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商鞅:霸道不是我的本意!

2020-07-21新闻5

两千年前的商鞅变法,促成了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的诞生。秦始皇一统天下,商君功不可没。商鞅的功过是非历来争议不断,但总的来说,他以法治国的理念影响深远,说他改变了人类的历史进程都不为过。

商鞅立木塑像

许多古人骂商鞅,是因为他为秦国制定的民为什伍、连坐、揭发等法令,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上古时代就建立的以礼义廉耻为主的社会公德,助长了人性的恶劣。此一时彼一时,北宋王安石变法,虽然法令细则不同,总体来说仍然沿用了商鞅的理论模型。包括三国时代的诸葛亮治理蜀地,又何尝不是。王安石变法比商鞅晚了一千多年,不但以失败告终,王安石本人也招致了洪水般的仇恨和骂名。商鞅变法能够成功,是以强权推行的,而后世这样做就不太现实了。

商鞅变法最为人诟病的一些法令,到后来也害了他自己。秦国智者赵良劝商鞅急流勇退,而商鞅仅用十年时间就成功改造了秦国,颇有些志得意满,没有听从赵良的劝告。到了秦惠王继位时,商鞅结下的仇怨招来祸患,被秦惠王通缉。商鞅无处藏身,因为自己定下的法令没人敢藏匿逃犯。最后商鞅走投无路起兵反抗,落了个被杀死后又遭到分尸的下场。所以有人说商鞅是作茧自缚,自食恶果。但这恰好说明了商鞅变法带来的成效,法令已经深入人心。

王安石画像

商鞅推行的某些严苛法令是根据秦国的情况制定的,不这样做根本打不开局面。商鞅虽然“少好刑名之学”,但他学问很广博的,上古帝王之道了然于胸。实际上,他为秦国量身定制的“霸道”之路,并不是他的本意。

当年商鞅初到秦国,通过秦孝公的近臣景监介绍,才有机会见到秦孝公讲解他的治国理念。而前两次进言都很失败,秦孝公听得打瞌睡,事后还埋怨景监说,看你推荐是什么人,絮絮叨叨净说些没用的。景监也生气,责怪商鞅为什么不拣国君想听的说说。商鞅很无辜,他起初向秦孝公讲解的是帝道和王道,是以仁义为核心、以教化治理天的大道。不用说秦国,中原国家又有哪个能实施这一套。所以商鞅无奈之下,第三次见秦孝公,才亮出了绝密武器,“霸道”的方略,秦孝公一听就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我们前文提到的民以什伍的划分办法,至少在周朝就有了。就是把五户人家划为一伍,两伍为一什。然而周朝的治理办法是,鼓励百姓们在小集体里相亲相爱,有事互相帮助,有人生病大家都帮忙照看,提倡仁义和教化,由此延伸到天下。秦国实行的“霸道”法令,则是强令什伍之间互相监督,揭发不轨行为,知情不报者腰斩,揭发别人则与战场杀敌功劳相同。战功又是商鞅变法的重中之重。这样一来,时间长了谁能不照做。

秦孝公剧照

商鞅太清楚“王道”与“霸道”的差距有多大。但他又有什么办法,秦孝公只对霸道感兴趣。这也很正常,王道实行起来,没有几代君王接力,百年的时间,恐怕难以见到成效。为什么?要知道王道的理念,是以天下人的自觉向善为基础的,逐渐感化一国乃至天下。人类的发展史已经证明,依靠人的自觉是成不了大事的。在上古时代的确有过,但时代在变,人心也在变,王道已成为一种海市蜃楼。

而霸道之路十年二十年就能改变一个国家。霸道的好处在于,以强制为基础,奖惩手段为辅助,好比驱赶羊群,效果立竿见影。秦孝公不是傻子,他当然选择霸道。商鞅的本意虽然不是这样,又能作何选择。

参考资料:《史记》、《文献通考·卷十二》

#先秦时代#商鞅变法#诸子百家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