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魏晋南北朝向来以门阀士族著称,有道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然而,与之相对的是"寒门出贵子"。
这时候,往往就要解决另一个问题,即,在阶级甚至阶层极度固化的社会里怎样进行不同阶级间的人才流动。
通常,贫穷的人们能选择的有两条路,参军入伍或者被官宦人家举荐。郭奉孝、刘牢之都是较为成功的案例。但这里讲的是另一条几乎隐匿的道路——拔寒素。一、九品中正制与兴起的士族
1"前"士族时代的概况
东汉末年以来,社会动荡,皇权旁落,豪族兴起。他们依靠盘根错节的乡党、诗礼传家的优势、大肆兼并的田地,形成了社会上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虽然地域不同,但属于同一个阶层,同一种命运,也不妨称之为"豪族共同体"。东汉以来的世家大族,发家史不外两种。
其一是东汉早中期以经学传家,靠察举成为国家中上层官员,发展门生故吏,桃李满天下。其二是中后期随着商业的发展和政局的动荡,自下而上地聚族成为一方豪强。
长久以来积累的政治经济优势,经历了汉末三国的动荡后,迎来了量变引起质变的契机。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已经不能满足他们,他们进一步要求更大的政治特权甚至垄断,于是"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九品中正制出现。
2九品中正制的土壤
严格来讲,九品中正制虽然堪称为世家量身定做,而且其心昭然,但提出的背景却并不承平,最初的风气也并不是崇尚清谈——而且毋宁说截然相反。
所谓"九品始于丧乱,军中之政,诚非经国不刊之法也。……承魏氏凋敝之迹,人物播越,仕无常朝,人无定处,郎吏蓄于军府,豪右聚于都邑,事体驳错,与古不同。"
这就体现了九品官人法的三个重点。首先,是"军中之政",属于军阀当道,时局混乱之下的权宜之计。
其次,"人无播越,人无定处",也就是说此时的世家迁徙到了远离乡土的地方,极易以家族利益为先。第三,"与古不同",也就是与实行很久的察举制有了很大不同。
现在摆在面前的是两个问题——怎么与古不同,以及,为什么要与古不同?
战乱瘟疫当然是首当其冲的变化,但隐于其下的更大的社会危机是,乡里制的崩溃和以此为基础的乡举里选,也就是察举制的凋敝。
其余因素固然不可或缺,然而不算切中要害,限于篇幅,此处不表。总之,士族大规模迁徙,各地重新洗牌,乡论移于名士,新的州郡接纳外地士族。
为什么要"与众不同"也就显而易见了。中央大权旁落,统治者需要掌握着舆论和治国才华的士族重构家国认同,在众人以家族利益为先的前提下保证更多的"忠"。
士族需要重建有利于自己的人才选拔体系,以便在新的形势下占据有利地位。——这是双赢。二、野有遗贤与拔寒素
以上是在新的形势下吸纳士族人才的新举措,虽离题万里,无奈与寒素之士毕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只好不弃繁杂,叙述一二。
然则,这样的人才选拔方式遗漏了寒素之士,九品官人法转为常法之后,国家机器也要顾虑到出身寒素的人才的感受。于是,"拔寒素"闪亮登场。
1、拔寒素的设置
"(武帝)九年春正月壬申朔,日有蚀之。诏曰:……二千石长吏不能勤恤人隐……令内外群臣举清能,拔寒素。"
这是第一条提到拔寒素的官方诏书,由此我们知道,第一,这是天降异象(日蚀)之后的应对;
第2, 这是对一部分二千石不满的结果,拔寒素以替换不恤民情的二千石。
封建时期的天象,向来不是单纯的气象信息,同年,有地震、灾荒、日蚀,因此,可以理解为是皇帝借上天预警改革政治的举措。
而二千石是地方上的重要官员,将更多的贫寒子弟安置到以往由士族把控的地方,有利于加强中央皇权。
因此可以说,拔寒素的设置,是皇权与士族争斗的结果。皇帝一方面需要照顾到少数贫寒子弟的感受,避免"藉寇兵而赍盗粮"、"损民以益仇"的后果。
另一方面,也想要"以刑礼为己任,申韩为宏通"进而"驭强臣,效齐斧"。这两点,都是一个根基尚且不稳的新政权亟待解决的问题,必须顾及的状况。
然而,不巧得很,司马先生的算盘统统落空。后人一针见血地指出,"晋少贞臣",蒙受皇恩的世家大族尚且"良禽择木而栖",又怎能苛求受到系统打压的寒门子弟呢?
因此,六朝之间,汉人北奔的不在少数,既有王肃、崔浩这样的高门,也有张宾、王猛一般的寒素。
至于后者,不论是作为一个世家大族支持下建立起来的王朝,还是作为一个河内的二流世家,司马氏想要摆脱士族的控制,都未免太难了。
2.门阀制度下的有限突破
自然,要肯定拔寒素的积极意义。"寒素者,当谓门寒身素,无世祚之资"。然而又与流民百姓不同。
桓灵间歌谣说"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可见寒素一词早被提出,与高第相对,姑且可以称作"寒门素族"。
而且寒素一般有较为充足的基层经验,早被吸收进官吏体系,做高第不屑于做的浊业。西晋的进步在于,寒素有了成为两千石的机会,有了上升的更好机会。
而且,拔寒素并不是人亡政息的。晋惠帝中,"诏求廉让冲退履道寒素者,不计资,以参选叙。"
而且也确实选出了一些符合九品中正的初衷的人才,如张华、霍原等。但也就到此为止。
惠帝后期,后宫失火,八王之乱、永嘉之乱接踵而至,衣冠南渡之后政由士族,祭由公室,短暂复古的拔寒素也就虎头蛇尾了。
三.小结
每一个时期都不能简单地标签化,看似格格不入的局面正孕育着新的力量。西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段微不足道的短暂大一统,但它也有自己的历史使命。
西晋既对三国作了简单的总结,也为新的形势提出了新的应对,作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与探索。
同时,一些尚未解决就被迫中断的历史遗留问题也是留给东晋的政治。以本文拔寒素为例,虽然是受九品中正制约束的拔寒素,但堪称科举制的先声。也成为贫寒士子掌握国家大权的伏笔。
文/史海观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