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去纠结红旗这一甲子的发展历程,中国汽车品牌的真正发力也仅是从2000年左右开始,从初期的逆向研发、被人到处卡脖子的环境中艰难起步,在几乎没有任何技术累积与沉淀的情况下,硬是凭着自主研发、攻坚克难的精神,在短短20年的时间里成长为全球汽车领域重要的一极。这期间尽管也有过曲折,但却凭谁无法否定中国品牌取得的成绩,因为,中国品牌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进步。
如今,持续的投入初见成效,中国品牌在设计、动力总成技术以及底盘平台化等核心领域已经逐渐挣开国际汽车品牌的影响,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而一些头部品牌,开始探求国际市场,与世界级大车企展开较量。身处这样激荡的时代,总是为中国品牌一次次的进步而感到由衷的高兴;然而,中国品牌虽然“独立”了,但也仅是初步“解放”,况且艺无止境,中国品牌今后的道路照样荆棘丛生。
秉承着“先报喜,再报忧”的原则,我们且对如今中国品牌在各方面的最新成果进行一些盘点,尤其是那些中国品牌的“顶流”,从中也可以对中国汽车产业的未来窥见一二。
设计变得高大上,中国品牌车型也炫酷起来了!
曾几何时,起步之初的中国品牌因为逆向研发,不得不在各方面对原型车做出很多妥协,而抄袭外观也成了一种手段,但随着中国车市的发展,这种思路招来众多非议,时至今日,中国品牌设计抄袭已经基本杜绝,如果不是原创设计的车型,如今都不好意思拿出来。尤其随着年轻人消费群体的崛起,没有点儿设计审美上的改变,就无法取悦这部分人群。
为了应付更加多元化的审美趋势,为了在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领先,设计这一关必须得过,而且还不能千篇一律。因此,如今中国品牌在造型风格上也趋向分化,现阶段大家都在寻找自己的路。虽然都是朝向“年轻化”这个主题,但并非都是走凌厉运动这个独木桥。
比如长城汽车旗下各个品牌在“复古”这个方向上玩得力度相当大,哈弗大狗、WEY坦克300、欧拉好猫、长城潮派概念车等,这在当前大多数中国品牌追求运动、科幻风格中算是独树一帜。
再如长安,如今在科幻风格上越走越远,先有UNI-T,如今又推出了Vision-V,这是UNI引力系统第二款车型,设计灵感来自对未来太空飞行器的畅想。同样走科幻风的还有造车新势力哪吒,其打造的Eureka 03概念车,搭载透明A柱2.0、电子后视镜以及车门指纹解锁等“未来”科技,不仅从设计上,更让用户从感知层次体验车辆的科幻风格。
运动风是主流,但是想玩出花样却不容易。而要玩儿运动风,在跑车上无疑更合适,以往中国品牌鲜有在此尝试的,但如今不一样了,顶着“国货之光”的红旗亮出S9这样的高性能跑车,而广汽传祺也发布了影动ENPULSE,尽管这两款车都是概念车,但看上去已经非常接近量产。中国品牌能把跑车打造至这个水平,以前是难以想象的。
当然,除了以上之外,还有比亚迪的Dragon Face设计、领克“都市对立美学”设计、红旗“中国式新高尚精致主义”设计理念等等,风格迥异,但无论拿出那一个,都相当醒目,更重要的,这些设计已经足以媲美国际汽车品牌,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核心技术不输海外,中国品牌腰杆也挺起来了!
