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北京城市副中心古月佳园东西区广场上盛开了朵朵鲜艳的小花,引来不少居民围观。原来,这是前期居民认领“一平米小花园”的活动成果。经过大家拔草、施肥等精心养护,红的格桑花、粉的月季花、绿的三叶草,纷纷在微风中摇曳。一年多来,小区建设、居民自治、文化活动在这个昔日“脏乱差”的回迁小区多点开花,小区的颜值、内涵双双实现了“逆袭”。
古月佳园小区作为回迁平移小区,有16栋楼房,容纳了近10个村的村民。虽然不属于老旧小区,但基础设施差、杂草丛生、环境脏乱、车辆停放无序等一系列问题在成立初期就逐渐显现出来。面对居民迫切希望改善居住环境的需求,街道开展实地勘察、听取居民意见,于去年6月开始对小区进行绿化改造。
如今走进古月佳园小区,一排排常青树笔直地矗立在道路两侧木质围栏里,草坪修剪得整整齐齐,高大乔木和低矮灌木相互搭配、错落有致,一股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
没走几米,就看到几十个停车位已安装好充电桩,一旁的车棚里有序停放着自行车、电动车,路面干净整洁,广场上的健身器材、游乐设施、长椅、象棋桌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三三两两的居民聚在一起拉家常,孩童们从滑梯快速滑下,小区里传来阵阵欢声笑语。“没棱角,挺安全,自从楼下有了这个游乐设施,我们也不用跑到老远的公园去玩儿了。”一位妈妈说道。
“民有所需,改有所为”,以此为出发点,通州区潞源街道根据实际情况,侧重于解决群众特别关注的问题,百姓需要什么就完善什么、小区缺什么就补什么、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量身定制”的改造方案在一遍遍的修改中一步步落实。
据了解,此次绿化改造,古月佳园东西区共补栽50余棵绿植,加装围栏400余米,绿化面积达近4万平方米,实现“推窗见绿、出门进林”;增设充电桩12处249个(调试中),自行车棚4个,停车、充电两不误;新添游乐设施2处,象棋桌7处,长椅17处,大人小孩夏日纳凉、娱乐玩耍也有了好去处。
随着古月佳园的脱胎换骨,居民们也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经过改造,小区的‘颜值’和‘气质’都有所提升,绿地多了,设施完善了,电车也有能充电的地方,相比之前,我们的幸福感也提升了许多。”在古月佳园居住多年的贺女士由衷感叹。
为了防止小区“脏乱差”卷土重来,街道围绕破解小区改造之后存在的“综合征”及引入长效管理机制等问题,决定将更多的“话语权”交到居民手里,让居民自己做小区的“掌舵人”。
去年6月,街道通过推选居民代表、召开居民议事会,建立一套有效的居民自治决策机制,将居民的事儿拿到桌面上,往细里谈、往深里聊,小区充电桩位置的设置、游乐设施的开关时间等急难问题都得到了解决。
“推行居民自治模式,有助于引导居民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自我提升。”街道社区办工作人员表示,下一步,街道将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引导居民骨干组成自治小组,带领大家养成自觉爱护、主动参与小区卫生环境维护的习惯,配合街道做好日常公共服务与相关管理工作,打牢长效管理基础,让改造后的小区“永葆青春”。
同时,一系列丰富的文化活动让居民也在“住有乐居”的路上提升“内涵”。今年来,街道在改善居民居住环境的同时,加大民生投入力度,通过定期开展亲子游戏、民俗手工、心理讲座、志愿服务等一系列的活动,丰富居民文化生活,让小区增添“文化味儿”。街道还挖掘居民骨干,组建“古月佳园自治服务队”等多支文化和服务队伍,反哺社区建设,为小区的家园清扫、楼门装扮、疫情期间卡点执勤贡献“自家人”力量,让小区不光有“颜值”更有“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