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宋朝贫苦家庭如何养老?皇恩浩荡和养老院是标配

2020-10-16新闻7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非常讲究孝道,“百善孝为先”这句话是刻在骨子里的。但是受制于各种因素往往会有一些家庭无法养老,比如说:一个老人有一个独生子,结果独生子被判刑了,怎么养老?一个家庭遭遇了天灾,财富全部付之一炬,怎么养老?一个家庭遇见了不孝子,不孝子跑了,怎么养老?这些问题是非常现实的一个问题,尤其是宋朝时期,这种事是非常常见的。

平均每年2-5次的天灾、名目众多的苛捐杂税,天灾和人祸一直是宋朝养老的大问题。宋朝儒家的地位颇高,在儒家的理念中不赡养老人是有悖人伦的,天理不容。一方面是养老面临重重阻拦,一方面又是舆论的压迫,在这种极端的环境下宋朝催生了一系列的养老措施,尽可能的保障了宋朝的养老问题。而皇恩浩荡和养老院则是成了老人的标配。

宋朝贫苦家庭如何养老?皇恩浩荡和养老院是标配

老人的优待措施

1:物质奖励

江郎:大爷今天怎么这么高兴啊。

宋老:今天皇帝高兴。

江郎:皇帝高兴和你有什么关系吗?

宋老:你有所不知,皇帝高兴的话多多少少都会给我们一些赏赐,布、粮食、钱都会有的,上次我就领到了一些布。

江郎:这种赏赐多吗?

宋老:也不少,天灾、皇帝高兴、雨雪季的时候皇帝一般都会有赏赐,。

宋朝贫苦家庭如何养老?皇恩浩荡和养老院是标配

宋朝规定六十岁以上才算是老人,然后国家遇到庆典、百姓遇到天灾、皇帝遇见喜事、逢年过节、寒冬腊月等特殊时期都会有一些物资赏赐,这些物资就算是给老人发的养老礼。

“赐京城高年昂”、“赐高年白金器皿”

“老年八十以上者,人给酒食、茶绢、常加存恤”

“雨雪大寒,再遣中使赐孤老贫穷人千千,米碳”

这类的记载不绝于书,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都有类似的赏赐记载。其他朝代会搞“千叟宴”,但这种宴会往往都是出于政治作秀的目的而设。宋朝的赏赐规模、次数都远超其他朝代,这种“老人礼”可以有效的降低养老成本,降低养老负担。

2:免除刑罚、赋税

江郎:大爷今天怎么愁眉苦盏的?

宋老:哎,一时没管住自己,这不被判刑了吗?

江郎:那你如果被判刑了,是不是要立刻执行。

宋老:这倒不至于,到时候我有相应的法律豁免权。

江郎:怎么豁免法啊。

宋老:我们这规定的,如果是上了年龄的老人可以适当减轻刑罚,而且还可以免除身丁钱。

宋朝贫苦家庭如何养老?皇恩浩荡和养老院是标配

宋朝法律规定,如果年龄超过八十,那么是可以适当免除刑罚的。

“诸谋反及大逆者,皆斩。……男夫年八十及笃疾,妇人年六十及废疾者,并免。”

这一条就足够证明宋朝对老人的优待程度,连谋逆这种大罪都能适当赦免,可见宋朝对老人的优待这种。不过这种法律是好是坏还有待商定,因为有些人认为此举破坏了司法环境,如果老人犯法不加以惩罚,那老人会不会变本加厉?会不会破坏社会秩序,对社会造成潜在的威胁?

另外还有一条就是对老人的免税,宋朝免除了老人的身丁钱(人头税),同时对摊牌的徭役和苛捐杂税都有一定的免税额度,没有自给自足能力的老人还会有额外的补贴。

养老院

1:官办养老院

江郎:请问一下,你们在这个养老院生活的怎么样?

宋老:在这生活的还行,虽然没有锦衣玉食,但是起码能保障温饱。

江郎:那你们在这需要交养老金吗?

