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生理学 g蛋白耦联受体名词解释 g蛋白名词解释

2020-10-16知识21

简述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机制

G蛋白偶联受体的定义 一种与三聚体G蛋白偶联的细胞表面受体.含有7个穿膜区,是迄今发现的最大的受体超家族,其成员有1000多个.与配体结合后通过激活所偶联的G蛋白,启动不同的信号转导通路并导致各种生物效应.

g蛋白名词解释 G蛋白是指能与鸟嘌呤核苷2113酸结合,具5261有GTP水解酶活性的一类信号传导蛋白。G蛋白参与4102的信号转导途径在动植1653物体中是一种非常保守的跨膜信号转导机制。当细胞转导胞外信号时,首先由不同类型的G蛋白偶联受体(GPCRs)接受细胞外各种配基(胞外第一信使)。然后受体被活化,进一步激活质膜内侧的异三聚体G蛋白,后者再去激活其下游的各种效应器,产生细胞内的第二信使。从而将信号逐级传递下去,调节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在细胞内信号传导途径中起着重要作用的GTP结合蛋白,由α,β,γ三个不同亚基组成。扩展资料G蛋白分类:G蛋白的种类已多达40余种,大多数存在于细胞膜上,由α、β、γ三个不同亚单位构成,总分子量为100kDa左右。其中β亚单位在多数G蛋白中都非常类似,分子量36kDa左右。γ亚单位分子量在8-11kDa之间,除Gt外,大多数G蛋白的γ亚单位都是相同的。β,γ两个亚单位的不同可以将G蛋白分为Gs、Gi、Go、Gq、G?及Gt等六类。这些不同类型的G蛋白在信号传递过程各种发挥不同的作用。除此之外,在细胞内还存在另一类G蛋白,这类G蛋白具有鸟核苷酸的结合位点,有GTP酶活性,其功能也受鸟核苷酸调节。参考资料来源:—G蛋白

名词解释:G 蛋白偶联受体 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GPCRs),是一大类膜蛋白受体的统称。这类受体的共同点是其立体结构中都有七个跨膜α螺旋,且其肽链的C端和连接第5和第6个跨。

名词解释:G 蛋白偶联受体 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GPCRs)2113,是一大类膜蛋白受体的5261统称。这类受体的共同点是其立4102体结构中1653都有七个跨膜α螺旋,且其肽链的C端和连接第5和第6个跨膜螺旋的胞内环上都有G蛋白(鸟苷酸结合蛋白)的结合位点。目前为止,研究显示G蛋白偶联受体只见于真核生物之中,而且参与了很多细胞信号转导过程。

#g蛋白#g蛋白偶联受体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