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建王权统治时期,对读书人思想禁锢的最好方式,就是让其全身心考取功名,而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隋唐科举制的盛行。也正是从科举制开始,文人正式登上历史舞台,文化的大繁荣也由此开始。在唐朝之所以能够出现李白之类的豪放文人,就是因为唐代对文人的包容性较强,不论是入世或出世,都有相应渠道,如投幕府、考进士、凭门第、走干谒、递行卷积极入世求取功名,也可也隐山林、游江湖、入释道独善其身。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唐朝构建的文化大繁荣现象,到了宋朝应该已经发展完善。但现实中,唐朝为寒门子弟搭建的上升途径到了宋朝却变得极其狭窄,甚至只剩下科举考试作为唯一途径。
不管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还是为了家境的转变,十年寒窗苦读使有朝一日考取功名,这显然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共识。不管是宋朝重文轻武的趋势下,还是在唯科举论的影响下,宋朝文人极具增多,显然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在常规理解下,文人阶层的兴起对社会的发展有极强的带动作用,但在宋朝却出现了文人“就业压力”增大的情况。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时的竞争显然已经不是最明智的抉择,那么宋朝文人除了考取功名,还有什么方式扬名立万?
社会结构的变迁致使文人阶层空前庞大
文人阶层在宋朝之前一定程度上代言的仅仅是“士族阶层”。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角逐致使社会原有秩序逐步瓦解。而一部分善于言辞的有识之士成为社会上最活跃的力量,他们以自己的知识体系,构建了诸侯王的王国。陆游对宋代之前的文人曾有高度概括“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一句话表明文人不仅能文,而且能武!文武兼具的文人阶层在社会进步的同时,思想发生碰撞,文化得到传播,而他们也成为朝堂上的顶梁柱,他们就是最早的文人。
在宋朝政治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同时,以往的“贵族社会”逐渐下移,平民阶层不断兴起。《通志》中记载:“自隋唐而上,官有簿状,家有谱系,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在唐代之前,贵族往往抱团取暖,群体不断壮大,“寒门出贵子”的现象并不多见。然而唐末的百年乱世使整个社会结构分崩离析,在五代十国时期,大唐盛世的风雅显然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平民政治”兴起。
“崇文抑武”的政策就是根于经历动乱、戒惕动乱的产物。宋太祖建立宋朝时,社会规则几乎是重新设立。出于王权巩固,收揽军权扩充文官政府,甚至宋太祖曾感叹“宰相须用读书人”。经过五代十国的摧残,官宦士族倍受打击,所以需要通过一系列政策,承接市民阶层传送的新鲜血液填补贵族留下来的真空。而文人发展必然离不开政策支持,唐重视诗词歌赋,而宋朝更重视“时务策”,相比之下更贴近现实。在政治上侧重平民化,致使带有市井气、女性气的世俗文化成为社会主流,而这也成为宋代文人发展的大环境。
造纸术与活字印刷的改进对文人阶层扩大做出的贡献
有文化滋生环境却没有文化传播载体,显然对文化的传播十分不利,然而宋朝时期“纸”的发展,对文化的传播具有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也成为文人阶层扩大的助推器。五代十国的乱象,虽然对社会节奏有所破坏,但在造纸方面,竹纸和稻麦杆纸的发展却开创了历史的新纪元。在唐朝时期,纸仍是贵族阶层才能挥霍的珍品,在市民阶层甚至于仍有人用竹简写家书。但是到了宋朝,造纸术的发展使大规模印刷成为可能,这一点直接打通了文化向市民阶层传播的路径。苏轼在《东坡志林》有言:“今人以竹为纸,亦古所无有也”。
