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西安市胸科医院苟超伦:肺结核可防可治,公众无需谈“核”变色

2020-10-15新闻12

如果传染病有段位的话,那结核病是当之无愧的“一哥”了:有关数据显示,全球每年至少有100万儿童患结核病,其中23万患儿死于结核病。儿童结核病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因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痰含菌量少等使儿童结核病诊断非常困难。儿童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较成人更易进展为结核病,且年龄越小越易重症化。

面对如此棘手的小儿结核病,如何正确的认识、预防和治疗,连续三十多年奋战在临床一线的西安市胸科医院妇儿结核科苟超伦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西安市胸科医院苟超伦:肺结核可防可治,公众无需谈“核”变色

不容忽视的“白色瘟疫”

据苟超伦主任介绍,结核病在我国称之为痨病,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湖南2000多年前出土的马王堆女尸就有结核病的痕迹,古埃及木乃伊干尸中也有结核病的证据,所以,结核病是一个与人类“共舞”了几千年的疾病。

结核病实际上是结核杆菌引起的人体一系列的病理改变。结核杆菌可以侵入人体的任何器官,如脑、胃肠、心包、盆腔、骨、腹膜、淋巴、皮肤等,但绝大多数人感染结核杆菌后,其发病部位在肺部,称为肺结核。儿童结核病可以引起孩子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易发生血行播散而导致结核性脑膜炎,其发病较快、进展迅速,极易发生并发症而危及生命。

接种卡介苗不等于不会得结核病

西安市胸科医院苟超伦:肺结核可防可治,公众无需谈“核”变色

据国际上统计,儿童结核差不多占成人结核病的10%,全世界大约有100万的儿童结核病,因此预防结核病应该从小做起。目前预防结核病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在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接种卡介苗,以预防结核性脑膜炎和血行散播等重症结核。然而,接种了卡介苗就一定不会得结核病吗?答案是否定的。

苟超伦主任指出,接种卡介苗并不能够终生免疫,接种卡介苗只是能够控制、减少重症结核病而已。“而卡介苗本身就属于减毒牛型结核杆菌,自身带有一定的毒性。如果免疫功能低下的幼儿接种的话,轻则淋巴结肿大,重则会出现结核全身扩散、骨髓炎等严重问题。大家千万不能认为接种了卡介苗就可以高枕无忧了。”苟超伦主任提醒道。

五大传播渠道防不胜防

西安市胸科医院苟超伦:肺结核可防可治,公众无需谈“核”变色

结核病的传播途径让人防不胜防。苟超伦主任介绍,肺结核一般是通过飞沫传播,正常人接触肺结核病人后,若吸入肺结核病人呼出的带结核菌的飞沫就有可能感染疾病。如果是年幼儿童,感染途径可能主要来自于家庭成员,家庭成员有人患结核病就会感染给两岁以下需要密切照顾的儿童。

说到这儿,苟超伦主任回忆起曾经接诊过一个来自陕北的小男孩,因为患结核病在本院住院。当时苟超伦主任建议给男孩的爸爸也做筛查,但是被拒绝了。孩子出院回家后过几天,这位爸爸来医院说要做检查,结果检查显示肺上都是结核。在给他治疗期间,因为病人家里有事儿就回家了,说忙完再来继续治,结果再也没能回来……“所以家庭成员得结核的话,特别是父母特别容易传染给子女,家庭成员都应该查一查。”苟超伦主任惋惜地说。稍微年长一点的儿童感染主要来自学校等公共场所,孩子们在学校、幼儿园过集体生活,接触密切,很容易传染结核病。

“一旦发现传染源,需要从周边去寻找,发现可能传染的新病人。”苟超伦主任提示,大家关注胃肠道健康的同时会做相关的检查,结核也存在消化道传染的情况。其次,儿童患结核病除了后天感染的,还有一部分是宫内感染的,也就是患病孕妇经胎盘引起母婴传播。“由于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的结核菌更多藏匿于血液之中,通过血液行走来播散。当孕妈患上血行播散型结核时,血液中的结核杆菌通过胎盘传播进入胎儿体内,导致胎儿感染结核,甚至引起流产、早产等一系列的并发症。”苟超伦主任说。

“十字方针”原则指导治疗

西安市胸科医院苟超伦:肺结核可防可治,公众无需谈“核”变色

结核作为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其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结核的诊治过程中,如何保证结核患者不再次感染其他人?隔离无疑是一种极好的方法。“但是绝不是所有的结核病人都需要隔离,这主要取决于病人痰菌中是否显示阳性和有无咳嗽症状,包括因为很多小孩不会咳嗽,就会把痰吞下去,所以还需要抽取儿童的胃液进行检查。”苟超伦主任说。目前大家把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原则简单归纳为十字方针:“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如果治疗及时,结核病是能够治愈的。

“但是我说的治愈并不是痊愈,治愈和痊愈是两码事。”苟超伦主任表示。目前临床上所采用的的化学治疗只能杀死痰里活跃的细菌,对休眠的细菌是没有作用的,这也就为以后结核的复发埋下了伏笔。而且如果治疗不及时,一旦身体上发生了器质性病变也是不可逆转的。如果是结核脑膜炎的话,治疗的太晚药物就无法发挥作用,一般的抗菌治疗药物得两个星期才能发挥作用,所以就会危及生命。因此结核病的诊断治疗越早越好,尽可能在第一时间把体内感染的结核菌杀灭掉,避免传播给他人,也避免在体内蔓延造成病灶的进一步播散。

END

审核:梁媛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