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花脸张”和他的马勺脸谱
初见马勺脸谱,就立刻被它的细腻与粗狂并重,抽象与神韵兼具的美给惊艳到了。你看它鲜艳明亮的颜色、饱满丰富的形态、夸张大胆的线条,再搭配上“花脸张”的一双巧手,便勾勒出一张张形神兼备、明艳动人的社火脸谱,无不令人拍手称奇。
马勺脸谱为陕西三秦民间所独有,由古代的民间祭祀活动及歌舞活动中的“假面”“涂脸”发展而来。马勺脸谱传承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渊远文明,记载着周秦最辉煌的民俗文化。悬挂和收藏马勺脸谱从明代起就已盛行,人们将其悬挂厅堂居室用于扶正祛邪,镇妖降怪,表达祈福纳祥、招财进宝的美好愿望,因而马勺脸深得人们喜爱和崇尚。经过历代民间工艺美术传承人的继承和发展,马勺脸谱已成为中国民间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马勺上的神话”。
“花脸张”原名张星,中国十佳民间艺人,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宝鸡社火脸谱博物馆馆长;宝鸡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社火脸谱绘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他出版的木刻手绘线装书《张星社火脸谱粉本》,填补了手工书籍原生态的空白。他绘制的脸谱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勇于创新。其脸谱色彩鲜艳,图画传神,线条突出,独具特色。著名作家冯骥才看到他的作品时欣然题词“宝鸡文化浓似酒,张星马勺艳如花”;著名作家贾平凹被他“沥粉勾金”的马勺艺术所震撼亲笔题字“花脸张”;著名书法家钟明善情不自禁为含有张星马勺脸谱国家印花税票《陕西工艺美朮》题字“三秦瑰宝”。
传承:倾尽所有收藏失落在民间的脸谱粉本
走进“宝鸡社火脸谱博物馆”,小小的空间里陈展的“物件”却琳琅满目。墙上挂满了插花脸谱、血脸谱、木锨脸谱等独具宝鸡特色的各式脸谱。民间流传下来的社火脸谱粉本是社火脸谱绘画的样本,是民间艺人的传家宝贝,张星绘制脸谱数十年来,走遍了宝鸡社火繁盛的村落,遍访民间艺人,搜集整理了散落在民间的珍贵脸谱粉本。他收集的500多本图谱中,堪称文物级的就有100多本,最早图谱是同治年间的,还有很多老艺术家绘制的收藏级精品,令脸谱爱好者目不暇接。
谈及缘何对这些粉本如此钟情,张星笑着说,“我第一次见到社火脸谱,那是在1976年春节,当时不到8岁的我,第一次看到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远远走过来的社火,被这些壮观的景象和庞大的社火队深深地吸引,挤在人群里好奇地追看,久久不愿离去。从那以后,这些色彩鲜亮、明艳动人的艺术品就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中。我收藏的第一本社火脸谱粉本来自于母亲,她是一名美术教师,也是我艺术道路上的‘领航人’。”
创新:“张星马勺”让民间艺术大放光彩
仔细观察就发现,张星的马勺脸谱和传统的工艺上有着很大的区别。在多年的绘制和学习过程中,他发现了传统的马勺脸谱在工艺和美感上有许多缺点,于是,善于思考的张星就从各方面研究改进马勺脸谱的工艺,创造出特色鲜明、丰富立体的。在用料上,他试验了几十种材料,经过筛选,最后选择了“梧桐木”作为基料,因这种颜料更容易保存;同时,他还将老艺人们用的酸性土颜料,改为色彩鲜艳又不会掉色的汽车车漆级颜料,使得脸谱形象更为丰富立体,颜色也更加绚丽。
为使脸谱呈现现代立体感,他巧妙将寺庙的“沥粉勾金”方法运用到脸谱之上,使其线条有突出感,熠熠生辉。同时,张星开创性地将“脸谱艺术”与“鼓艺术”相结合,创造出既是脸谱又是手鼓的特色工艺品,让脸谱艺术融入到生活的各个角落。除此之外,张星还在“马勺脸谱”上采用镶嵌工艺,将羊角、珍珠、玛瑙等饰物镶嵌于脸谱之上,形成独特的美感。
跨界:让脸谱成为国潮时尚新宠
随着“国潮风”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时尚、美妆、运动、文创品牌开始关注中国传统的民间工艺,将这些民间工艺与时尚元素相结合,开发出一系列火爆的“国潮”周边产品,广受年轻人欢迎。为了让社火脸谱获得更广泛的传播,张星与杭州丝绸商达成合作,将自己设计出来的脸谱图案手稿印到丝巾上,丝绸质感搭配着绚丽大方的脸谱图案,艺术气息浓厚,受到广大游客的喜爱。
闲暇之余,张星还设计了一种脸谱书签,名曰“群英谱”书签,一套6枚,脸谱主图为孙大圣、关公、包公等中国传统人物,勾画细致,设计文雅,颇受读书人喜爱,如今已售出2万多套。
未来,张星打算将这些脸谱周边的衍生品进行规模化生产,让脸谱图案不仅仅停留在马勺上,而是大大方方地融入现代生活,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中,让更多人了解马勺脸谱,打造“张星脸谱”的闪亮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