不可执着 那佛所说又有何所执念 不执着亦是执着 吾人如何取舍执着 开车时打开卫星导航,设定目的地,走到一个路口,导航仪让我向右拐,我偏偏直行,兜一个圈,最后到了目的地,右拐可以抵达,直行也可以抵达,是直行对还是右拐对呢?。

人生三大悲: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什么意思 求不得 佛祖释迦牟尼说人有八苦,分别是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五阴炽盛、求不得。生、老、病、死,是自然生理上的痛苦;怨憎会、爱别离、五阴炽盛和求不得,是。

佛家有云,不可执着,执着皆为悲剧根源是哪样意思 意思是说每一位众生都有智慧,但因为有妄想,所以智慧不能显现。[如果没有妄想,你就会有大智慧了]。除妄想的方法就是拜佛、忆佛。或修四禅八定。

“一无所住而生其心”是什么意思 应该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误用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释义:出自《金刚经》。关键是“住”和“心”二字,住,指的是人对世俗、对物质的留恋程度;心,指的是人对佛理禅义的。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是什么意思? 举个例子或者简单通俗的说,别说教派术语听不懂,要学的太多了,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是什么意思。 过去2113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5261未来心不可得的意思是过去的心你4102得不到,现1653在的心你也得不到,未来的心你更是得不到。出处:《金刚经》:“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译文:告诉须菩提和众生:“过去的心你得不到,现在的心你也得不到,未来的心你更是得不到啊!(提醒人们要去体证无常法印,要看到心都是刹那无常生灭变化的,它是一直在不常不断的流动变化之中。扩展资料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的寓意: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的含义并不是什么没有。而是讲述的一种状态。即使是凡夫,各种心念都会起导各种作用。只是凡夫的各种心念,都会在时间的流逝下,转眼消散,抓不住、留不得。人们不光要认识到它的“不可得”,还要真正做到不去执着于它,一开始可能比较困难,随着工夫的日渐加深,真正做到,也只是个时间问题。

“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皆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妄想已经参悟到了,执着似懂非懂,请解释一下? 尔时众中有一菩萨摩诃萨。名须真胝。白胜天王言。如来为大王授记乎。胜天王答善思惟菩萨言。善男子。我授…

#文化#佛教#众生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