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异源嵌合体是怎样产生的? 异源嵌合体是如何形成的

2020-10-16知识21

一个人很可能有两套不同的DNA吗? 是的,有可能有两套不同的DNA。我们首先要了解我们人是怎么形成的。我们知道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再不断分裂形成一个多细胞群,然后形成胚胎,最后分化发育演变成组织和器官。所以人体是由一个受精卵生长发育形成的多细胞群。在不同部位的细胞,它们的结构和功能不同,但它们含有相同的DNA:23对或46条DNA分子,即一套DNA。上面介绍的是人正常生长发育情况。有正常,就有异常。异常情况指的是在早期受精卵卵裂的过程中,染色体会发生不分离或丢失,继而形成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细胞系组成的胚胎。很显然每种细胞系的染色体是不同的,也就是说,DNA是不同的,最后生长发育成有两套或两套以上DNA的个体。这样的个体称为嵌合体,在临床上还是比较常见的。嵌合体分为同源嵌合体和异源嵌合体。同源嵌合体指的是两套DNA来自同一个受精卵,即上面所介绍的。异源嵌合体指的是两套DNA来自两个受精卵。两个受精卵分别形成的细胞群融合成一个胚胎,最后生长发育成有两套DNA的个体。

异源嵌合体是怎样产生的? 异源嵌合体是如何形成的

什么是同源和异源嵌合体?它们的发生原因各。 由不同基因型细胞构成的生物体。嵌合现象在高等生物,尤其是高等植物中,相当普遍 基因嵌合体 ①胞质基因嵌合体,如常春藤、紫茉莉中由叶绿体基因突变或不规则分离产生的色素。

异源嵌合体是怎样产生的? 异源嵌合体是如何形成的

“嵌合体”是什么意思? 1、“嵌合2113体”的5261意思是:遗传学上用以指不4102同遗传性状嵌合或混杂表现的个体,亦指染色1653体异常类型之一。有时也有同一器官出现不同性状的生物体的意思。2、出现该病状的人员往往伴随精力极度旺盛,有时出现多重人格的精神错乱症状。目前临床还出现偶尔患者血型变换的症状。3、概念:(1)遗传学上用以指不同遗传性状嵌合或混杂表现的个体。免疫学上的涵义则指一个机体身上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染色体组成不同的细胞系同时存在,彼此能够耐受,不产生排斥反应,相互间处在嵌合状态。嵌合体动物(2)染色体异常类型之一。来自不同合子的细胞系所组成的个体。又称异源性嵌合体。起源于同一合子发育成不同核型的细胞系所形成的个体则称同源性嵌合体(mosaic),又称镶嵌体。在动物中常见的嵌合体有牛弗里马丁(freemartin)-生殖器不全牝犊。即一雄一雌双胎而产生的小母牛,其核型可出现性染色体嵌合,如60,XX/XY。(3)同一器官出现不同性状的生物体,这是由于体细胞突变形成遗传型不同的细胞所组成的。植物组织移植也会产生嵌合体。(4)动物定向基因转移技术中,通过向囊胚腔注射被外源基因转化了的胚胎干细胞,使得发育成为的个体中含有不同基因型的细胞,产生。

异源嵌合体是怎样产生的? 异源嵌合体是如何形成的

嵌合体比例多少不能要?

嵌合体形成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嵌合体分为:1、同源嵌合体:在同一个体内存在只来源于同一个合子的2个或2个以上不同的细胞系。2、异源嵌合体:同一个体内同时存在来源于不同合子的2个或2个以上的细胞系,。

异源嵌合体是怎样产生的 核基因突变后在正常遗传背景上出现的变异组织的嵌合体。异源嵌合体 嵌合成分来自不同的受精卵所产生的嵌合体。和同源嵌合体一样,嵌合成分可以包含不同的染色体或不同的基因。少数异源嵌合体是天然的,例如蜜蜂的雌雄嵌合体异源嵌合体(heterologous mosaic):卵子分出较大极体后,卵和极体各自受精,极体与一个精子受精发育成二倍体细胞系,卵子与两个精子同时受精发育成三倍体细胞系,两个起源不同的细胞系联合成一个胚胎,由此形成的机体,称为异源嵌合体

嵌合体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回答如下:卵裂过程中发生染色体的不分离或丢失以及结构畸变就会造成嵌合体产生。嵌合体介绍如下:遗传学上用以指不同遗传性状嵌合或混杂表现的个体,亦指染色体异常类型。

同源嵌合体如何产生的? 嵌合体类别编辑嵌合体同源嵌合体嵌合成分来自原属同一受精卵的嵌合体,大部分由染色体畸变和基因突变(自发或诱发)产生

什么是嵌合体? 遗传学上用以指不同遗传性状嵌合或混杂表现的个体,亦指染色体异常类型之一。有时也有同一器官出现不同性状的生物体的意思。出现该病状的人员往往伴随精力极度旺盛,有时出现多重人格的精神错乱症状。临床还出现偶尔患者血型变换的症状。扩展资料:嵌合成分来自不同的受精卵所产生的嵌合体。和同源嵌合体一样,嵌合成分可以包含不同的染色体或不同的基因。例如蜜蜂的雌雄嵌合体由一个二倍体受精卵(一般发育成为雌体)和一个未受精的单倍体极核(一般发育成为雄体)并合后发育而成,桑蚕中的雌雄嵌合体则是由一个受精卵和一个受精的极体并合后发育而成。多数异源嵌合体为人工构建,构建方法有嫁接、胚胎并合、移植等。

#dna#同源基因#嵌合体#细胞系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