宋代活字印刷的发展使雕版印刷技术突飞猛进,可谓:“肇自随,行于唐世,扩于五代,精于宋人”。在唐之前,有的人虽然想读书,但对于书籍价格却望而止步。宋初百废待兴,读书人想出人头地只能通过科举考试,无书本可读成为尴尬的现实。活字印刷使书籍的大量印制成为可能,文化载体的传播对宋朝书院与文人阶层的发展也起到了推动作用。“雕版印刷”的发展除了知识的传播以外,更对纸质作品在文人范围内传播起到重要作用。况且宋朝出现的皮纸几乎能满足文化人一切需求,如书法家的挥毫,画家的工笔设色等。
宋朝文人渗透各行各业
文人阶层的迅速扩大,形成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状况,一朝及第毕竟是少数人的荣耀。除去入朝为官者,深入民间的知识分子大多从事了文化产业,而教书育人成为读书人首选。宋朝以前,官学占主导地位,而孔子之类的民学并不繁盛。在宋朝之后,书院传播文化致使文人阶层兴起,而文人阶层扩大后反哺书院,书院又因文人兴起而繁盛。在落榜者之中不乏能文会写善音乐之辈,这其中也他们对文化的传播与传承贡献突出。嵩阳、岳麓这些著名书院就是兴建于这一时期。
在入世的才子中,也有一部分从事印刷、出版业,在活字印刷的驱动下,出版业如火如荼,由于之前印刷难度导致的市场空白显露在文人眼中。他们不仅参与了书籍的编纂工作,更是以自身学识参与了书籍的点评等一系列上游工作。于此同时,他们学识也能博得上层人士的精神满足,“幕僚”就是如此。当然纯粹的帮闲也并不稀缺,他们游走在亭台楼阁之间,只为了伺候官员与富庶人家一笑。
除此之外,城市的发展也为文人提供广阔舞台,勾栏瓦肆间,滑稽戏、杂技、傀儡戏、皮影戏、说话、杂剧等悄然升起。宋朝时期,扬州、明州之类的城市兴起且演艺业繁荣,为落魄艺人提供了谋求生活的场所。而且在文艺的吸引之下,文人阶层也能找到精神慰藉地,勾栏瓦肆之间着实培养了不少文艺水准出众的文化人。
文人除了文化的直接传播,文化参与也作为重要一环而存在,在雕刻,碑帖,陶瓷业等手工行业中文人都参与其中,在需要文化增值的行业中文人身影频现。如果仅是普通纯色瓷瓶,价值作用并不明显,但诗词书画的点缀之下文化意蕴则增色不少。而且笔墨纸砚之类的高端文化物品生产,哪里是寻常百姓能够触及的呢?相应手工业的发展为此部分文人提供了必要的生活保障。
除了上述几种谋生手段,最落魄的就是文人游士了,这一部分人在文学方面并没有太高造诣,但是也能识文断字,虽不能出口成章,但是随口冒出几句诗词还是难不倒的。在著名画作《清明上河图》,一方面我们能看到宋朝城市发展的繁华,另一方面我们也能从中寻找到各行业信息,如测字算命的先生,再如赤脚游医皆有所体现。普通文化人的扬名也许就在巷陌之间吧!
文人分化带来的影响
受教育的人增多使得文人阶层扩大的同时,也造成了文人阶层的分化。在士族门阀占主导地位的时期,“士人”对文化的垄断导致阶层内部并不区分文武。而在科举考试刚刚兴起的阶段,虽然没人可以通过科举做官,但是地方举荐也并没有废除。文武虽然有所划分,但并不明确。而宋朝以来,不管是重文轻武的作用,还是文人阶层的扩大,不仅仅造成了文武分离,更造成了文人等级的分化。
不论何时,文人素质的高低必然有高下之分。在科举考试之下,一部分步入仕途,从此以“高山流水”为雅好。而这一部分,在宋朝300余年历史中仅占两三万人而已。不能进入官场却文化功底深厚的才子,则成为幕僚、帮忙、帮闲,如刘过依附辛弃疾、姜夔依附范成大、吴文英依附吴潜皆是如此。但是更多的则为“下里巴人”做出贡献,他们往往扎根基层,成为民间知识分子。
结语
宋朝经济繁盛岁月承平,但也因文人治国武备不修而乱战肆起。在治国方面,文人治国空有气节而缺乏强硬手段,导致金蒙对宋朝的不断蚕食也留下了不少遗憾。在文化方面,乱战与歌舞升平遥相呼应使“雅骚之趣”和“郑卫之声”同存。文人中的翘楚进入仕途,使宋朝文化、生活更多元更繁荣。其余进入民间虽然剥夺了一部分文化人扬名的权利,但是也给了文化人无数机会,形成了宋朝独特的雅俗相依的多元文化风格。
宋朝文化的繁荣不仅促进了市民阶层的兴起,更带动了世俗文化的发展,让知识分子迎来了春天。除了考取功名,道路通衢、瓦子勾栏之间也都成为了文学的繁衍地。从宋朝开始文人与艺匠的身份差异逐渐消弭,整个社会文化基调奠定。如此数量众多、教养与谋生方式与以前迥异的文人,宋朝以前是不多见的,而宋以后,直到近世的文人也大致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