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歙县:让闲置农房焕发新光彩

2020-10-16新闻8

“闲置农房盘活利用工作搞得好,我家大儿子常年在外经商,有一幢农房被外来客商购买,获得六万元收入,后续再集中开展旅游经营,对我们农村发展也有利。”歙县岔口镇周家村门岭组的老人叶宗圣如是说。

从2018年开始,歙县把盘活闲置农房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改革任务,充分利用优美的田园风光、灿烂的徽州文化、众多的古村民居,多渠道盘活利用闲置农房。2019年初,歙县就向叶宗圣所在的村颁发了首本闲置农房经营权证,到2020年,这项工作列入了安徽省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试点示范创建,整个盘活闲置农房试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海拔近700米的霞坑镇石潭村柿木太自然村,民居依山而筑,错落有致。2019年,歙县柿木太摄影村落项目正式落地,项目投资约1亿元,计划利用3年时间,改造农村闲置民房42幢,进一步推动当地乡村旅游提质增效。村民吴嘉利有三幢民房被收购,收入近五十万元。“他们有客源,让他们搞得好也更好,对我们村子还有帮助,我们山上一些老人还可以帮他们种种菜,养养土鸡,应该对老百姓是好的。”吴嘉利开心的说。

歙县:让闲置农房焕发新光彩

歙县:让闲置农房焕发新光彩

在推进试点工作中,歙县着眼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立足自身实际,坚持三管齐下,全力为盘活利用闲置农房(宅基地)扫除障碍。组建了县农村产权交易服务分中心和28个乡镇农村产权交易服务站,建立流转顺畅的闲置农房(宅基地)流转交易市场。截至目前,共完成各类闲置农房(宅基地)交易500余幢,交易面积6万平方米,社会总投资金额近3亿元。结合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组建182个村经济合作社(股份经济合作社),有效落实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

歙县积极破解收储融资难题。指导县农商行创新出台《“乡村兴·民宿贷”业务管理办法》,对县域民宿行业整体授信5000万元,相关村级经济组织通过村集体进行闲置农房收储后流转,吸引社会资金开发,对接辐射乡村旅游产业。长陔乡谷丰村与浙江布兰顿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云上谷丰无边村落”项目,投资2亿元打造无边村落;王村镇烟村与黄山股份公司达成协议,首期注入资金150万元,已收储集体土地50亩,打造烟村特色民宿产业;徽城镇南屏村引进黄山翰林休闲度假有限公司投资6000余万元打造古民居度假休闲项目,为古民居的保护利用探索一条新的路径。

杞梓里镇依托闲置的原中心小学校舍打造王茂荫文化展示馆,目前已接待近3万人次参观学习。上丰乡岩源革命历史陈列馆利用原村委会旧址兴建,占地面积200平米,已接待2万人次研学红色教育。

杞梓里镇坡山村18户村民采用入股方式组建四季海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对原生态土坯农房进行改造,发展以摄影、住宿、采摘、美食为特色的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6万多人次,旅游收入超过了600万元。截至目前,全县共激活闲置农房870幢、9万平方米,吸纳社会资本近3亿元,带动农户就业1500余人;6个试点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80万元,647户村民增加财产性收入1500万元。歙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胡青平说:“老百姓是增加了财产性收入,村集体也增加了集体收入,另外闲置农房的盘活对人均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下一步,歙县将不断探索闲置农房利用新模式,让利用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众,迎接乡村振兴的美好未来。(凌道文 方凯)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