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朱厚照重用刘瑾并非昏聩,这是制衡内阁势力的绝招

2020-10-16新闻20

中国古代,宦官专权屡见不鲜,而明王朝也因此背负诸多争议。在人口相传的言论间,明朝似乎很少有勤政爱民的皇帝,甚至也很少有丰功伟绩,不管是哪一位皇帝似乎都不是那么令后世满意。不管是内部管理弊病还是皇帝自身缺陷,明王朝历史上的确出现过很多的"特有"现象,比如宦官专权,东林党争,畸形的厂卫制度等等,但这些特有现象也并非都是皇帝昏聩。

朱厚照重用刘瑾并非昏聩,这是制衡内阁势力的绝招

朱厚照时期重用刘瑾,从表面看刘瑾专权几乎导致朝廷"分崩离析",但深度分析下却是朱厚照有意为之。刘瑾作为一个宦官,手中并无实权是现实问题。刘瑾能够从底层脱颖而出并走向权力中枢,最根本的原因是朱厚照重用刘瑾达到与明朝内阁抗衡的目的。

明朝内阁的日渐鼎盛与被架空的朱厚照

明朝建国初年,百废待兴,制度上的大变动不利于朝廷稳定,对此朱元璋也只能沿袭元制设立中书省。对于国家政务的处理,左右丞相的存在更有利于上传下达,有利于提高政事处理的时效性。但中书省的存在,直接管辖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及各部院、寺等,俨然成就了一个独立与皇权的机构,丞相一职实质权力甚至已经超过了皇帝。

朱厚照重用刘瑾并非昏聩,这是制衡内阁势力的绝招

在历史上相权与皇权的矛盾始终存在,而限制相权,尊崇皇权屡屡发生,对于权力掌控欲望极强的朱元璋更是如此。《明太祖实录》中记载朱元璋真实想法:"夫元氏之有天下,固由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

朱厚照重用刘瑾并非昏聩,这是制衡内阁势力的绝招

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成为突破口,朱元璋借题发挥对权力进行收拢,也正是通过此事彻底撤销中书省,延续千年的丞相制度彻底消失。除此之外,曾经跻身于中书省的六部改由皇帝直接指挥,一举完成了皇权对相权的吞并。朱元璋的出发点固然是加强中央集权,但他忽略了一个重要因素——个人精力。《明代政治史》记载废除呈现后,朱元璋"昧爽临朝,日宴忘餐"。为了避免"专权独断"的发生,更为了解决力不从心的困局,朱元璋需要"秘书"协助处理政事,于是"内阁"出现。

朱厚照重用刘瑾并非昏聩,这是制衡内阁势力的绝招

内阁最初的设定仅是辅助办事机构,甚至内阁大学士也仅为五品小官。但明成祖时期,朱棣从实际出发,向内阁放权,有意识地让内阁参与政事的讨论,如解缙、胡广、杨荣、杨士奇、胡俨、金幼孜、黄淮的选拔就是明成祖的功绩。此时的内阁虽然没有决定权,但已经可以对政事先行讨论,随后敬呈皇帝裁定,内阁的权力发生了根本变化。由《明史·杨士奇传》记载:"仁宣朝,大学士以太子恩师,累加三孤。而宣宗内柄无大小,悉下大学士杨士奇等参可否。"可见,内阁的权力再度拔高,且君臣关系运转正常。

朱厚照重用刘瑾并非昏聩,这是制衡内阁势力的绝招

土木堡之变的发生带来了文官集团的鼎盛。土木堡之变发生后,以英国公张辅、武进伯朱冕为代表的大明武勋集团全殁,此时以于谦为代表的文官集团崛起。于谦以铁血手腕力挽狂澜拯救大明危局,与此同时,文官集团也成为大明朝中坚力量。到朱厚照时期,内阁已经对皇权有着明显制约,甚至已经恢复了相权。

朱厚照重用刘瑾并非昏聩,这是制衡内阁势力的绝招

从"三杨"时期开始的"票拟"制度在朱厚照时期已经将皇帝"圣旨"内容提前拟定,而皇帝的"御批"在此时也彻底被架空。从土木堡之变后,皇帝的军权就被架空,而对于朝政大事的决定权也被内阁架空,此时的朱厚照无疑是"光杆司令"任由宰割。此时朱厚照将眼光放到了在朝堂之上能与内阁抗衡的势力上,这就是宦官集团。

宦官集团崛起使内阁大权旁落

刚刚进入十六世纪,明朝便发生了一件大事——明朝历史上的第十位皇帝朱祐樘去世,年仅15岁的朱厚照登基。为了朱厚照更好地处理政务,朱祐樘为年幼的朱厚照留下了谢迁和刘健两位辅政大臣。两位大臣作风不改,对朝政几乎一手掌控,朱厚照想要"登堂入室"只能越过两位"阁老"将权力攥在自己手中。但现实的问题是,在他身边除了谢迁和刘健两位能臣只剩下刘瑾一人。扶持宦官对抗内阁成为必然,这对朱厚照是个挑战,对刘瑾却是机遇。

