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挖土壤剖面? 首先将表层3-5CM土壤及杂草、碎石去除,然后垂直挖一个长80,宽50,深90-100CM的坑,然后用米尺测定深度,根据你所采集的深度分布做好标记,然后从下向上取。不过采样时要先进行布点,根据采样区域周边环境,气候条件以及地形再选择蛇形,梅花形,对角线形等什么样的方式.
土壤剖面的分类 传统上,按B.B.多库恰耶夫的划分,土壤剖面分为3个基本发生层,即A、B、C层。目前多分为O、A、E、B、C、R等基本发生层。O 层是森林土壤中由枯枝落叶形成的、未分解或有不同程度分解的有机物质层。A 层是受生物气候或人类活动影响形成的有机质积累和物质淋溶表层。有机质含量高,颜色较暗黑。E 层是硅酸盐粘粒、铁铝等物质明显淋失的漂白淋溶层。B 层是位于A层或(若有)E层之下,硅酸盐粘粒、氧化铁、氧化铝、碳酸盐、其他盐类和腐殖质等物质聚积的淀积层。C 层是位于B层或A层(在无B层时)之下的母质层。R 层即基岩,或称母岩。虽非土壤发生层,但却是土壤剖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形成的基础。A 层和B层合称为土体层(solum)。反映母质层在成土过程影响下已发生深刻的或一定程度的变化,形成土壤剖面上部土层的特征。也有主张把长期为水分饱和的有机表层所形成泥炭层专门分为H层,以区别于无水分饱和情况下形成的森林土壤有机表层;把长期受地下水影响,导致土壤中铁、锰化合物还原为低价铁、锰而形成带蓝灰色的潜育层分为G层,也作为基本发生层。基本发生层按其发育上的差异可进一步划分为若干亚层。例如O层可分为O1、O2、O3层;B层可分为B1、B2、B3、层等。在两。
挖掘标准样地剖面 在确定的标准样地范围内选取能代表土地条件的地块作为“典型地段”,在“典型地段”内挖一个 2 米×1 米×2 米的土壤剖面(土层薄的地区,剖面长、宽不变,深度到土壤的母质层为止)。(一)标准样地土壤剖面定义在标准样地单元的典型地段挖掘的从地表垂(竖)直向下直至土壤母质的纵切面。(二)标准样地剖面选点要求(1)符合标准样地要求,即产量最高、自然综合特征最优、生产条件最好、稳定农用地(耕地)或耕地保护区内。(2)要注意避开交通线路、坟地、工地、水利工程、池塘、村庄等人为活动干扰影响较大的地段。(3)应特别留意地形母岩变化的规律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找出代表性的典型部位进行挖掘。(4)可以选择在野外已存在的,由于沟谷冲刷、塌方等天然原因或兴修道路、开挖土石等人为原因而暴露出来的土壤自然剖面,但是需要处理成新鲜剖面。(三)剖面挖掘中的注意事项(1)长、宽、高要符合要求。(2)要考虑剖面方向与光线的位置关系。(3)表层土壤与次表层土壤分开放置、分层回填。(4)观察与拍照部位要修成自然断面形状。(5)剖面与景观照片要清晰、典型。(6)要保存高精度照片。(7)拍照片时一定要蹲到坑里,使相机处于剖面垂直方向的中部。
什么是土壤剖面?土壤的剖面形态特征包括哪些 土壤剖面是指从地面向下挖掘所裸露的一段垂直切面。土壤剖面的形态特征包括:土壤颜色、土壤结构、土壤质地、土壤湿度、新生体、侵入体等。
如何正确观测,描述,记载土壤剖面土壤剖面的观察与描述记载土壤剖面形态特征包括土体构型,各发生层次的颜色、质地、结构等,是野外鉴别和划分土壤类型的主要依据.因此,学习观察和正确地描述记载剖面特征,是土壤野外调查的重要基本功.(1)剖面发生层次及构型的观测与划分土壤发生层次及其排列组合特征(或剖面构型),是长期而相对稳定的成土作用的产物.由于各类土壤的成土条件、成土过程的差异,土壤发生层次及其剖面构型亦不相同.它是鉴别和划分土壤类型的重要形态特征之一.代表某土类或亚类成土条件、成土过程的土壤发生层次,可称之谓该类型的诊断土层.例如,寒温带针叶林成土条件下的灰化层、腐殖质淀积层,就是灰化土的诊断层,温带草甸草原植被条件下的腐殖质化和钙化过程形成的暗色腐殖质层和钙和解层,就是草原土壤的诊断层.根据土壤剖面发生层次的基本图式,结合实习地区剖面观察点的成土条件、各土层综合特性等来划分发生层次,并用符号加以标记.例如:用A代表腐殖质层;A0或0表示枯枝落叶层或草毡层;H表示泥炭层;E表示淋溶层;B代表淀积层;C代表母质层;D或R代表母岩层.根据各土层性状与成因的差异可进一步细分,并在大写字母的右侧加一小写字母的方式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