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言文没有标点符号是如何读书的? 古代的文章都是没有标点符号的!具体的怎么来读?回答问题的各位老师也都解释的很清楚了。说一下别的…古代的文章中用字是很讲究的,读书人看到某一个字时,自然知道该句的起始。比如:夫、惟、吾、故、若、自等等,以及:之、乎、者、也等等,从这些字,自然知道句子的起始。但是,对于没有标点符号的文章,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读起来是很吃力的,甚至是经常被人误读,且闹出不少笑话的。所以,到了汉代寸,即发明了\"句读\"的符号。语言完整的一小段为:“句“,句中语意未完,语气可停的一小段为:\"读“(音:dou逗,注①),均用;来作标记。到了宋代,则是分别用;和“o\"来表示句读。至明代,因小说、演义类的文学作品大量出现,便使用在文字下边加“_“来表示人名号和地名号。这些就是我国最早的标点符号。至1919年,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时期教育部成立的有一\"国语统一筹备会“,主要任务是修订国音标准,修订注音字母,等等工作,并在我国原有标点符号的基础上,参考各国通用的标点符号,提出了《请颁布新式标点符号议案》,规定了十二种标点符号,由当时的教育部颁布全国执行。新中国成立后,出版总署进一步总结了标点符号的用法规律,于1951年刊发了《标点符号用法》,同年的。
文言文标标点符号
初中文言文标点符号 一、考点分析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中上不可缺少的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及词语性质和作用。标点符号包括点号和标号两大类。常用的点号有七种,标号有九种,共十六种。点号的作用是点断,主要表示语句的停顿、结构关系的语气。按照使用的不同位置,点号可分为句末点号和句中点号两种。句末点号:句号、问号、感叹号三种;句中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四种。标号主要是标明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的。标号有: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间隔号、书名号等。(一)顿号、逗号、分号的使用1、顿号是句子内部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短语之间(分句之间不能用顿号)。如:(1)有一条溪流静静流淌,将它的谐趣、灵气、真情奉送给大地,也奉献给人们。(2006杭州中考)(2)文学作品,不论诗歌、散文、小说、戏曲,各有各的逻辑结构,都有培养思维能力的作用。(2007年中考)但并列性的谓语、补语之间不用顿号,只用逗号。如:(1)这个省今年的水利建设,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2)你要不断地进步,识字,生产。(3)他的故事讲得真实,感人。(4)有一条溪流静静流淌,将它的谐趣、灵气、真情奉送给大地,也奉献给人们。2、带语气词的并列词语之间不用。
古文不带标点符号是什么心态? 本来文言文就看着费劲,每一本都没有标点符号,是编辑故意这么搞的吗?怎么世上居然有这样的事情。
为什么中国的文言文没有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是从什么时候才出现的(古文无标点)? 古时候写文章是没有标点符号的,读起来很吃力,甚至产生误解.到了汉朝才发明了“句读”符号.语意完整的一小段为“句”;句中语意未完,语气可停顿的一段为“读”(念,相当于现在的逗号).宋朝使用“.”,“,”来表示句读.明代才出现了人名号和地名号.这些就是我国最早的标点符号.1919年国语统一筹图备会在我国原有标点符号的基础上,参考各国通用的标点符号,规定了12种符号,由当时教育部颁布全国.建国后,出版总署进一步总结了标点符号的用法规律,于1951年刊发了《标点符号用法》,同年10月政务院作出了《关于学习标点符号用法的指示》.从此,标点符号才趋于完善,有了统一的用法.1990年4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修订颁布了《标点符号用法》,对标点符号及其用法又作了新的规定和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