朱厚照重用刘瑾并非昏聩,这是制衡内阁势力的绝招

朱元璋时期,宦官衙门出现,主要为十二监、四司、八局构成的二十四衙门。在朱元璋时期,设立的目的仅是传统概念中的"杂役",明确宦官不得干政,但是朱棣时期一切便变了味道,为了制衡权力日盛的内阁需要一部分人权衡势力,此时宦官集团被选中,宦官集团不具备当皇帝的条件让朱棣十分心安。而宦官没有实权,为了制衡内阁只能在文官内部寻求亲信,甚至是需要勾结趋炎附势之辈,而这一类人往往没有大作为。

朱厚照重用刘瑾并非昏聩,这是制衡内阁势力的绝招

《明史》记载:"及英宗立,年少。振狡黯得帝欢,遂越金英等数人掌司礼监,导帝用重典御下,防大臣欺蔽。于是大臣下狱者不绝,而振得因以市权"。可以看出,土木堡之变前,英宗重用王振抗衡内阁确有成效。但现实问题是内阁杨士奇、杨荣、杨溥健在,司礼监虽有行动却仍有收敛。但内阁权力减弱,司礼监权力上升的趋势十分清晰。

朱厚照重用刘瑾并非昏聩,这是制衡内阁势力的绝招

至武宗朝,这一现象发生改观。随着朱厚照对刘瑾的信任日渐加深,刘瑾开始有意地培植属于自己的势力集团。在权力的作用下这一集团很快就形成了一定规模,其中的核心有八人,被世人称之为"八虎"。武宗本意是将权力分化,以司礼监之力抗衡内阁,使皇帝能够重新夺回话语权。但是,在操作上却过于草率,在谢迁等人被撤职后,纵观整个朝廷上下已经难有匹敌者,政治大权也彻底落入了刘瑾的手中。

朱厚照重用刘瑾并非昏聩,这是制衡内阁势力的绝招

刘瑾利用皇帝的名义罗列公布了一份"罪臣"名单,其中除了被撤职的两位宰相之外,还有著名的阳明学派的创始人王守仁。刘瑾的手下除了有一众宦官之外,还有诸多身居要职的官员甘愿被其驱使,其中就包括吏部尚书张彩,兵部尚书曹元等人,而在谢迁之后被提拔为宰相的焦芳和刘宇也几乎和刘瑾手下的奴才没有任何区别。

朱厚照重用刘瑾并非昏聩,这是制衡内阁势力的绝招

至此,刘瑾的势力集团彻底形成,明王朝大小事务已经不用在皇宫处理,而是在刘瑾的私宅中决定。这显然违背了武宗初衷"刚出虎口又入狼窝",但是武宗清醒地认识到宦官集团的弊病,他们的权力来自于皇帝的权威。他们的爪牙尽是朝堂之上趋炎附势之辈,当皇帝认准时机对权力进行收拢时,宦官集团将"树倒猢狲散"。

皇帝与文官、宦官集团,皇帝才是胜者

明武宗朱厚照时期,内阁与宦官大体为对立关系。但是,刘瑾用事窃权弄柄,欺上媚下。有记载云:"自是瑾不复奏,事无大小,任意剖断,悉传旨行之,上多不之知也"。以刘瑾为首的宦官权力显然已经超过内阁,使得文臣求职于宦官形成风气。内阁的权力已经控制在合理范围无法与皇帝形成抗衡,但是阁臣办事畏首畏尾,遇到刘瑾言必称"千岁",自称"门下"。这就表明宦官权力过大,皇帝是时候会宦官下手了。

朱厚照重用刘瑾并非昏聩,这是制衡内阁势力的绝招

不得不提的是,朱厚照有一种宁愿养饱虎让他们胃口渐渐变小也不愿意养饿虎形成祸患的畸形心态。刘瑾专权后第一件事就是将集团内部人升任至重要岗位,这种现象对皇权的挑战显而易见,但朱厚照硬是忍耐五年。朱厚照清楚,刘瑾的所作所为虽有过失,但得到的只是朝廷事务中细枝末节的决定权。而对文官集团的打压,削弱文官声音使收回军权指日可待。1510年,机会来了,朱厚照下手了。

朱厚照重用刘瑾并非昏聩,这是制衡内阁势力的绝招

宁夏安化王朱寘璠以讨刘瑾为名起兵的那一刻机会终于来了。张永作为建军西征大胜而归,朱厚照在皇宫设宴款待时,风光正盛的张永作为刽子手将刘瑾推上祭台。张永当众面呈刘瑾谋反的罪证,朱厚照借题发挥,完全没有核实的情况下亲自率领校尉前往刘瑾住所。对于历史上记载的搜出的罪证不敢信以为真,但是刘瑾的结局可以肯定,被擒后诛九族。刘瑾死后,其财产被皇帝收至豹房,并建立新的仓库存储。

结语

《明史》乃是后人所著,其中对于朱厚照的记载自然会带有主观情感。朱厚照的荒唐不可否认,但被贬低到一文不值也不敢苟同。正德十二年,朱厚照不惧土木堡之变后的阴影亲征大捷,在朱厚照出征前,特下旨文官不得跟随,一方面能够看出皇权的威慑力,另一方面能够看出朱厚照对文官集团的排斥。朱厚照在位十六年处事刚毅果断,弹指之间诛刘瑾,平安化王、宁王之叛,且多次赈灾免赋,在朱厚照当朝时期,明朝吏治还算清明就是例证。重用刘瑾虽然饱受骂名,却也达成抗衡内阁收回皇权的目的。

#明朝#太监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