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示意图是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主要组成部件有哪些

2020-07-21知识6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主要由什么构成 基本结构:光源→单色器→吸收→检测器→信号显示系统我们实验室买的普析通用的TU-1901的UV/Vis,光源为钨灯和氘灯,360nm转换;单色器的主要组成:入射狭缝、出射狭缝、色散原件和准直镜;吸收池通俗来讲就是比色皿了,玻璃、石英,分册可见和紫外;检测器的作用就是光信号,转为电信号,一般多为光电倍增管吧;最后信号显示系统就没什么说的了,不算核心部件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主要组成部件有哪些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主要由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6261696475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431346435器和信号显示系统五大部分组成。光源,是提供符合要求的入射光的装置,有热辐射光源和气体放电光源两类;单色器:功能是将光源产生的复合光分解为单色光和分出所需的单色光束,它是分光光度计的心脏部分;吸收池:又称比色皿,供盛放试液进行吸光度测量之用,其底及两侧为毛玻璃,另两面为光学透光面,为减少光的反射损失,吸收池的光学面必须完全垂直于光束方向。根据材质可分为玻璃池和石英池两种,前者用于可见光光区测定,后者用于紫外光区;检测器:是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的装置,测量吸光度时,并非直接测量透过吸收池的光强度,而是将光强度转换为电流信号进行测试,这种光电转换器件称为检测器;信号显示系统:是将检测器输出的信号放大,并显示出来的装置。扩展资料在水和废水监测中的应用,对于一个水系的监测分析和综合评价,一般包括水相、固相、生物相。在水质的常规监测中,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占有较大的比重。由于水和废水的成分复杂多变,待测物的浓度和干扰物的浓度差别很大,在具体分析时必须选择好分析方法。在农产品和食品分析中可用于。可见分光光度计与紫外分光光度计有什么区别?以及各种部件的区别? 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波长适用范围一般从350nm左右开始到1100nm左右,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波长适用范围一般从190nm到1100nm。从这点区别上看就是波长的适用范围不一样,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多了从190到350nm左右这段波长。正式由于这段紫外光的区别,就决定了他们的仪器结构部件有一些不同了,他们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以下几个地方:1、光源不同: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光源一般只用钨灯,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用钨灯 氘灯两个光源,同时还多了这两个光源灯的切换部件。这是因为钨灯的光谱范围主要在可见到近红外这段,氘灯主要在紫外端。也正是因为光源的不一样,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也多了一个专门提供氘灯工作的氘灯电源了。2、光学器件的不同:由于玻璃能吸收紫外波,而对可见到近红外端有比较好的透过性,所以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一些光学部件可以使用玻璃,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就不能使用玻璃部件,一般使用石英光学部件。同时由于这个原因,在比色皿的选择上也就有不同了,可见分光光度计可以使用玻璃制的比色皿,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一般使用石英制的比色皿了。3、接收器的不同:由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多了紫外波,所以在接收器的选择上也就不一样了。多了对紫外波的。荧光分光光度计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结构上有哪些不同 比色皿、检测器、记录仪这些基本一样,主要是光源不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紫外区使用氢灯或氘灯,在可见光区使用氘灯或溴钨灯.它们发出的都是连续光谱,通过三棱镜(中档)、光栅(高档)、滤光片(低级)等分光,这样两种灯组合基本涵盖了紫外-可见光的波长范围.荧光分光光度计由氙弧灯发出的光通过切光器使其变成断续之光以及激发光单色器变成单色光后,此光即为荧光物质的激发光,被测的荧光物质在激发光照射下所发出的荧光,经过单色器变成单色荧光后照射于测样品用的光电倍增管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可用于大部分有色物质的定量监测,通常需要使用各种各样的显色剂;荧光分光光度计可用于测试发光材料的发射光谱\激发光谱\时间扫描,不需要显色剂,灵敏度比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高2-3个数量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主要组成部件有哪些?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由5个部件组成:①辐射源。必须具有稳定的、有足够输出功率的、能提供仪器使用波段的连续光谱,如钨灯、卤钨灯(波长范围350~2500纳米),氘灯或氢灯(180~460纳米),或可调谐染料激光光源等。②单色器。它由入射、出射狭缝、透镜系统和色散元件(棱镜或光栅)组成,是用以产生高纯度单色光束的装置,其功能包括将光源产生的复合光分解为单色光和分出所需的单色光束。③试样容器,又称吸收池。供盛放试液进行吸光度测量之用,分为石英池和玻璃池两种,前者适用于紫外到可见区,后者只适用于可见区。容器的光程一般为0.5~10厘米。④检测器,又称光电转换器。常用的有光电管或光电倍增管,后者较前者更灵敏,特别适用于检测较弱的辐射。近年来还使用光导摄像管或光电二极管矩阵作检测器,具有快速扫描的特点。⑤显示装置。这部分装置发展较快。较高级的光度计,常备有微处理机、荧光屏显示和记录仪等,可将图谱、数据和操作条件都显示出来。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原理,基本构造,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及应用 一、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工作原理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现代分光光度法的测试手段和方法都在不断改进,但最根本的依据仍然建立在朗伯-比尔定律的基础之上。A=KLC式中:A-为被测物在给定波长的需光吸光度值K-为一系数,称为溶液的吸收系数(与入射光波长及被测物质的特性有关)L-为被测物质的厚度(一般与比色池的厚度有关)C-为被测物质的浓度由上式可以看出,被测物质对单色光的吸光度与被测物质的浓度成正比。实际测试时,单色光通过被测物质达到光电接收器,由光电倍增管或光电池转换成光电流,而光电流的强弱决定了吸光度值A的大小。假定通过参比样品的光电流为I。而通过待测样品的光电流为I,则两者之比设定为τ,也称透射比(或以T%表示,称为透过率)。则:τ=I/I。100%朗伯-比尔定律的贡献就是发现了透射比的负对数值(也就是吸光度A)的变化与物质的浓度的变化呈正比关系。即:A=-lgτ或lg(I/I。KCL同时,不同的物质对不同波长的单色光呈现出不同的吸光度值,这一变化特征也就是分光光度法用于物质的定性定量分析的理论基础。基于上述原理,你可以知道无论以往的仪器还是现代的仪器,其最基本的工作要求就是为了能准确获得物质(或称样品)。

#单色光#可见光#光电转换#分光光度法#紫外检测器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