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追名溯源——石桥子:荆河之上有一桥
文明古镇文化名村村名探源——石桥子
诸城市石桥子村东临王院,西靠高、白岳旺,北与后牛市隔河相望,南连大、小苏家庄。属平原地带,系石桥子镇政治、经济中心。主产小麦、玉米、生姜、蔬菜,现属石桥子社区,也是石桥子镇政府驻地,成为当地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
该村始建于北宋熙宁年间。据1985年12月编写的《石桥子镇志》记载,当年村中74岁老人周玉祥回忆,该村原始居民肖廷俊谈其先祖定居石桥子至其本人已历时四十代。元末明初,其二十七世祖因避兵乱,曾在大石桥底藏身,得免于死。其时早已有“石桥子”之名。该对其他各姓居民,均系洪武二年后陆续迁来,定居于此。 又据周玉祥、宋克智、孙立仁、李济等老人回忆先人传述,古荆河流经村内(原是村南),此地是古密州(北宋时,诸城称密州)通潍县城、青州府必经之地,也是当时青州府和潍县通往黄海之滨的唯一最近的通道。为便利交通,以巨石数百建大桥于荆河之上。因此桥雄伟壮观,故命村名为“石桥村”。清康熙三年,重修石桥,竖碑立志予桥之南端,后因系交通要道,人烟稠密,店铺增多,改为“石桥镇”继而改称石桥子村。
还有一说是,传说很早以前,有户姓宋的人家以讨饭为生,路经此地,在河边休息,男主人见一车夫困在河中不得上岸,便主动上前帮忙拉车,过得河来车夫感激不尽,就给了他一点零钱,宋氏推辞不过便收下了。他接连又拉了几趟车,人们又或多或少地送点钱给他,他一看帮人拉车也是个生活门路,就在河边搭了个草棚,与家人一起住下来,拉车兼卖茶水,钱攒多了,再盖屋开店。后来又有人前来定居为邻,逐渐形成了一个村庄。
这里从前是诸城去潍县的大道,这河流就是现在的荆河。村人为于人于己都方便,以巨石数百建桥于荆河之上。为纪念这一善举,遂命村名为“石桥子”。这事发生在什么年代?明朝移民到此地时,就有了石桥和这个村名,现在村中的宋氏人家,也是明初迁来的,不是那个帮人拉车为生的宋氏后裔。元末战乱时期,村民肖廷俊的先辈,曾在石桥下藏身避难。可见这里立村、建桥早在明前。
据《石桥子镇志》称,此村始建于北宋熙宁年间,但不知有何依据。清康熙三年(1664)重修石桥,竖碑立志于桥之南端,碑文中也有关于村史的记载,可惜这碑早已不知去向。后因这里是交通要道,人烟稠密,店铺增多,便发展成为诸城西北部的大集镇,清乾隆《诸城县志》记载这里置北石桥练,领村五十六,成为一个繁荣的乡镇驻地。
起村名“石桥子”,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借石桥坚固,不怕水冲浪打之意,祈望免于水患。这里地势低洼,每到雨季,南面山岭地区的洪水顺河直泻,到此泛滥成灾,庄稼被水淹,房屋被冲毁。有了石桥,虽解决了平时的行路难问题,但汛期仍难通行。据说清朝有个县令的公子从此路过,行进到漫了水的桥上之后,就连车带人冲到河里去,人被淹死,还搭上了所携的三千两银子。
解放以后,党和政府在村西南的荆河上修了水库,又将河道改为由村西的洼地北去,才彻底解除了道路和村庄的水患,并解决了洼地的排水困难,把水淹地改造成为旱涝保丰收的良田,人们早年的愿望,终于得以实现。近年来,党的各项惠民政策更让个古老的村庄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
来源:诸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