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庄河有位曾经的“钦差大臣”
文/徐铎
在大连地区历史上,哪位曾经做过最大的官?喜欢历史的人都知道,此人就是李秉衡。
李秉衡,字鉴堂,庄河人,他是清末的一品大员,清朝末年的钦差大臣。
论起来,李秉衡是一位正直而忠厚而又果敢的钦差大臣,一个历史人物没能流传开来,那他一定没有野史,或者没有故事传说,所以,很多大连人并不知道自己的城市有个李秉衡。自己的家乡故土还有一位了不起的钦差大臣,这应该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因为一个地方的文明或者文化的标志,就是这个地方涌现出了什么样的人物。只要是名人辈出的地方,一定是文化土壤非常厚重之地。
李秉衡的父亲名叫李辉德,他中举以后,长年在外地为官,李家在庄河青堆子的家则由李辉德的三个弟弟操持。李秉衡从小在家务农,他十四岁时便当家,挑起一家人的生活重担。他一边种地,一边读书,还一边习武。李秉衡书读得不错,十八般兵器也练得好生了得,最厉害的要数流星锤,在当地无人不知。李秉衡的貌相十庄重英武,长相威严。十四岁的李秉衡文武双全,他却一直没能离开家乡,受耕读传家思想的影响,李秉衡渐渐地在庄河乡下成长起来,出息成了一个英武的男子汉。
(我见过李秉衡五世孙,他与他的这位先人很相像,一脸的正气,也很有大臣威严之相)
儿子在家务农,父亲却一直挂在心上。父亲也明深知科举之路的艰难,李秉衡没有科举经历,但却有志向报效国家。李秉衡量成年后,曾经跟随在父亲身边做事,李辉德感觉儿子是块做官的材料,于是出面为儿子初捐资县丞,也就是花钱捐了一个官职。县承,相当于当今的副县长,后来因为业绩出众,升迁知县,也就是县太爷。
光绪五年,因为踏实肯干,政绩突出,李秉衡升任冀州知州。冀州自古就是贫瘠穷苦之地,李秉衡在任期间,努力治理冀州,并且政绩显著,第二年便擢为升永平知府。从副县长到市长,李秉衡不知付出了多少辛劳与心血。有门路明关系的,都找门路到富庶之地为官。在那贫瘠区域做官,想做出政绩,确实不易。众所周知,穷山恶水出已刁民,多难治理。在宁津时,无意中得罪了李鸿章,遭到停职处罚。当年在家务农的李秉衡骨子里有股子韧劲,他肯于吃苦,他本人也能躬下身来,遇到灾荒年,朝廷重新启用李秉衡时,他与贫苦百姓一道同甘共苦,度过灾荒。灾荒年,土匪更加横行,李秉衡遇见土匪也不手软。他为人行事一贯且清正廉洁,公平正义。并且做到了以身作则,他也终于得到了百姓的一致拥戴。相传当年李秉衡从冀州离任时,一个老百姓拦住了李秉衡,脱下了自己脚上的一双靴子换下李秉衡脚上的一双官靴。换下之后,人们将这只靴子悬挂在衙门大门之上达十年之久,告诫后来的继任者,要按照李秉衡大人的为官之路行事。庄河有一位老师名叫张天贵,他因为崇敬李秉衡量,利用数年时间,写成了《李秉衡评传》一书。在书中,就提到了百姓与李大人换靴的往事。此评传对于李秉衡的生平,做了更加详尽地描述。
当时宁津县有一位读书人,他为当地为李秉衡立的功德碑上撰写了碑文“……总稽公之善政不可胜数,不爱钱,不徇私,无稽案,剔除奸蠹,庇护善良,严诘贼盗,劝课农桑……”可惜,如今石碑的影子也不见了,好在在县志里留下了这段文字记载。今天的人们都知道,穷山恶水出刁民,从前到地方做官,都千方百计地到一个富庶之地,像李秉衡这样来到从古到今都是兔子不屙屎的贫穷之地为官,可见他只有凭借自己的吃苦耐劳的精神,才能做到胜任而不辜负百姓。
李秉衡调任山东巡抚后,他在上任途中,路经他曾经任职的宁津县。县城百姓得知消息后,夹道相迎。宁津县在当时是贫穷县城,都说穷山恶水出刁民,可这刁民能爱戴的官员,可见李秉衡付出了怎样的辛劳与努力,才获得了民众的爱戴。
李秉衡这辈子有过扬眉吐气的时候,那就是后来他升任广西按察使,与外来入侵者有过一次战争,那就是著名的中法战争。当年法军侵越犯边时,李秉衡为主将,与老将冯子材一起英勇奋战,取得谅山大捷。遗憾的是,人们只知道中法战争中的冯子材老将军,而不知还有一个主将李秉衡,他在战争当中的竭尽全力,指挥协调,后勤支援,为整个战役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查找这段历史,很多史书说到战争中的一些重要人物时,也提到过李秉衡这个人,但似乎有他不多,无他不少,不是那么举足轻重,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历史确实对于李衡秉来说十分不公平,在中法战争中,英勇杀敌的老将冯子材固然有功劳,但李秉衡照样功不可没,而且是大功,因为他是整个战役的主将,不但指挥有功,负责后勤保障,统领整个战役全局。如果没有后勤,也不可能打胜仗。李秉衡这功劳偏偏就无声无息地没了,说起中法战争,说起镇南关大捷,人们只知道冯子材,而不知有李秉衡,李家人跟谁说理去?确实,这是历史对李秉衡不公平。当然,中法战争的意义也没有让清政府好好地利用起来。那时候,清政府即便是获得胜利,也以败论处。殖民者的权益如何在中国得以受到保护,仍然如旧。
