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华为人才管理之道》:华为是如何以奋斗者为本的

2020-10-16新闻7

引言

最近任正非的一些讲话在网络刷屏,大家印象深刻的应该有“我们允许个人英雄主义,但你先要有集体主义” 以及“未来公司要强调专业作用,应该逐步由专家来当家”等。

网络上随之也出现了各种解读的声音,尤其是在美国对华为公司严厉制裁的当下,任正非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公众高度关注着。

任正非最新的讲话内容,其实都是和人才的管理和使用相关的。而新近出版的《华为人才管理之道》,恰好就是对华为公司人才管理的系统性梳理。

《华为人才管理之道》的作者陈雨点女士在华为公司任职14年,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变革工作。可以说,作为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亲历者,她的观察是既深刻又全面的。

我也因此而了解到,任正非的最新讲话并不是要颠覆什么,反而是他对公司治理和人才管理,这些方面多年思考的延续。

华为广为人知的核心价值观是“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坚持艰苦奋斗”,在这本专门谈论“奋斗者”的书中,我们就来好好了解一下,华为是如何以奋斗者为本的吧。

《华为人才管理之道》:华为是如何以奋斗者为本的

人才管理哲学

思想产生哲学,哲学引导行动。首先,我觉得有必要将华为公司的人才管理哲学进行逐条说明,这样我们就能理解这套人才管理体系的根基。

华为公司的人才管理哲学可以用“六个导向”来总结。

战略导向:坚持将资源聚焦战略方向,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能力导向:坚持获取适合华为的优秀人才,适合就是价值观要一致,优秀则是自身综合能力突出。

公平导向:坚持公开、公正的选拔,让优秀的人才可以脱颖而出。

激活导向:支持员工在全产业链内流动,户枢不蠹,流水不腐,这是保持组织活力的有效方法。

价值导向:坚持人才贡献大于成本,能者上,庸者退。

开放导向: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

《华为人才管理之道》:华为是如何以奋斗者为本的

人才体系结构

华为公司人员众多,若将其看作一座庞大的金字塔结构,那么我们可以一窥其组织体系是怎样的。

在塔顶之上是云端,这里的角色有思想领袖和战略领袖。思想领袖目前就是任正非,所以大家可以体会到,思想领袖就是思考公司的战略方向与格局,并确定公司的基本价值观。

战略领袖则是将指导思想落地的人,在全局层面能引导公司获得持续商业成功。华为消费者业务总裁余承东,这位为公众所熟知的人物,就是一名战略领袖。

再往下是人才金字塔的主体部分,主要有三类人才。

商业管理者:负责所有与经营活动相关的管理工作。

职能管理者:承担各专业族、类的组织能力发展和体系建设职责。

业务专家:技术型人才,主导科研与工程的工作。

人才金字塔的基座则也由三类人才构成:

基层管理者:一线管理者,是偏重技术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业务骨干:能够牵头完成研发、创新、部署等任务,能胜任一些技术管理工作。

基层员工:接受任务,完成具体执行工作,是人才体系的基石。

《华为人才管理之道》:华为是如何以奋斗者为本的

向大公司病发起挑战

任何一个企业在规模壮大以后,都会面临大公司病的问题。时至今日,华为已有近二十万员工,雇员遍布全球,如此庞大的规模,华为也不能例外。

大公司病的问题就是人才结构板结,阶层固化,效率低下。从外面看上去好像还不错,但内部却隐患重重。 华为在经历了从创业奋斗期,到占领国内市场,在全球开花结果。华为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同时也拥有了一支强大的队伍。

可就是这支队伍,让深具忧患意识的任正非感觉也到了要变革的时候了。

在任正非看来,华为内部管理体系已经形成了超级稳固的金字塔结构。这对于守成是足够了,但当今世界最大的特征却是不确定性,怎么办?

在公司治理中,喜欢借用军事术语的任正非说,要“炸开人才金字塔的塔尖” 。这句话就非常有画面感,显示了做这件事所要的力度,也体现了一往无前的决心。

把塔顶炸开,这就意味着是对人才管理体系的变革。毕竟塔尖的位置是极其有限的,如果大家都把职业发展的目光投向塔顶,那就意味着最残酷的晋级竞争。

那么塔顶炸开之后呢,散开了落回地面吗?当然也不是。这么做是为了给组织中的人才高度赋能化。

在不确定性的时代中,传统自上而下的命令式管理是难以适应的,因为传播的链条太长,难以应对变化。只有给组织中的领导者赋能,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应变能力,企业才会获得强大的生存能力。

当整个企业是一座大金字塔的时候,要摧毁它确实不容易。但只要时间足够长,总会有超级黑天鹅出现,那时候只要出现一次就足以让整个金字塔崩塌了。

想想美国针对华为不断加码的各种制裁,明的暗的手段,几乎是把能用的都给用上了。谁敢说,还有什么不可能发生的?

所以,当把大金字塔化作多个小金塔时,每一个都足够顽强,每一个也都有挑战和机遇。

所有的小金字塔都拥有共同的目标,这就是企业的愿景,那么总有机会能被抓住,企业也就得以继续生存并壮大了。

《华为人才管理之道》:华为是如何以奋斗者为本的

人才培养之道

众所周知,华为公司对人才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待遇好往往是大家的第一印象,但这个却不是最重要的原因。

比待遇好更重要的是华为对人才的培养之道,不仅把人才留了下来,并且还让他们获得了充分的成长,华为的秘诀是什么?

