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雨点釉”再现珍瓷魅力

2020-10-16新闻11

“雨点釉”再现珍瓷魅力

招贤镇,没于群山之中的离石西南与临县东南交界处,距临县县城47公里。在临县人看来,招贤镇就是一块宝地,有碳,有瓷,有铁器,贩到别处就是钱,买柴、买米、买油盐,用以度日。招贤镇的瓷器尤其出名,产品远销陕北、宁夏、内蒙古一带,绵长的瓷器生产历史可以追溯到隋初,可谓是临县人眼中的“景德镇”。

宋代,招贤生产黑釉陶瓷已有基础,元代生产黑釉陶瓷即有记载。1994年版《临县志》记载招贤古窑址中发现的古瓷多为釉下铁锈花;民国六年《临县志》(1917年版)记载:民国二年(1913年),招贤附近共有12座瓷窑,制粗瓷瓮、大小缸、盆、黑釉饭碗、酒壶、菜坛等,年产民用粗瓷70窑,其中50窑出境;民国26年(1937年),招贤有29座瓷窑,年产21.8万件瓷器;民国34年(1945年)有36座瓷窑,年产256.9万件瓷器。1945年7月8日《山西抗战日报》登载:边境瓷业,首推招贤等四地最发达,占边区总产量的87%,但因滞销现象严重,影响到产量。例如招贤36座瓷窑中,合作社经营的瓷窑只有2座。民国36年(1947年)土地改革时,瓷窑一度停产,并于第二年十月逐渐恢复。

1952年时,临县共有瓷窑54座,年产瓷器55.32万件。1954年,招贤瓷业经过公私合营,逐步走向联合生产的模式,瓷业生产技术方面一直都以手工为主,机械为辅,得益于市场需求的逐步扩大以及交通条件的改善等原因,瓷窑总数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在2001年前后达到120多座。

近些年来,随着网络市场的日渐繁荣,各地花样丰富的瓷器蜂拥而至临县招贤镇,当地人对瓷器的选择愈加多样和方便,致使当地多数窑厂相继变为废墟。招贤窑厂经过痛苦的挣扎与嬗变,最终选择“雨点釉”这一名贵瓷品逆运而生,领军人物即为张新平。

张新平祖籍河南,自其曾祖父张天书来到临县招贤镇定居,及至他儿子已有六代人一以贯之地坚守在招贤镇上传承着制瓷技艺,每一代人都将制瓷技术和工艺革新换代奉为圭臬。

面对市场冲击,张新平反复思考,分析研判,看到当地瓷器的不足:一是品种单调,瓷器倾向于生活用品,满足于缸、碗、盆、坛等;二是质量粗糙,瓷器质地、釉色、烧制等工艺的精细度欠考究;三是营销方式单一化,以“守株待兔”式的实体店为主,以致瓷器的品种和质量倶不能满足顾客的需求。

当下,陶瓷产品不再囿于简单的日用,在使用价值之外,大部分顾客的心理体验与消费需求更多体现在观赏与收藏方面。这就要求瓷器在制作技术方面要从材质、配料、釉色、烧制、火候等做到根本性的变革;在工艺方面体现为个性化审美的回归以及形式多元的探索等,赋予瓷器更多时代特色、地域特色、人文特色。为此,必须推出“寓古于新”的瓷器佳作,张新平决定向瓷器的制高点“雨点釉”进军。

雨点釉起源于宋代,而宋朝是北方瓷业的鼎盛时期,在瓷业极其繁荣的山东博山一带,一种名贵的釉色——“雨点釉”问世了。其因釉中布满具有银色金属光泽的放射状圆形结晶,形似雨点坠入水中时迸发出的水圈花纹而得名,多用于制作茶具及艺术器皿。黑色釉面上银光闪烁,大者如豆,小者如米,风格独特,兴趣高雅,被国内外誉为名贵瓷品。

招贤瓷器以黑釉粗瓷为主,制作方式以手工为主,机械为辅。宋代招贤黑釉陶瓷的生产已具有一定规模,且出现过“雨点釉”成品,但由于当时烧成设备简陋,效果不稳定,成品率过低,可谓百窑一遇,故而民间流传“火中求莲花”的谚语。

在20世纪20年代,招贤瓷厂的高裕富曾再度烧制成功“雨点釉”瓷器,不久就消失了。到20世纪60年代,张月林带领五人小组继续研制“雨点釉”瓷器,于1972年再次烧制成功,并于1974年由天津口岸出口销往日本,还被第11届亚运会纪念品展销馆列为高级纪念品,并在中国美术馆陈列展览,荣获“1990年中国旅游购物节展销会天马银奖”。之后,由于技术骨干流失等原因,“雨点釉”瓷器再度停产消失。

经历了21世纪初期市场的大冲击后,张新平参照老父亲张月林等技术骨干遗留下来的珍贵资料以及窑厂雄厚的技术底蕴再度研制恢复“雨点釉”生产技艺。为了寻求技术突破,他到江苏宜兴学习“中国之奇”紫砂壶的制造技术,到山东淄博学习“雨点釉”的绝活,集百家之长,融汇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最终生产出了广受青睐的多种“雨点釉”瓷器珍品,产品远销山西、陕北、内蒙古、京津冀以及东北各省等大半个中国,张新平被列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2017年,招贤“雨点釉”瓷器参展第五届中国(山西)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再现珍瓷魅力,受到广泛好评。

薛润平

#文物收藏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