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网讯 10月15日,为积极落实疫情常态化形势下国家“双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部署,由威海市政府、山东省能源局、国家电投集团联合主办的“中国山东核能(装备)产业发展推介会”,在山东威海荣成市国家电投“国和一号”国际交流中心隆重举行。由于疫情原因,会议采取了北京、济南、威海三地视频联通、同步进行的推介方式。
推介会现场相关产业项目集中揭牌
此次核能产业推介会以“新核能、新产业、新动能”为主题,依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和一号”核电技术优势和创新驱动力,吸引了山东省以及来自国内外能源、装备制造领域的102家企业参与互动、交流、合作,共促成了9个创新创优项目的签约、挂牌,同时招引了5家企业在山东成立分公司,共签署了14份政企和企业间的合作协议,总投资金额达20亿元。
据了解,9个核能产业项目涵盖了技术研发、核能供热、海水淡化、金属防护、设备防护等领域。这些项目的落地是主动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典型案例,是深化政企互动、实现优势互补的创新实践,是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生动样本,将带动山东产业升级换代。
其中,由国核示范电站与威海市政府签约合作推进的核能供热项目,将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据了解,该项目在国内核电领域将利用先进的低品位(压力小、温度低)抽汽供热技术,将发电汽轮机的蒸汽进行充分利用,以减小换热温差、减少热量损失,进而提高供热效率,具有能源利用率高,热源可靠性强,环保效益好的突出特点。以“国和一号”单台机组为例,其供热最大覆盖面积可以达到1300万平方米,可以减少碳排放量130万吨,相较于传统供热方式,核能供热具有高安全性、高效率、绿色清洁等优势。
“国和一号”模拟机系统测试
此次核能产业推介会上,由当地政府和四家企业联合签署共同推进的核电仪控装备研发平台,总投资达6000万元,定位解决核级测量仪表等三代核电卡脖子问题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制造,将有效填补国内相关技术空白。
“装备制造业42个行业门类中,核能产业占比90%以上,核能产业的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对关联产业将产生显著的直接或间接的拉动效应,将极大地推动创新突破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国核示范电站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汪映荣表示,推动发展核能产业是扩大内需、带动国内大循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和一号”效果图
山东省能源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同志表示,“在大气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双重压力下,减煤、减排、加快发展清洁能源已成为山东能源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此背景下,省委、省政府已确立了三个“三分之一”的能源能源结构调整战略。”
“当今,无论是大的国际环境,还是我们国内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以及山东和荣成发展的态势,山东核能装备建设都恰逢其时。荣成具备发展核电的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国家电投愿意帮助荣成引进国外技术研发机构,进行人员培训,为未来产业制造以及走出去打下良好基础,助推核能装备产业园的发展。”国家电投党组书记、董事长钱智民讲道。
此次产业推介,为山东省核能企业搭建了平台,激活并提升了山东核能产业活力,将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增强发展后劲,带动核能产业链和相关产业优化升级,为推动山东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通讯员 祝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