说各种激励人才成长的规章制度都是表面原因,真正重要的是鼓励人才勇于担责,并给予充分支持的企业文化。

著名的“一人一厨一狗”故事,叶辉辉开拓科摩罗市场的事迹就是最好的说明。

叶辉辉作为入职不久的新人,被委派到非洲一个微型小国科摩罗。在那里长期就是他一个人在当地开展业务,艰苦的生活条件自不必说,连和当地人的交流都不利索。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只有一位川菜厨师,以及一条看门的土狗陪伴着他在异域打拼。所以“一人一厨一狗”的梗就是这么来的。

但就是这样,叶辉辉克服了各种困难,经历了坠机、海上暴风雨、被人冷落等各种事件。他最终赢得了当地人的信任,通过建设通信业务切实改善了当地人的生活水平,也为华为打下了一个扎实的市场。

从这里可以看出来,华为对待人才的态度就是以战代练。当面对机会的时候,不是把一切都准备好了再把人派出去,而是让人才在真实的环境中自己去寻机突破。

同时也给人才以最好的支持,华为有一条著名的企业文化,就是“胜则举杯同庆,败则拼死相救”。

既把发展的机会给到人才,也允许人才可能会面对失败。试想,如果华为要先让叶辉辉把法语学顺溜了,再把业务都精通了派出去。那么在这付出的时间代价里,要么技术又更新换代,还得接着培训;要么市场早被其他公司占领,白忙乎一场。

让人才去抓住机会,而不是让机会等着人才。这样业务成功,华为同时收获的是市场和能打硬仗的人才。就算暂时失败,人才只要足够坚韧,并且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成功也是早晚的事。

当然,也会有业务最后还是失败的情况,那么就要看具体情况了。如果是外界因素导致,那么华为还是成功收获了一名人才。最不济的情况,也就是淘汰一名不合格的人才,从长远来看,其实也避免了更大的损失,仍然是值得的。

所以华为对于人才敢于给机会,也能够提供最好的支持,这就是他们人才“倍”出的秘诀了。

《华为人才管理之道》:华为是如何以奋斗者为本的

用人之道

华为公司人才济济自不用说,但是这么十几万高素质的人才,华为是如何让他们同心协力,共创事业的呢?

也许可以从华为公司用人之道看出来。说用人之前,先要说一下华为是怎么找人的。找人的原则是什么呢?

其实就一条,找最优秀的人。

从近年清华北大硕博毕业生的去向来看,华为都是最大雇主。甚至在华为之后排名二、三、四的公司所招到的清北毕业生数之和,才勉强与华为一家相当。

毫无疑问,顶尖的优秀人才本身就意味着聪明、自律、思维活跃。那么,这么多一流人才进来了,就要想好怎么把他们留下来。

华为的办法就是给人才以压力。这意味着,人才在工作中并不会总是处于游刃有余的状态,他们会在压力之下不断地学习并成长。而且这也有助于人才们形成团结一致的局面,不会说谁觉得自己能力特别突出,就单打独斗去了。

这就是任正非说,允许有英雄主义,但要先有集体主义的根源所在。

末位淘汰制,是华为公司被外界争议较多的一个管理措施。初看起来,它似乎有些残忍,因为在其他公司,可能大家都习惯了完成老板制定的目标,就皆大欢喜。被淘汰者有时候并不是能力不够,只是不如其他人那么优秀吧。

可是任正非仍然坚持自己的做法,在他看来,要让人才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就一定要让他们有紧迫感。不能说刚开始奋斗几年,到后面位子坐稳了就懈怠了,那公司就会逐渐趋于阶层固化,组织一旦丧失了活力就危险了。

华为对于人才的使用,还有一个打破常规之处就在于,建立人才循环流动机制,被称为“之”字形成长。简单说,就是人才不会在一个岗位上固定多年不变,而是成长到一定阶段以后,公司会将他平行调动到其他岗位上。

这种调动有可能是跨业务、跨职能的。这就需要人才有极强的学习、应变能力。所以,“之”字形成长对人才的综合能力要求很高,往往不会在基层员工中普遍施行,而是用于培养高管或者综合型技术专家。

最后,当然还是要谈钱。其实对于人才来说,谈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有能力谁会不想多挣点呢。而华为在业界虽然以工作辛苦著称,但给钱到位也同样为人津津乐道。

任正非就一直笃信财散人聚的道理,所以华为员工的薪酬和股权激励标准,一直都是业界顶级水准的。对于人才来说,在华为工作虽然并不轻松,但除了获得宝贵的成长机会,还有远高于同行的收入,何乐而不为呢?

《华为人才管理之道》:华为是如何以奋斗者为本的

结语

在华为的发展历程中,几乎没有什么特别顺利的时候,总是一次危机之后伴随着一次跨越式的发展。最开始是为了生存,跟产品死磕;到后来是为了市场,跟海外巨头正面对撞;当取得了市场领先地位时,要面对的又是美国霸权。

如果下一个简单的结论,我们可以说,那是因为华为有那么多顶尖的优秀人才,这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吧。可是拥有更多优秀人才的大公司,走向衰落灭亡的也比比皆是,显然这还不是最重要的原因。

我想,还真就如任正非自己所说,人才不是华为的核心竞争力,对人才的有效管理的能力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吧。

《华为人才管理之道》:华为是如何以奋斗者为本的

#行业互联网#任正非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