宋老:啥叫养老金?

江郎:你们是怎么进来的?

宋老:直接进来的,啥都不用掏。

宋朝贫苦家庭如何养老?皇恩浩荡和养老院是标配

在宋朝有一种类似于官办的养老院,比如:“福田院”、“居养院”、“养济院”、“广惠仓”、“安济坊”等等,这种虽然名称不一样,但是主要用途大同小异,都是为没有生存能力的老人提供一个养老之地。

诏寡孤独贫乏不能自存者,以官屋居之,月给米豆,疾病者仍给医药。

京师老疾孤穷丐者,虽有东、西福田院,给钱米者才二十四人。可别置南、北福巧院,并东、西各盖屋五十间,所养各百人为额。

每岁千月,别差官检视老弱疾病不能自给之人,籍定姓名,自次月一日给米一升,幼者半升,每三日一给,至明年二月止。

这三条记载就证明了宋朝确实存在官办养老机构,福田院、居养院、安济坊这一类都是官家建造的养老院,免费收纳没有能力养老的人,同时还会保障衣食、治病等基础生存需求。广惠仓就是地方上的救助机构,负责救助地方上的养老院和贫苦老人,每月都会给老人、幼儿发放一定的米,保障基本生存需求。

2:民办养老院

江郎:请问一下,你们在养老院生活的还好吗?

宋老1:还好,在这里不掏钱,白吃白喝还有啥挑的。

宋老2:一般吧,毕竟当初掏钱也不多。

江郎:为什么你们有的不掏钱有的要掏钱?

宋老1:我这是亲戚办的,自然不用掏钱。

宋老2:我这是民间办的,是需要掏钱的。

宋朝贫苦家庭如何养老?皇恩浩荡和养老院是标配

养老院分官办和私办的,私办的养老院还会再细分为非盈利养老院和盈利性养老院。前者非盈利养老院主要是大人物经营的,最典型的就是范仲淹创办的范式义庄,范式义庄定期给家族中的孤寡老人送钱、米。

(何执中)虽居富贵,未尝忘贫贱时,斥缗钱万置义庄,以赡宗族。

(祝可久)族之贫者计口给粟,衣其寒,药其疾,殓其死。

大人物发达之后回馈宗族,广设义庄,救济孤寡老人,这种事迹历朝历代都有,但是注重儒学的朝代会更多,因为大人物根本不在乎那几个钱,都是在花钱买名声。

盈利性的养老院也有,史书记载:“愚民嗜储积,至不欲多男,恐子益多,而赀分始少。苏公谪为令,与民相从为社,民甚乐之。”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新安地区的百姓不愿意多生儿子,怕儿子会分他的家产,但是这样会导致没人给他养老送终,因此苏知县就设立了养老院,老百姓缴纳一定的养老金就会有人给你养老送终。这是属于盈利性的养老院,效果还是挺不错的,百姓都挺满意的,而养老院也能正常运转。

综上所述:宋朝其实也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朝代,虽然宋朝的商业发达,但是繁华的商业终究只会造就一部分富翁,大多数百姓还是毕竟贫苦的。大量的贫苦百姓外加上读书人的喋喋不休,宋朝只能不断的完善社会救济体系,养老只是宋朝社会救济体系之中的一项。在宋朝的努力下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养老体系,大大缓解了贫苦家庭的养老压力,同时也让大量的老人解决衣食、医疗的问题,在这一块宋朝还是值得点赞的。

在此致敬引用的文献及其作者:

焦音学所著《宋朝养老体系建设研析》

吴钩所著《从生老病死看宋朝福利制度》

董小路所著《宋朝贫民日常救济研究》

曹源所著《宋代养老思想及措施研究》

马雪所著《宋代优老养老政策论述》

李心传所著《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窦仪所著《宋刑统·谋反叛逆》

#辽宋夏金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