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中国丝绸与西方玻璃的平行,交错的丝绸之路上,相逢不相识

2020-10-16新闻14

前言

东方的丝绸与西方的玻璃本是老相识,它们曾在丝绸之路上多次相遇。原本应该携手同行,但丝绸之路上有太多的物品,它们仿佛在旅途中误入虫洞进入了不同的平行宇宙。对于丝绸和玻璃这两种东西方各自引以为傲的工艺,却因为不同的原因产生了隔膜。

东方丝国的“琉璃“崇尚文化

在中国神话中,织女是丝绸的守护神。但在上古时代有关织女星的神话可不是"牛郎织女"这样的小清新爱情故事。上古传说中的织女是中国最早的女性首领,在3万年前就发明了用树皮搓绳。她是伏羲与女娲的生母,因她的盛世美名,北半球夏夜中最亮的星被命名"紫宫",也就是后世所说的织女星。作为星空中最亮的星辰,织女星在古希腊神话中叫"天琴座阿尔法星"。

中国丝绸与西方玻璃的平行,交错的丝绸之路上,相逢不相识

织女与琉璃的渊源又要追溯到关于女娲的神话故事。织女的后代女娲炼五彩石补天,五彩石掉落人间后成了"琉璃"。

"琉璃"是不是"玻璃",目前考古界一直未能定性。类似于玻璃的物品在战国时代就有"陆璃"、"流离"等别名。到宋代"玻璃"才成为主导的名称,又因清代的"琉璃瓦",人们又误以为"琉璃"是建筑构件的术语。"琉璃"在汉语中的命名因神话故事而诞生,也因为皇帝的喜爱一直被当作奢华的代言。而它与西方玻璃虽然采用了不同原料与方法烧制,但最大区别也仅仅是因为外观上的透明度。

无论是琉璃还是玻璃,在东方文化中,烧制玻璃器件都蕴含了天上的梦想。神话中女娲补天的五彩石掉落人间成为玉石,女娲炼五彩石的"炼"字则体现了中华民族"人定胜天"的梦想。烧制"琉璃"制品便成为了古人们对神明力量的向往。

中国丝绸与西方玻璃的平行,交错的丝绸之路上,相逢不相识

西方传说中的"东方幻境"

公元1世纪,古罗马皇帝尼禄身批来自东方的丝绸观赏斗兽表演,因为近视,他佩戴了一件用翡翠精心打磨的单目镜片。虽然当时玻璃已经出现,并且通过丝绸之路流向了东方。但玻璃的烧制技术远未达到能承担光学使命的地步。

公元前1世纪,正是张骞开辟丝绸之路进入罗马的时间。古罗马延续了古埃及与古希腊玻璃烧制的手艺,发明了玻璃吹制工艺。玻璃器皿成为了人们民间消费品。尽管如此,无论罗马人烧制出何等精美的玻璃工艺品,都无法抵挡住关于"神秘东方幻境"的魅惑。

《田园诗》中记载:"赛里斯人从他们那的树叶上采集了非常纤细的羊毛。"《自然史》中记载:"人们在那里遇到的第一批人是赛里斯人,这个民族以他们森林里所产生的羊毛而闻名。他们向树叶喷水,冲刷树叶上的白色绒毛,再由他们的妻子防线制造。在遥远的地区人们完成了这些复杂的工作,罗马的贵妇人才能穿上透明的衣衫走在人群之中。"

中国丝绸与西方玻璃的平行,交错的丝绸之路上,相逢不相识

显然,树叶上的羊毛指的是蚕丝。虽然"赛里斯人"目前考古学上并没有给出准确的定位,但最大的指向都是中国。中国蚕丝文化起源于公元前3500年的仰韶文化,在同一时期,古埃及人也已经有了烧制玻璃的技术。这两种工艺诞生于同一时期,两个文明的在世界的两端都开启了各自独有的代表工艺进程。

虽然古罗马并非玻璃的诞生地,但吹制玻璃工艺的发明却是一个重大的里程碑。拥有琉璃梦的东方丝国与拥有精致玻璃器皿的古罗马却在贸易往来上进入了不同的时光虫洞,从未正面相遇。

交错的贸易之路

虽然早在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军事家庞培就已经将丝袍当作东方征战的重要战利品穿回了罗马,但中国与古罗马之间是否有过直接的贸易往来,至始至终找不到让人完全信服的有力证据。

中国丝绸与西方玻璃的平行,交错的丝绸之路上,相逢不相识

"大秦"是东汉以后中国典籍对罗马帝国的称谓,中国与大秦最近距离的主动接触是在公元97年。《后汉书·西域传》中记载永元九年,都护班超派遣甘英出使大秦。当他抵达条支国准备渡海时,被安息海商劝阻。

一些学者认为,东方的丝绸与西方的玻璃之类的奢侈品都要经过安息国周转贩卖,如果汉朝与大秦直接通了商路,安息国便失去了垄断权。

甘英出使大秦失败后的一百年,大秦的使者似乎又来到了中国。《后汉书·西域传》记载公元166年,大秦王安敦派使者来到中国。然而在166年,关于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的记载中并没有派遣使者出使中国的记录。而中国记录中来自罗马的使者也并没有带来任何玻璃制品。这样一看,这些所谓的使者很可能只是打着大秦名义来自南疆的商人。

