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南平国君高从诲:子承父业堪称贤明之主,对外又是一个典型的无赖

2020-10-15新闻16

翻阅古代历史,“有其父必有其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例子比比皆是。可是,能够象五代十国时期,南平国的“高氏父子”一样典型的例子,还真不多见。

高季兴的特色犹如吕布一般,为了追逐利益反复无常,不仅数次叛主,还经常劫掠它国的贡品,再加上其在位期间没有突出的政绩,所以,成了世人诟病的反面典型。然而,他的儿子高从诲在接过南平国的权利棒之后,在位期间的所作所为,却成了一个无法平定的中立典型。

南平国君高从诲:子承父业堪称贤明之主,对外又是一个典型的无赖

在高季兴的儿子当中,高从诲排行老大,聪慧机敏、温良恭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悟性好,跟他说话不用说的太透彻,只需稍加提点就行了,他属于那种一点就透的机灵人。

高从诲在仕途上的磨练,是从后梁朝廷开始的。

朱温在位期间,对这个名义的重孙子比较喜欢,让他在殿前贴身服侍。按理说,跟着一个荒淫残暴的老祖能学到什么好呢?可是,高从诲却不同,在朱温身边尽心服侍了几年,不仅没有染上一点坏习惯,反而是出淤泥而不染,在处理大小政务上很有分寸,深得朝中众臣们的赞誉。

南平国君高从诲:子承父业堪称贤明之主,对外又是一个典型的无赖

高从诲从朝廷中的奉官,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朱温的提拔,历任千牛将军、指挥使、刺史、检校太傅等职,在为官期间积累了丰富的从政经验。

朱温被弑之后,高季兴趁朝廷无暇顾及之时,急速拓展势力。高从诲对父亲的举动大为不满,曾哭着劝谏父亲不要做不义之举。怎奈高季兴心意已决,任怎么劝就是听不进去,最终还是建立南平国。

此后,高从诲便返回了南平国,帮助父亲共同治理辖境。

南平国君高从诲:子承父业堪称贤明之主,对外又是一个典型的无赖

公元928年,高季兴病逝之前跟后唐朝廷决裂,为了寻求庇护向吴国俯首称臣。

高从诲于同年继位之后,便对父亲的这一举措进行了纠正。高从诲认为,吴国离南平国较远,而后唐则近在眼前,舍近而求远,将本国暴露在强国的兵锋之下,一旦发生战事,吴国必然救援不利,这样的发展策略极为不妥。在与众臣属商量之后,高从诲通过南楚向后唐请罪,并亲自觐见后唐明宗皇帝李嗣源,借此表示臣服的诚意。

李嗣源对高从诲也没有过多的苛责,仍旧册封其为南平王,治理原有的辖境。

南平国君高从诲:子承父业堪称贤明之主,对外又是一个典型的无赖

有趣的是,高从诲修复了与后唐的关系之后,又专门派遣使者跑了一趟吴国,向吴国皇帝说明了情由,表示要与吴国断交。为此,两国还发生了一场军事交锋,但终因吴国路远,战事进行了没多久就撤军了。

高从诲在治理国家方面很有一套,他重用良臣干吏,减轻赋税,剔除酷刑,普及教育,采取了保境安民发展经济的策略,使南平国的综合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直至公元948年,高从诲病逝时,南平国仍在实行着这一套政策,很得民心。

南平国君高从诲:子承父业堪称贤明之主,对外又是一个典型的无赖

但是,高从诲在对外策略上跟他父亲走了一样的路子。

高从诲为了谋求国家的利益,先后在后唐、吴国、契丹、后蜀、闽国、南汉等几个国家中左右摇摆,称臣、纳贡、寻求赏赐,犹如吃家常便饭一样随意,以至于在哪个国家都没有落下好名声。把强国惹急了派兵来打时,高从诲更是有一套自己的对敌方法。打得过就打,打不过的时候,穿上简朴的素服装可伶,搞得其它国家的皇帝、国君们哭笑不得,没有一点脾气。

南平国君高从诲:子承父业堪称贤明之主,对外又是一个典型的无赖

此外,高从诲充分利用南平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劫掠各国的贡品,这跟他父亲高季兴简直就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不过,高从诲比他父亲修炼的到位,该劫掠的时候毫不手软,遭到讨要时赶快送还,一点羞愧的意思都没有。所以,当时高季兴被众人称为“高赖子”,高从诲则被众人称为“高无赖”,这对父子算是跟“赖”字结下了不解之缘。

鉴于高从诲对内、对外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使他成了一个很难用“好”或者“坏”来评价的一个中性人物。

参考书籍:《旧五代史》、《新五代史》、《资治通鉴》

#五代十国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