你是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大臣,朝廷有眼,1900年庚子之变时,李秉衡已经身为巡阅长江水师大臣。像李秉衡这样没有靠山与后台的官员,能够平步青云,走到官至一品大臣的位置,用不着多说,可想而知他是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说到历史人物,不能光说他的功绩而不说他的败绩。李秉衡应该算是一位值得后人尊敬的末代封建官员,他为那个时代做过不少贡献。但他的一生,也有说不明白的经历。光绪二十年,李秉衡授为安徽巡抚。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之后,清廷调李秉衡为山东巡抚。战事一起调往前线,这本身就对李秉衡就是一个考验。经过黄海海战,北洋水师受到日本联合舰队重创后,日本夺得制海权,数日之后,日军陆军第二军在花园口登陆,攻克金州,大连湾炮台不攻自破,日本兵临旅顺城下。旅顺防务吃紧,守旅顺的淮军精锐这时候不是积极备战,而是各怀鬼胎,想着怎样保命。
我曾经多次写过甲午战争中清朝军队的表现,那是贪生怕死可怜奴才相毕露。像龚照屿、黄仁林、赵怀业之流,因为他们是李中堂的嫡系,丢了国土阵地,拿出一万到三万两不等的银子,那个名叫卫汝贵的将军,大约拿出了五万两银子,便免去杀头之罪。国难当头,纵有一千个理由,放弃抵抗,并将国家主权拱手相让于入侵者。身为一名军人,他们不是保卫国家保卫人民,而是临阵逃脱。必定是死罪,而且是斩首之罪,而他们呢,却因为行了贿而活着。
光绪二十一年,攻克辽东的日军决定攻下山东,彻底消灭北洋舰队,接下来便从辽东向山东进攻。朝廷闻讯,电谕李鸿章、李秉衡二人“飞饬各防军,昼夜逡巡,实力严防,不得稍有疏懈”。李秉衡接到电谕后,也做了一些防御布置,威海后路“情形均属万紧,惟有就现有兵力,分布各岛口,嘱饬各营昼夜逡巡瞭望,无敢疏虞。”实际上,李秉衡量并未认真采取积极防御对敌作战措施,他把兵力零星分布在东起成山角、荣成,西至宁海、烟台,“共三百里之遥”的漫长防线上,不分主次,分兵把口,致使防务过长,显得薄弱。
日军在荣成湾登陆后,李秉衡没有驰援前线,只派少数军队前往迎敌。二十五日,日军自荣成登陆后,攻陷刘公岛炮台,北洋水师最后全军覆没。如今流行的一个说法,就是因为少了山东驻军出兵支援,炮台才被日军攻陷。如今表现李秉衡率领兵马支援威海,关于甲午战争的一个电视剧里面有这样一个场面,当李秉衡量听到日军已经攻陷了刘公岛,他率军半途而返。给人的印象不是民族英雄,而与那些贪生怕死之流的官员们没有什么两样。我对李秉衡的研究不深透,不知他当时是怎样的思路,他应该拼死一战,如果拼死一战,也会留下千古英名。他半途而返,大敌当前,不去拒敌,纵有一千个一万个理由,也难以服人。这件事后,李秉衡自请交部议处。同时也电告朝廷,日本人攻势太猛,威海危机,烟台亦岌岌可危。他向朝廷说明,自己的兵力太过单薄,不能御敌。他请求朝廷,将贵州古州镇总兵丁槐所部五营截留。李秉衡的奏请得到了朝廷恩准。
从此事可以看出,李秉衡率军半途而返,朝廷并未怪罪,说明,当时的形势确如鉴堂先生所言,强大的北洋舰队,强大的淮军尚不能与日军抗衡,何况山东一省之兵,况且这一省之兵在战前有数营兵马调防别处。因为援兵迟迟不达。威海卫南帮炮台失陷,接下来,北洋舰队便落入了四面楚歌的危机之中。
一百多年后,我们再论当年的那场战争,无论是李鸿章,还是李秉衡,无论他们如何努力,最终的结局还是失败。威海卫炮台的陷落,直接导致了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丁汝昌服毒自杀。
当年也有一些外国记者到战地观战,有一个名叫肯宁咸的记者,他写了一篇文章,刘公岛的陷落,北洋舰队的覆没,与本省的巡抚按兵不动,不应约发兵有直接的关系。不但国内有人责怪李秉衡,连外国记者也指出这场战争的失败原因,罪在李秉衡。感觉他挺冤的。甲午战败,朝廷有责任,中堂大人有责任。那些该杀头的放弃抵抗,临阵逃脱的带兵之将除了方伯谦斩首之外,没有一个人受到惩罚。朝廷没有惩戒李秉衡,必定有其原因。
