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清朝人留长辫子,那么他们多久洗一次呢?真相让人受不了

2020-07-21新闻2

清朝是满族人的天下,他们从塞外赶来,占领了中原,将塞外文化与中原文化交融,其中剃发留辫便是塞外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剃发留辫

剃发留辫原本就是满族人的习俗,他们信仰萨满教,在萨满教的教义中,头是人身体中最重要的部分,头顶,也就是头发所属的地方则是最贴近上天的地方,因此,满族人遭遇意外,或者在战场上战死时,他的族人们都会将他的辫子割下来带回故乡交给他的亲人,因为他们相信死去的人的灵魂就寄托在头发里。清军于1644年入关,努尔哈赤占领中原后,首先推行的便是剃发留辫。在强权之下,全国的男子发型都改成了头颅前部半月牙、后部垂辫。

那个时候,人们的头发普遍不是太长,所以最开始垂在后面的并不是乌黑油亮的辫子,大多数都是半长的头发,留了很久后终于能编成辫子。这里就有一个疑问,女人们留着长头发,需要经常洗头才能保持头发清洁,男人呢?有的底层人民需要长时间干苦力活,汗水和细菌的滋养下,头发能保持干净吗?答案当然是不能,有一名英国人可以作证。

一年洗一次

这位英国人名叫麦罗德,是一名英国传教士。他本着宣传基督教的原则,在中国开展他的传教历程,为了走进当地民众的心中,他主动蓄起了长辫,希望能通过外貌上的相似引发民众对他的好感,可是他毕竟是个洋人,和黑发黑眸的中国人一点也不一样,后脑勺留着长辫子怪模怪样滑稽可笑,无法给他的传教事业带来一点帮助。并且在中国的几年里,麦罗德发现,社会底层人民的辫子总是脏兮兮的,有的人头上还会生虱子,倘若走到人群密集的地方,还会闻到一股头油混合的酸臭味。麦罗德说,当时的中国贫富差距较大,他见到的那些高高在上的老爷们头发都是乌黑透亮的,因为他们有权有势,有专门剃头发洗头的师傅,底层劳动人民每天都需要干很多苦力活,根本没有时间洗头也没有钱请得起剃头师傅,一年洗一次是正常现象,很多人都是在结婚那一天才洗的头剃的头发,因为那是他们一生中成家立业的重要日子。

其实,剃发留辫违背了汉族人所遵循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传统,因此,努尔哈赤在施行剃发留鞭政策时,有许多宁死不屈者拒绝剃头,造成了诸多惨剧,直到清朝灭亡,剃发留辫等许多传统陋习终于被废除,百姓再也不会受这样的折磨了。

#清朝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