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宁夏:共享发展红利 民生改善成色足

2020-10-16新闻14

“十三五”以来,宁夏始终把民生实事放在心头,把改革发展责任扛在肩上,以高质量发展为民生“加码”,以高质量惠民为幸福“提速”,全力推进教育、医疗、群众性精神文明等一系列惠民实事,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努力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今年初,当新冠肺炎疫情汹涌而来之时,宁夏教育系统在全国率先以省为单位启动“空中课堂”,共录制和在线播出8期16周2800余节中小学课程(含学前幼儿活动)。空中课堂开播以来,累计访问量超过3亿人次,日均访问量达556万人次,实现了停课不停学、离校不离教。

这样的成绩得益于“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建设带来的强劲动力。2018年以来,全区教育部门高要求建设数字校园,高水平促进融合应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努力让每一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根据教育部发布的《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2019)》显示,宁夏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综合指数全国排名第7位。

9月开学季,一则消息令人振奋。银川市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和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分别超过50%和80%,放眼全区,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82.6%,公办幼儿园占比53.7%,提前一年实现国家要求。

宁夏:共享发展红利 民生改善成色足

“十三五”期间,我区着力解决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强力推进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治理,严格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从严整治违规择校,“入园难”“择校热”明显缓解。在全国率先落实民办中小学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全部实行电脑随机派位录取要求。我区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指标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如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84.1%,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4个百分点,基本实现常住人口超过1500人的建档立卡贫困村学前教育全覆盖。

医疗卫生事业托起全民“健康梦”

吴忠市利通区扁担沟镇农民马生武因风湿性心脏病住院治疗,治疗费用近14万元,但令他没想到的是,最后医药费自己掏了不到5000元。近年来,我区建立起“一免一降四提高一兜底”的综合保障网,在国家“重病兜底”基础上,将集中救治病种扩大到37种,将贫困患者住院个人自付费占比控制在10%,确保贫困患者小病不用拖、大病不用扛、上医院有底气。

宁夏:共享发展红利 民生改善成色足

“真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看上北京的专家!”这是自2018年国家批复宁夏建设全国首个“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区以来,宁夏群众说得最多的一句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宁夏“互联网+医疗健康”更是在今年春天跑出了加速度:自治区诊疗专家组每天通过互联网平台为全区各级基层医疗机构会诊、筛查疑似患者,还与援湖北医疗队连线协同作战,为及时精准救治患者、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十三五”以来,宁夏建成了一批基层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基层中医馆,通过建立医疗集团、专科联盟、医疗共同体、远程协作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量占总诊疗量超过40%,县域内就诊率达到84%,实现了“小病在基层、住院不出县、大病向上转”。

宁夏:共享发展红利 民生改善成色足

数据统计显示,“十三五”以来,宁夏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群众健康水平持续提高。2019年,我区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17.61/10万、3.65‰和5.17‰,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文化有活力 旅游添魅力

文化有活力,旅游添魅力。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节长假,全区共接待游客357.2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9.66亿元,分别恢复至去年同期的99.03%和76.56%。“真金白银”的旅游收入,一次次的“大手笔”印证了文化为旅游铸“魂”、旅游为文化扬“帆”。“十三五”期间,我区着力构建“一工程四体系”,扎实推进全域旅游和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

宁夏:共享发展红利 民生改善成色足

文艺创作生产持续繁荣。秦腔现代戏《王贵与李香香》荣获文华大奖和“五个一工程”奖,创造了近10年来我区文艺创作的新高峰。

文旅惠民工程深入人心。每年坚持开展惠民演出1600场以上、广场文化演出1500场以上。宁夏话剧团文化大篷车36年深耕农村大地,入选央视公益广告宣传系列片《为了谁》。

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丰硕。彭阳姚河塬遗址入列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与青铜峡鸽子山遗址考古研究项目同获中国考古学会田野考古奖一等奖、二等奖。

目前,全区共有A级以上景区96家,旅行社174家,旅游星级饭店100家,乡村旅游点1000余家。2019年,全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00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4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7%和15.3%。与2015年相比,全区接待游客总人数增长2.23倍,年均增长21.52%;旅游总收入增长2.11倍,年均增长20.52%。

来源 | 学习强国 宁夏日报#宁夏#民生#惠民收藏

“十三五”期间,我区着力解决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强力推进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治理,严格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从严整治违规择校,“入园难”“择校热”明显缓解。在全国率先落实民办中小学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全部实行电脑随机派位录取要求。我区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指标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如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84.1%,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4个百分点,基本实现常住人口超过1500人的建档立卡贫困村学前教育全覆盖。

医疗卫生事业托起全民“健康梦”

吴忠市利通区扁担沟镇农民马生武因风湿性心脏病住院治疗,治疗费用近14万元,但令他没想到的是,最后医药费自己掏了不到5000元。近年来,我区建立起“一免一降四提高一兜底”的综合保障网,在国家“重病兜底”基础上,将集中救治病种扩大到37种,将贫困患者住院个人自付费占比控制在10%,确保贫困患者小病不用拖、大病不用扛、上医院有底气。

“真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看上北京的专家!”这是自2018年国家批复宁夏建设全国首个“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区以来,宁夏群众说得最多的一句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宁夏“互联网+医疗健康”更是在今年春天跑出了加速度:自治区诊疗专家组每天通过互联网平台为全区各级基层医疗机构会诊、筛查疑似患者,还与援湖北医疗队连线协同作战,为及时精准救治患者、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十三五”以来,宁夏建成了一批基层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基层中医馆,通过建立医疗集团、专科联盟、医疗共同体、远程协作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量占总诊疗量超过40%,县域内就诊率达到84%,实现了“小病在基层、住院不出县、大病向上转”。

数据统计显示,“十三五”以来,宁夏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群众健康水平持续提高。2019年,我区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17.61/10万、3.65‰和5.17‰,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文化有活力 旅游添魅力

文化有活力,旅游添魅力。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节长假,全区共接待游客357.2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9.66亿元,分别恢复至去年同期的99.03%和76.56%。“真金白银”的旅游收入,一次次的“大手笔”印证了文化为旅游铸“魂”、旅游为文化扬“帆”。“十三五”期间,我区着力构建“一工程四体系”,扎实推进全域旅游和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

文艺创作生产持续繁荣。秦腔现代戏《王贵与李香香》荣获文华大奖和“五个一工程”奖,创造了近10年来我区文艺创作的新高峰。

文旅惠民工程深入人心。每年坚持开展惠民演出1600场以上、广场文化演出1500场以上。宁夏话剧团文化大篷车36年深耕农村大地,入选央视公益广告宣传系列片《为了谁》。

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丰硕。彭阳姚河塬遗址入列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与青铜峡鸽子山遗址考古研究项目同获中国考古学会田野考古奖一等奖、二等奖。

目前,全区共有A级以上景区96家,旅行社174家,旅游星级饭店100家,乡村旅游点1000余家。2019年,全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00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4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7%和15.3%。与2015年相比,全区接待游客总人数增长2.23倍,年均增长21.52%;旅游总收入增长2.11倍,年均增长20.52%。

来源 | 学习强国 宁夏日报

#新冠肺炎_社会#学前教育#考古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