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养牛,改变了他的命运

2020-10-16新闻8

养牛,改变了他的命运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走进云寿全家,略带欧式风格的装修,让记者有些震惊这里的“豪华”。

厨房的灶台上正滚着奶茶,香味溢满整个屋子。

“这个奶茶是用我们家奶牛的奶煮的,等下你们尝尝味道怎么样。”脱贫户云寿全笑着说。

云寿全的新房位于大通县斜沟乡小业坝村,出门就是村路,门前停靠着一辆崭新的小轿车。

“以前住在山沟里摇摇欲坠的土坯房,出村要步行好几个小时。2008年全村实施易地搬迁,刚从山上搬下来时,没钱装修就直接住了进来。”云寿全回忆道。

养牛,改变了他的命运。

为脱贫致富走上养牛路

大通县斜沟乡小业坝村,曾是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穷山村。“很多司机去过一趟后,死活不去第二趟……”云寿全说,40多年前,他便出生在那里。

脱贫前,那日子过得确实穷困潦倒。年迈的父母加上3个年幼的女儿,一家人的生活重担全部压在云寿全的肩上。家里几亩薄田收成都不够糊口,全靠我一个人打零工挣钱,一年到头就挣个几千块钱。

变化始于2015年10月大通县打响精准脱贫攻坚战。云寿全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驻村扶贫工作队一遍遍往他们家跑,帮他们找致贫原因、想脱贫法子。驻村扶贫干部不仅帮他购买4头西门塔肉牛和饲料,还联系养殖专家面对面讲经验。

“养牛技术要求低,风险小,只要人勤牛不懒,科学喂上一段时间,每一头肉牛都会膘肥体壮。多学多干,我就不信,能让穷撵着我跑一辈子?”云寿全咧嘴一笑,满是得意。

对养牛技术一无所知的云寿全,从头学起,没事与畜牧技术人员微信聊天,谈技术,解难题。乡里村上组织的养殖技术培训,他场场必到,认真做笔记。遇到什么问题,他还上网搜索,在实践中印证、改进养殖方法。

两年来,不服输的他,养殖技术越来越成熟,在摸索中掌握牛饲料的最佳配比,牛的常见病预防方法,甚至防疫、给母牛接生也能轻松应对,成了真正的养牛能手,牛贩子看着他养的牛膘肥体壮,都争着抢着要。

从小白到行家笑容多了

“养牛,一年能挣八九万元,可比上工地下蛮力气挣得多些,多亏了它们我才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成功摘掉‘贫困帽’。”云寿全说。

尝到养牛带来效益的甜头之后,云寿全决定扩大养殖规模。

“在驻村扶贫干部的帮助下,我从银行申请‘530’贷款。”云寿全说,为顺应市场需求,他不断转变思想,西门塔肉牛养殖规模从最初的4头变为如今的数十头,收入也翻了好几番。

“云寿全这个娃娃命苦,现在看着他的脸上常挂着笑容,屋里也收拾得干干净净,我和他姑父都放心了。”云寿全的姑姑说。

主动摘帽成了光荣户

去年,云寿全跟父母商量:“阿大、阿妈我算了一下,咱家收入已经符合脱贫标准了,两个女儿也出嫁了,咱们申请不当贫困户了吧?”

“是啊。干部已经为我们付出了很多,脱贫是我们自己的事,不能只靠国家。”云寿全的父母连连点头说。

几天后,云寿全来到村委会办公室,将手中的自愿脱贫申请书,郑重地交给刘剑炜。

“人生如屋,信仰如柱,内心没有信仰,就好比房子没有四梁八柱,独木难支。”刘剑炜说,2019年云寿全被评为“大通县脱贫光荣户”,他用自己的故事告诉大家:美好就在身边,需要自己改变。

如今,牛养顺了,新房也住上了,云寿全又贷了几万元准备再次扩大养殖规模。“已经做好了所有准备,接下来就和几个村民商量商量,做个长远打算,努力让养牛走上规模化,大家的好日子就来了。”

#扶贫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