今年是庚子年,一百二十年前,也是庚子年,庚子年就是多灾多难的年头。一百二十年前八国联军入侵中国,中华民族真到了亡国之际,义和团运动兴起,山东的义和团闹得轰轰烈烈,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这时候的李秉衡,他是坚决支持义和团的大臣之一。在庚子年义和团运动,李秉衡又站在了义和团一边,他赞成义和团抵抗洋鬼子,朝廷的军队打不过洋鬼子,义和团出面保家卫国,用今天的话说,人民群众挺身而出保家卫国,难道有什么错吗?后来,朝廷出尔反尔,将义和团视为祸国殃民之众,与洋人一道剿灭义和团,来向洋人求和。当朝廷要捉拿义和团首领时,李秉衡却是一直上书朝廷,为义和团首领开脱说情。西太后简直气得不行,亲笔赐给了李秉衡四个大字,“愚蠢保国”。李秉衡确实看不出那些蹊跷门道,确实有些“愚蠢”。
一八九七年,李秉衡被朝廷罢官。一八九九年,朝廷重新启用李秉衡,任命他为钦差大臣,查办奉天事件。因为事件太复杂,在这里也不详细讲述。钦差大臣在处置事件过程,秉公处置,对那些贪赃枉法的贪官污吏,他上奏朝廷,从严处置。并大胆奏请朝廷,重用能臣。使得奉天事件得到了解决。
那几年,国事太过于纷纭复杂,接下来,朝廷任命李秉衡为钦差大臣,后又钦差巡阅长江水师大臣。本来李秉衡身有重病,他向朝廷告假,朝廷正是用人之际,没有准假,李秉衡只好带病赴任。在那两个月里,他巡视几千里,历经五省,处置长江水师提督黄少春之流贪官,也奏请朝廷,启用一批能臣。李秉衡在武昌期间,接到光绪皇帝的谕旨,此时恰逢皇帝的三十岁寿辰,年逾七十的文武大臣都得到了加赏,李秉衡得到了降调四川总督著赏给头品顶戴。人生走到了此时,李秉衡官至正一品。
同是在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大沽后,李秉衡一度与张之洞、刘坤一两总督倡议的东南互保,他随后力请招募兵员保卫皇城。此时,李秉衡的好友,湖北巡抚于荫霖上书朝廷,保荐李秉衡为主帅,保卫京师。慈禧太后召见李秉衡时,他慷慨陈词,极力主战;堂堂大清朝,难道要受辱于洋鬼子不成。接下来,李秉衡奉命领军出战,他亲眼目睹,数倍于洋人的清军面对入侵者,一触即溃,不战而败。据说李秉衡仅凑到了五百兵马,那些手握兵权的总兵们根本不听他的调遣,他与八国联军苦苦鏖战。在武清县,孤军奋战的李秉衡连吃败仗,兵败溃退。他率领残兵败将退至通州,想想自己发下的誓言,绝望至极,他要以身殉国,他叮嘱儿子李可享,你留下来为我收尸,且不可从殉。接下来,李大人吞金自尽。为他从殉的是编修王廷相父子,此人一向敬重李秉衡,李大人殉国后,王廷相与儿子投河自尽。另一位为李大人殉葬的人是叶钟琪,他帮助李可享将李秉衡的尸体支架河南安阳安葬后,上吊自尽为李大人殉葬。
庚子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最后清政府屈服了八国联军,随后联军将李秉衡等一百多王公高官列入事变祸首,要求严惩,清政府以李秉衡已经死了,不予以治罪,但下令追夺一切官职并撤销恤典,也就是说李秉衡应该得到朝廷的抚恤,统统予以剥夺。朝廷这一决定,让李家人陷入了困境,因为多年为官清贫,李家并无多少积蓄,李秉衡去世以后,他的妻子便没有了生活来源。都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可是,李秉衡为官多年,他的家中却无丁点的积蓄。说出来可能无人相信,李秉衡在老家庄河青堆子,只有六间草房,家境十分清贫。但这却是真真切切的实事。好在李秉衡的大儿子李政均懂得中医,他靠着行医养活老母亲。那可是国家的一品大员,据当地老百姓说,李家没有高门大宅,院墙都不足三尺高。当朝的一品大员,日子过得竟然如此清贫,可能是千古一人。
《清史稿》对于李秉衡的评价还是公正的,说他清忠自始至终,受命于危难之时,大节凛然,即便是国家大臣,也不能以成败论也。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与局势,李衡量为朝廷尽了忠,虽然他的忠有些愚忠的成分,但他仍然不失为一个大写的人,无愧于自己担当的职责。用我们大连人的话来评价他,李秉衡是个实心眼子,死心眼子。从古到今,这样的忠臣可是太少了。来源:徐铎的笔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