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笔底银河落九天,何曾憔悴饭山前。世间东抹西涂手,枉费书生待鲁连。(这

2020-10-16知识9

笔底银河落九天,何曾憔悴饭山前。 世闻东抺西涂手,枉著书生待鲁连。怎么解释 出自元好问2113 论诗 第十五首5261笔底银河落九天,何曾憔悴饭山前。世间东抹4102西涂手,1653枉着书生待鲁连。这首诗是赞扬李白的诗歌及其才识。“笔底银河”是化用李白自己的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形容他的诗才。饭山,指的是饭颗山,相传是唐代长安附近的一座山。典出《本事诗·高逸》。“饭颗山头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后遂用‘饭颗山“作表示诗作刻板平庸或诗人拘守格律或刻苦写作的典故。而李白从来不曾被格律拘束。李白的诗歌想落天外,气势宏大,情感激昂奔放,语言流畅自然,诗风豪迈飘逸;杜甫的诗歌风格是“沉郁顿挫”,杜甫在诗歌格律、炼字、奇崛等方面对后世的韩愈、孟郊、江西诗派等都有重大影响,有一定的流弊。而元好问崇尚的是雄浑自然的风格,对于刻意雕琢、苦吟等都是持反对意见的。因此,这里元好问以“总为从前作诗苦”而“憔悴”杜甫来反衬李白笔底银河,奔流直下,一气呵成。东抹西涂,比喻用笔随便写写画画。李白也不像东抹西涂,随随便便写的人,不光文才卓异,而且也是象鲁仲连一类的人物,关注现实,有政治才能,不为官而周游各地,排难解纷。(李白有诗赞鲁连,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所冀旄头灭,功成追鲁连,)

笔底银河落九天,何曾憔悴饭山前。世间东抹西涂手,枉费书生待鲁连。(这

书底银河落九天 有这么一个句子么?只听说过: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笔底银河落九天,何曾憔悴饭山前。世间东抹西涂手,枉着书生待鲁连。或者是: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笔底银河落九天,何曾憔悴饭山前。世间东抹西涂手,枉费书生待鲁连。(这

笔底银河落九天,何曾憔悴饭山前。 世间东抹西涂手,枉着书生待鲁连 你这是研究马吗

笔底银河落九天,何曾憔悴饭山前。世间东抹西涂手,枉费书生待鲁连。(这

《望庐山瀑布》抒发了什么之情?怎么品读? 唐.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出游金陵(今南京)途中历游庐山时所创。李白所描述景点是庐山著名的《三叠泉》瀑布。我前二年的夏天有幸去游览观光过,只见山势陡峭,上、下"三叠泉"瀑布路径只有两旁人工设置的铁索链为依托。下泉?需要40分钟,比较轻松。我听、看到了泉底瀑响如雷,令人振憾。只见瀑底绿树掩映,水流清澈,风景优美,虽然是夏季,但泉底却是"寒风徐徐"十分怡人。观光后上来耗时约一小时,使人的体力消耗巨大。李白这首诗前二句描绘了庐山三叠泉奇伟景象,既有朦胧美,又有三叠泉的雄壮美。李白诗的后二句他用夸张的比喻和诗人浪漫想象,进一步加以描绘庐山三叠泉瀑布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色。宛如一幅生动山水画,反映了诗人李白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笔底银河落九天,何曾憔悴饭山前。世间东抹西涂手,枉费书生待鲁连。(这 笔底银河落九天,何曾憔悴饭山前。世间东抹西涂手,枉费书生待鲁连。(这首诗是什么生肖?。

上联:笔底一诗能撼世。求下联? 笔底一诗能撼世,纸上几赋可震天。

读元好问的论诗中的诗句你会想到李白的哪句诗 元好问《论诗》中提及李白的诗句—“笔底银河落九天,何曾憔悴饭山前.世间东抹西涂手,枉着书生待鲁连.”很容易想到李白的诗是《望庐山瀑布》吧,“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

笔落银河落九天,何曾憔悴饭山前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2113 笔底银河落九5261天,何曾憔悴饭山前。世间东抹西4102涂手,枉着书生待1653鲁连。这首诗是赞扬李白的诗歌及其才识。李白和杜甫都是盛唐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诗歌想落天外,气势宏大,情感激昂奔放,语言流畅自然,诗风豪迈飘逸;杜甫的诗歌风格是“沉郁顿挫”,杜甫在诗歌格律、炼字、奇崛等方面对后世的韩愈、孟郊、江西诗派等都有重大影响,有一定的流弊。而元好问崇尚的是雄浑自然的风格,对于刻意雕琢、苦吟等都是持反对意见的。因此,这里元好问以“总为从前作诗苦”而“憔悴”杜甫来反衬李白笔底银河,奔流直下,一气呵成。另一方面,元好问认为李白不光文才卓异,而且也是象鲁仲连一类的人物,关注现实,有政治才能,不为官而周游各地,排难解纷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以下小题。(7分) 小题1:李商隐,李白小题2:第十二首元好问引用《锦瑟》中的诗句,表明李商隐诗词义隐晦,聚讼纷纭,多种笺解,似都难以服众。表达了对李商隐诗歌含情深邈的向往,同时也对难以索解表示了遗憾和讽刺性的批评。(手法1分,内容1分)第十五首元好问以“总为从前作诗苦”而“憔悴”的杜甫来反衬李白笔底银河,奔流直下,一气呵成的奔放豪迈。另一方面,以鲁仲连正衬,暗指李白不仅文才卓异,而且也如鲁仲连一样,关心国事、奇伟高蹈﹑不慕荣利。(手法2分,内容1分)小题1:

#杜甫#读书#诗歌#望庐山瀑布#文化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