中国丝绸与西方玻璃的平行,交错的丝绸之路上,相逢不相识

虽然没有两国直接通商的证据,但大批的丝绸依然通过开凿出的要道被送上了通往欧洲的货船。这些印有沉重图案的中国丝绸在叙利亚和埃及被重新加工,以满足罗马人对半透明以及色彩艳丽的纺织品的偏好。显然,中国与罗马人之间的审美有非常大的不同。

罗马在公元前1世纪发明的吹制玻璃工艺赋予了玻璃更多的制造与量产的可能性。为大型透明平面玻璃的出现奠定了基础。但中国烧制玻璃追逐的梦想是以人工方式仿造出天然出产的"真玉"。对于这一追求,古罗马吹制玻璃技术制作的容器在汉代难免显得有些过于"匠气"。

当丝绸日益花团璀璨的时候,罗马追求丝织品返璞归真。当罗马烧制透明玻璃容器的技艺日益成熟时,中国却因为玻璃的成分受到了诡异的待遇。

中国丝绸与西方玻璃的平行,交错的丝绸之路上,相逢不相识

西方玻璃工艺入中原

萨珊王朝崛起时,中国进入三国时代,山东、中原的丝织业也逐渐移到了江南与四川。魏晋时期,来自萨珊的玻璃因作工精妙,外形奇特剔透深受东方追捧。东方工匠终于为西方的"真玉"敞开了大门。吹制工艺进入中原后成为了当时玻璃器皿最主要的制作方法。被东方玉文化压制了几百年的西方玻璃终于得到了正名。

到了万国来朝的"东方盛世"唐朝,中国丝绸的图案与花纹排列中也经常能见到西域的影子。而养蚕技术也因丝绸之路被传到了西端的许多国家。这两者之间,说不上到底谁影响谁多一点。

东方的先祖们曾为西方玻璃的成分纠结,但后辈的取舍却很简单。东西方的玻璃因为不同的成分而命运各异。中国玻璃品质不如西方玻璃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助熔剂。中国玻璃的配方很大的程度来源于炼丹术的"铅汞之术",属于低温烧制,退火工艺不成熟,透明度差,清脆易碎。西方玻璃经过高温烧制质地更坚硬耐温。

中国丝绸与西方玻璃的平行,交错的丝绸之路上,相逢不相识

在中国与玻璃漫长的接触史中,南宋是最早分辨清楚玻璃与天然玉石差别的时代。

南宋学者程大昌在《演繁露》里指出:"铸石为器,古已有之;虽西域玻璃,亦用石铸,无自然生成也。"

当玻璃的神话色彩被消除,西方玻璃就有了"番玻璃"、"假玉"等名称。当玻璃与玉划清界限,它的命运可想而知。当人们发现曾经当作宝石一样看待的玻璃是用一分不值的石头和草木灰烧制时,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油然而生。中国铸造玻璃的发展也因上层社会的冷落而停滞。中国本土玻璃也因不耐温难以在充斥着开水与热菜的中国社会生存。

与此同时,意大利这时发明了一种基于被后世称为"眼镜"的玻璃镜片。开启了西方磨制玻璃镜片的历史。

中国丝绸与西方玻璃的平行,交错的丝绸之路上,相逢不相识

当元朝马可·波罗到访中国时,被绵延数里的织金营账闪耀得眼花缭乱时,意大利最先拥有了用水车拈丝的自动化工序。

当明朝郑和下西洋时,阿拉伯伊斯兰地区的工匠跟随宝船来到中国教授玻璃制造工艺。玻璃器皿被大量生产销往各地。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商品中,除了瓷器与丝绸,最受南洋各国欢迎的是"硝子珠"。对接先秦时期人们对舶来玻璃珠的种种幻想,中国似乎终于完成了"东方琉璃世界"的梦想。

时至康熙年间,代表西方玻璃工艺的"眼镜"终于架到了中国皇帝康熙的鼻子上。

在清朝内务府开办玻璃厂烧制诸如鼻烟壶这样精巧的观赏物件时,法国已经将丝织业与玻璃制造一样纳入了自己专有的制造范畴。

中国丝绸与西方玻璃的平行,交错的丝绸之路上,相逢不相识

没有人会怀疑明清两代中国在丝绸业的成就,只是此时丝绸贸易上的客户早已不是原来憧憬"迷幻东方"的那个老客户。

结语

当先秦人从神话故事的启示中试图锻造“真玉”琉璃时,西方琉璃被遥远的距离所阻隔在世界的另一边。在西方玻璃技术被古罗马继承并革新时,汉朝人正纠结于玻璃的成分。在追求“真玉”的东方文化中,西方玻璃与东方丝绸多次相遇又分离。每一次会面,它们都有了全新的面貌。殊不知,从一起开始,它们就相熟。

中国丝绸与西方玻璃的平行,交错的丝绸之路上,相逢不相识

倘若在丝绸之路的最西端,中国与古罗马建立了直接的通商之路,或许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远不如此。倘若南宋贵族阶层对于西方玻璃少一些清高与傲慢,中国会不会跟上玻璃的发展进程?我想这个答案一定是开放性的。

清朝道光年间,西方第一次通过相机上的玻璃透镜拍摄星辰,主角就是织女星。东方丝国的“琉璃梦”近在眼前,却始终没有跟上它发展的进程。

#文物收藏#丝绸之路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