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税务发票申领自助办税终端在全国率先实现无盘领票功能。纳税人无需携带税控设备,即可使用发票申领自助办税终端自主申领增值税发票。图为工作人员向纳税人介绍如何自助办税。
▲厦门税务12366纳税咨询服务热线工作室中,每位话务员的通话时长每日都有200多分钟。(黄 亮/摄)
2016年5月1日,营改增全面推开,厦门市税务部门为企业代开第一张增值税发票。(黄国强/摄)
厦门经济特区建立以来,40年阔步前行,现如今的厦门,新经济新产业快速发展、外贸投资并驾齐驱。
税收印证着经济特区发展的内生质变。回顾40年的发展历程,厦门税务部门始终牢记特区“先试先行”使命,疏堵点、纾痛点、攻难点,在落实减税降费和提高服务效能上精准发力;破困境、助“双创”、开新局,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提升征管能力,创造出许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
首开先河,制定出我国第一个预约定价协议范本;全国首创,“税控发票网上申领”“全线上微信端银税互动”平台获评福建自贸试验区最佳创新举措;探索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对外支付税务备案、支付电子化……随着创新驱动全面融入城市血脉,厦门税务始终站在改革前沿、先行先试,与经济特区共成长、同发展。
从1997年首次尝鲜网上申报,到如今网上申报率和缴费率均超99%、95%的业务实现全程网上办。更加智慧便捷的现代化办税服务体系,为特区提升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市场化的营商环境不断加码。
今年以来,厦门税务加快推进电子税务局云化项目,希望在去年办税时间压缩25.96%的基础上再缩短20%。
40年间,厦门税务通过一系列简环节、压时限、降成本的创新举措,从税收角度积极为经济发展打基础、创条件,让企业能够在公平、公正、高效、便捷的营商环境中持续健康成长壮大。近年来,厦门纳税人满意度调查连续四年跻身全国前十位;2019年,厦门市纳税指标在全国营商环境评价中成绩优异,服务水平领先所有参评城市。
今年是特区建立40周年,厦门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张曙东表示,厦门税务将以此为新起点,进一步发挥税收服务社会、服务企业的作用,让新一轮减税降费、优化营商环境等政策举措的积极效应加速显现。同时对标先进,不断优化税务征管服务的所有流程和税收工作的每一个“神经末梢”,着力打造更加优良的特区税收营商环境,厚植“土壤”持续“筑巢引凤”、助企“破土展枝”,助力特区发展迈向新阶段。
印记
改革开放初期
▲改革开放初期税务局办公所在地,现在的中山路210号。
1984年
▲1984年1月,刚穿上新中国第一套税服的集美税务所同志在集美纪念碑前合影。
【巨变】
前身为“厦门经济特区联合发展有限公司”的联发集团有限公司,用时仅143天就建成特区第一栋通用厂房,缔造了高速优质的“湖里速度”美誉。
1984年2月,厦门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岛。作为特区“拓荒者”,联发集团先后见证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等涉外税收制度的颁布实施、国营企业“利改税”、1994年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2016年营改增全面推开等重要时期。这些税制改革不仅为特区发展“加速”,更为企业优化经营管理、实现长足发展“加力”。图为厦门市税务局举行外商投资企业税收宣讲大会。
▲2015年,厦门率先在全国实现增值税专用发票全程线上办理、线下快递配送,该项举措被国务院作为改革试点经验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是全国税务系统当年唯一入选项目。5年来,已有超过1.8亿份发票通过网上点单、快递上门的方式直达各类市场主体和个人。图为邮政快递人员从厦门税务部门网上申领发票配送中心取出发票,寄到纳税人手中。
▲2004年,厦门率先在全国告别出口欠退税历史,使52.81亿元历年长欠指标落实到企业。2015年起,厦门税务部门正式推行“出口退税分类管理改革”,一类出口企业无须提供纸质单证,就可享受先退后审,最快两个工作日办结退税。图为2003年底,企业给税务部门送来锦旗以表感谢。
▲国家级两岸青创基地7家,台创团队达500个,在厦停留超过三个月的台胞近10万人……作为大陆唯一“因台而设”的经济特区,厦门成为两岸融合发展的第一家园,越来越多的台企台青“登鹭”创业。厦门税务推行大企业首席联络员服务,图为厦门税务干部为台企东亚机械送政策上门。
来源:厦门日报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