汽车核心技术,以往来看,无非集中于“三大件”领域,如今“新四化”大潮之下,“三大件”依旧重要,只是在此基础上融入了更多电动化、智能化的技术。此前,一些中国品牌,如奇瑞、吉利等,已经在新研发的平台上推出了不少车型,而且效果不错。如今,像长城、广汽、长安等也推出自己的底盘平台或发动机技术,同时,吉利、奇瑞等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技术阵营,中国品牌在核心技术领域形成你追我赶、百家争鸣的局势。
还是先以长城汽车为例,其不仅发布了柠檬、坦克两大技术平台,并在两大平台上迅速推出第三代哈弗H6、坦克300、哈弗初恋等车型;其蜂巢能源下的4N20系列发动机、9AT/9DCT变速箱以及无钴叠片电池等,无论是新车还是新动力系统,都是当前中国品牌在技术领域的杠鼎之作。不仅如此,全新的技术平台还兼融先进的电子架构,可以搭载L2-L3级别智能驾驶辅助方面的所有功能。
其次,广汽也推出了全新的“钜浪动力”总成平台,该平台由发动机、变速箱两大领域构成,以高效发动机、高效变速箱以及混动产品作为三大支撑,产品包括1.5L燃油发动机、2.0L燃油发动机、DHE混动专用发动机、WDCT变速箱、AT变速箱、DHT混动专用变速器六个板块。新产品具备高效、节能、快速响应等优势,这也是当前发动机领域最难攻克的部分。
再者,长安的蓝鲸NE发动机平台可能大家比较熟悉了,这同样是“中国芯”研发的代表作,长安蓝鲸NE系列发动机在智能热效率提升、轻量化等节能技术方面表现优异,具有更好的燃油经济性和更强的动力表现,其主打的1.4T、1.5T、2.0T发动机以及7DCT变速箱已经应用在旗下多款新车之上,且整体反馈良好。
另外,奇瑞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发布了M1X等造车平台,如今又发布了专属于星途品牌的火星架构,不仅兼容车型广,而且兼容新能源,拥有L2级及以上自动驾驶水平。 但在此之外,更令人惊喜的是奇瑞又发布了另一个专属新能源车型的@LIFE模块化平台,这是奇瑞在20余年造车经验及技术积淀的基础上,打造出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绿色智慧模块化技术平台,拥有绿色、智慧两大核心技术优势,产品具备轻量化、低能耗、高刚度、长续航、电池可回收、电池安全级别更高等特点。
还有,吉利在此前已经发布了CMA超级母体,如今又祭出SEA浩瀚架构,同样是专属新能源造车平台,该平台打造的车型,最大的优势除了车型覆盖广、电池寿命长、高续航之外,还能在2021年在结构道路实现高度自动驾驶。2023年之前,在开放道路实现高度自动驾驶。同时,基于SEA浩瀚架构开发的自动驾驶出租车等智能交通工具,将于2022年率先在结构道路实现完全自动驾驶,2025年之前,在开放道路上实现完全自动驾驶。
除以上之外,比亚迪推出的DiLink智能网联系统+超级旋转屏幕,也是当前车载智能互联方面的科技亮点之一。而上汽集团则“不走寻常路”,把眼光集中在了氢领域,并计划在2025年前,推出至少十款氢燃料电池整车。上汽是目前国内同时具备燃料电池乘用车、商用车技术和生产能力的企业,也是实现多品种燃料电池车商业化落地的企业。
泼冷水,中国品牌还有哪些差距要弥补?
中国品牌自主研发的发动机与造车平台,以及在新能源、智能化领域的突破性成绩,毫无疑问都是中国品牌不断努力、不断创新的成果,而且成绩也的确喜人,但是在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清醒的认识到,中国品牌与国际品牌依然有相当大的差距。
从市场层面来讲,中国品牌目前还多是扎堆于15万以下的低端市场;而从中国品牌车型的用户口碑以及体验来看,在驾控、调校匹配、耐用性、行车质感等方面依旧比较初级;这不光是中国品牌在发展时间上比不上一些海外大厂有着深厚的技术与历史沉淀,更因为,中国品牌在发展过程中基本上局限于国内,没有像一线国际汽车品牌那样在海外众多国家和地区进行销售。另外,中国品牌很少在一些国际性的知名赛事或赛场崭露头角,作为对比,可以看看一些国际汽车品牌,哪一个不是在各种赛事中历练出来的!
当前,很多中国品牌也在积极谋求海外发展,作为中国人,我们也更希望中国品牌能在海外市场生根发芽,成长壮大,但是这要凭借实力去争取,中国品牌一面追赶技术领域的突破创新,一面也要积极参与到各种国际汽车赛事中去,如果能够一战成名,那对于中国品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将是有更积极的意义。
写在最后:
中国品牌无论在设计还是核心技术领域都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短短20年左右的时间,这样的表现已经让人惊艳。然而,这并非终点,甚至也不是中途,而是新的起点,是中国品牌摆脱逆向研发和国际品牌束缚之后新的开始。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中国品牌需要到更大的国际舞台上去历练,才能真正赢得在技术和声誉上的提升,这需要时间,但群狼蜂涌,中国品牌仍旧不可懈怠,前方之路,道阻且长,唯有一直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