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周頔
10月16日,由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以下简称“中线建管局”)主办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2020年度开放日活动”拉开序幕。
据了解,该活动已经连续举办三年,今年的主题为“智慧中线,安全调水”。南水北调中线途径的多个省市相继举行开放活动,展示南水北调工程运用科技手段保障一江碧水安全北流。
南水北调中线开放日活动现场
澎湃新闻记者在位于天津外环河出口闸场区的开放日活动现场看到,开放活动区域设置了多组展板,由工作人员为观众们讲解介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整体设计、重要节点工程、供水效益与监管措施等基本情况。工作人员还展示了箱涵监测仪器与水质检测设备,并用微缩模型演示了南水北调工程如何向北方输水。
中线建管局天津管理处副处长程德鑫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开放日活动有助于公众了解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情况和重要意义,唤醒公众节约用水意识,强化对南水北调工程的保护意识。
供水量逐年递增 今年已向天津调水超12亿方
程德鑫介绍,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全长1432公里,自通水以来供水量逐年持续增长,水质各项指标稳定达到或优于地表水II类指标以上,已经成为沿线城市供水的生命线。其中南水北调工程天津干线长约155公里,工程主体为地下有压箱涵,按照总体规划,天津市多年平均年调水量为8.6亿立方米,相当于60多个西湖水量。
“自2015年以来,天津干线工程每年的实际调水量都超过规划调水量,今年实际调水量已达12.3亿立方米。”程德鑫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尽管近几年每年调水量都在增长,工程安全是有可靠保障的,这归功于中线工程实行现代化的运行管理。
另据介绍,随着雄安新区建设发展,未来中线工程将加大对雄安的供水支持,目前建设方案已处在论证阶段。
监测调度自动化,无人值班少人值守
“天津干线就像由一节节15米长的车厢相连的地铁,地铁每天都要停运检修,但天津干线开通6年来一天未停。”
中线建管局天津管理处安全工程师王玲玲介绍称,输水箱涵深埋在地下,无法进行常规检修,所以在建设初期就给地下箱涵埋设了“体检器”,通过传回的数据来完成常规监测和把脉问诊。采集的监测数据采用无线或有线的通信方式,进入管理处的综合机房及中线建管局的数据中心,完成数据上传、整编、备份等工作。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天津分调中心
在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天津分调中心,澎湃新闻记者看到,覆盖一整面墙的大屏幕可以实时监控工程全域的情况,两名工作人员正坐在电脑前监控着工程运行情况。
据介绍,南水北调工程建成了多套高科技体系,包括以控制专网为核心的基础保障体系、以输水调度为核心的自动化调度体系、以办公信息化为核心的运行管理体系等,最终实现了远程自动化调度无人值班和少人值守的目标。
责任编辑:陈凌瑶
校对: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