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念菩提本无心 “菩提本无心”出自哪首诗?

2020-10-16知识9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什么意思啊,出自哪?典故等等? 了。因为你在这个时候,正有一个昭昭灵灵、灵灵觉觉的作用存在,你还不知它的来去与起处呢。这个时候,正是明代憨山大师所说:“荆棘林中下足易,月明帘下转身难”。以上所讲的一切,是借用比较现代化的方法,说明人们心理活动状态的情况,同时也以此而说明禅宗六祖当时听到别人念诵《金刚经》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领悟的一些消息,由此使你可以了解六祖的师兄神秀所作的偈子,“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的自己内在用工夫心得的程度;那么,你由此可知六祖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心得境界.如把两者作一比较,自然可以了解五祖弘忍要叫六祖三更人室,付嘱他的衣钵了,但是,就凭“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还是未达传付禅宗衣钵的造诣,不要忘记我们上面所列举的情形,因为“本来无一物”的情况,正如雪月梅花的境界,虽然清冷而美妙,到底是空寂孤寒的一面,毫无生机存在.六祖在大彻大悟的时候,是他在三更人室,五祖法问他初闻“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质疑,使他再进一步而澈底了解心性本元的究竟,所以他便说:“何期自性,本自清静;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个才是代表了禅宗言下顿悟。

念菩提本无心 “菩提本无心”出自哪首诗?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出自哪个典故

念菩提本无心 “菩提本无心”出自哪首诗?

“菩提本无心”出自哪首诗? 这是六祖慧能大师所作的,并不是一首诗。出处:这是六祖慧能一首禅诗的诗句。释义:他和神秀的禅诗中提到的“菩提树”、“明镜台”是来比喻自己对佛法的认识。而六祖“菩提本无树”中的“菩提”,则指的是真实本心。禅宗的核心,以及佛法的核心讲的就是“菩提”即真实本心如来藏。而六祖的禅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当时比神秀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要高明得多。因为“菩提”确实有空的体性,是无形无相的,无觉无知的,是“诸入不会”的。所以,并无菩提树、明镜台等实物可供人“勤拂试”。但佛法不是如虚空一样的空,不是断灭空,不是世俗认识所能了知的。是即相离相,无相不相的,是不即空有二边,而亦空有二边的。所以说,这禅诗是在六祖亲证菩提之前的诗,并不代表他后来亲证菩提后,对佛法的正确认识。禅门是无门为门,扫除一切相,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千百年来,历代祖师以及佛子,修行参禅都是为了亲证这个“菩提”。

念菩提本无心 “菩提本无心”出自哪首诗?

\ 佛对我说:你的心上有尘.我用力地擦拭.佛说:你错了,尘是擦不掉的.我于是将心剥了下来.佛又说:你又错了,尘本非尘,何来有尘?我想这是从神秀和慧能那两个偈子引申出来的.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慧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确,要能够参透这两个偈子的确很难,就是正确的理解也不易.参悟不透.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众生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菩提原本就没有树,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本来就是虚无没有一物,那里会染上什么尘埃?现在只能从字面上去理解它,惨悟不透。心本无尘,尘即是心.无心无尘,人便死.我曾经思考过一个问题:人觉得一个东西好吃,事实上嗅觉比味觉占更大的比重,所以象狗这样嗅觉灵敏的生物,在饮食上远比我们快乐,这样的想法到底对不对?如果错了,错在哪里?其实尘在外,心在内,常拂之,心净无尘;尘在内,心在外,常剥之,无尘无心;心中有尘,尘本是心,何畏心中尘,无尘亦无心?正如慧能所说的:仁者心动.又如道家所。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前者先做未入禅门,后者看了便出此偈,破解了前者的执着。本来面目本来就是不垢不净的,你还要加颗树,加个镜子照照,这不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吗?此偈出自《六祖坛经》。。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是什么意思? 1、”菩提本2113无树,明镜亦非台。“这句话5261的意思是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4102树,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1653台镜。2、这句话是六祖惠能大师的一个四句偈,是从神秀和惠能那两个偈子引申出来,意在说明一切有为法皆如梦幻泡影,教人不要妄想执着,才能明心见性,自证菩提。3、菩提原本比喻智慧,明亮的镜子比喻清静心。关于这首诗的来历,《坛经》第四节至第八节,有明白的记载:五祖弘忍“一日唤门人尽来”,要大家“各作一偈”。并说“若悟大意者”,即“付汝衣法,禀为六代。4、这首偈,同神秀的那一首,在修行方法上具有原则的区别。神秀的那首“无相偈”,使他失去作为弘忍继承人的资格,却成了北宗一派的开山祖。由于神秀强调“时时勤拂拭”,后人以其主张“拂尘看净”,称之为“渐修派”。扩展资料:1、在《坛经》第二十节,惠能指出:“世人性本自净,万法在自性。思量一切恶事,即行于恶;思量一切善事,使修于善行。这是惠能“顿悟说”的基础。2、在惠能看来,“愚人”与“智人”,“善人”与“恶人”,他们和“佛”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从“迷”到“悟”,仅在一念之间。这种“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思想,不仅对中国佛教的演变产生了。

静花水中月,佛性本无心,一叶一菩提,万般皆是空什么意思 这四句本2113来谁也不挨着谁,难为你弄到一起,还是都是错5261的。纠正一下吧,也让你4102别白问。静花水中月应是:1653镜花水中月,义为诸法不可得;佛性本无心,佛性就众生本自具足的如来心性,怎么无心啊?一叶一菩提是唐代诗人写的,指的是山河大地无非自性;万般皆是空,应该是:万法皆空。是说不执着万法的清净自性。要学佛法,不能好高骛远,要从基础上一点一滴,扎扎实实的学。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