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行走在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普兰镇多油村 ,街道两旁和农户院内的杨柳树错落有致,一眼望去层林尽染,让人忘记这里竟是处于平均海拔4000米,有着低压、低温、缺氧环境的高原地区。10月14日,跟随“ 唱响新时代 · 迈向新征程——中央网络主流媒体阿里行”的活动步伐,群众新闻网记者来到有着“高原小江南”美誉的普兰多油,实地感受打造“ 生态文明第一村 ”的多油实践。
“要知道,十几年前这里还是光秃秃的。”53岁的多油村党委书记达瓦次仁,是多年来村子生态文明建设的见证者与参与者。他告诉记者,自2017年开展“生态文明第一村”创建活动以来,村“两委”班子引导村民不断增强生态文明意识,全面实施“10棵树计划”,鼓励家家户户种植大量树木。
“不论农户还是商户,或是外来打工人员,所有人每人每年要种够10棵树。”达瓦次仁说,政府会为大家提供不同品种的树苗,村两委班子带头上阵,村民们自发组织种植。
一时间,多油村刮起了植树造林“风”,爱绿护绿成为广大群众的共识。
据统计,2019年,普兰县绿色长廊建设项目,仅多油段种植树木达5149株;“十棵树计划”让该村种植树木达到8000余株,绿化面积450亩,多油村真正绿起来了。
除了植树外,多油村建章立制、修订村规民约,不断加强环境整治,倡导生活新方式,引导社会新风尚。“以前百姓们生活条件差,个人卫生习惯也不好。像随地扔垃圾、随地大小便、人畜不分住的情况非常普遍。”
据达瓦次仁介绍,村“两委”班子不断强化教育引导,大力宣传生态文明、改进陈规陋习教育。充分发挥村党支部及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文化道德建设推进社会文明建设。
为推进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镇党委牵头召开党员大会、村民大会,进一步修订完善了32条村规民约制度、合作组织利益链接制度,制定6条多油村村民环境保护公约。去年村两委共组织村民开展集中整治清理活动10次,整治面积达14490平米,共清理各类垃圾55吨,做到了垃圾日产日清、统一处理。
目前,211个可移动垃圾桶放置在多油村家家户户的门口,全村还修建了8个固定垃圾点,村民们也摒弃了过去不良的生活习惯,为多油村实现“ 生态文明第一村 ”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记者 余诚忠)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群众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