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文夕大火对长沙有多大的影响? 文夕大火古建筑

2020-07-21知识2

长沙有哪些古建筑是在“文夕”大火中被破坏的? 长沙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历史上留下了许多历史文化遗迹,像马王堆汉墓和走马楼简牍等重要文物。但是,长沙留下来的古建筑不多,这一切都是因为那场“文夕大火”。从那次大火后,长沙许多古建筑都被烧毁,也许我们现在还能看见,但大部分都是翻修的,岳麓山的爱晚亭就是。它的原名是《红叶亭》该亭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长沙旧文庙坪毁于文夕大火,这是唯一保存的牌坊,同治年间立的,牌坊本身还算是有特点的,另外文庙坪也算是美食聚集地,可以吃东西的时候顺便看一下。岳麓书院,是中国四大学府之一,长沙重要的古建筑,也在大火中被烧毁,后来进行了重建,我们今天看到的岳麓书院,有些还是以前的遗迹。长沙的近代建筑同样大半毁于文夕大火,保留下来的建筑基本都是位于橘子洲头和河西,除此以外就是几座石质教堂。其中保存较好的就是包括实验楼、大礼堂、图书馆、老宿舍,由柳士英、刘敦桢设计等等。在“文夕”大火中,长沙失去了太多,如果没有那场大火,长沙或许会发展很多。文夕大火具体是什麽时候,有什麽前因后果和影响 1938年震惊全国的文夕大火持续5天5夜,把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长沙古城烧成一片废墟。抗日战争爆发后,实行片面抗战路线的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多次组织的大规模会战,均未能阻止优势敌人的疯狂进攻。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后,日军继续沿粤汉铁路南犯,进逼湘北,湖南由抗战的大后方转变为抗日的前线。11月9日日军攻陷岳阳,继向南推进至新墙河北岸,湘北门户洞开。省会长沙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谣传敌人即将进攻长沙,聚集在长沙的各军政机关纷纷撤退。人心惶惶,一夕数惊。在此严峻形势下,蒋介石在长沙召开了军政人员会议,讨论战局问题。基于对已经沦陷的重要城市未加破坏,资为敌用,实为失策的认识和对确保长沙信心的缺乏,会议期间,蒋介石曾指示张治中等人,如果长沙不保,即实行火烧。11月12日上午9时许,蒋介石侍从室正式指示张治中对长沙采取焦士政策;稍后,张又接到蒋介石“限一小时到”的紧急电报:“长沙如失陷,务将全城焚毁。望事前妥密准备”。对于焚城阻敌的办法,张治中虽曾提出过异议,但以蒋介石的专横,张是不敢不执行的。张治中迭接蒋介石焚城的命令后,立即采取应变措施,指定省会警备司令部司令酆悌负责筹备,省保安处予以协助,警备第二团。文夕大火详细情况 与“马日事变”的“马日”一样,民国时期电报代码中的日期是用汉字的韵目字代替。“马日事变”的“马日”是21日,而12日的韵目代码为“文日”,长沙大火发生在12日夜晚,即“文日”之夕,电报中即称为“文夕”。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后,日军继续南犯,湖南由抗战的大后方转变为抗日的前线。11月9日日军攻陷岳阳,继续向南推进至新墙河北岸,湖北门户洞开。在此严峻形势下,10月下旬和11月上旬,蒋介石在长沙两次召集军政会议,讨论战局问题。因对确保长沙缺乏信心,蒋介石指示实行“坚壁清野”和“焦土抗战”的方针,在长沙沦陷前将全城焚毁。11月7日,蒋介石在长沙召开的重要军事会议上再一次指示:长沙要实行“焦土抗战”,如不守,必须彻底破坏,“不资敌用”。省政府主席张治中据此于11月10日召开省府会议议决,由长沙警备司令部第二团团长徐昆任放火总指挥,组织放火队伍,准备放火工具。放火时,以城南天心阁处举火为号,全城统一行动。按此计划,徐昆将警备第二团以3人为一组,编成100个放火小组,分发放火器材,调集大量消防车,灌入汽油,作为放火车。11月12日上午9点左右,由衡阳上行的火车宣布停开。当天下午,一些主要街道便堆放了大量易燃物。有些墙壁上。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