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真蕨植物门(Pteridophyta) 蕨孢子囊形态结构图

2020-10-15知识10

根据图中两种霉菌的结构,识图填充: 它们都属于半知菌,基本结构特征相同即都有菌丝构成切菌丝有隔,多细胞生物,能产生孢子,孢子繁殖等.显微镜下最容易观察到的是青霉的孢子囊呈扫帚状、青绿色,而曲霉的孢子囊膨大呈放射状,有多种颜色如黄色、黑色、棕色等.(1)图A中,孢子囊呈扫帚状,因此是青霉;图B中的孢子囊呈放射状,因此该图表示真菌中的曲霉.(2)图A霉菌的孢子青绿色,而曲霉的孢子囊是黑色的.(3)这两种真菌结构上共同之处是:两者都是多细胞生物.菌体都有菌丝构成;都通过产生孢子进行繁殖.故答案为:(1)青;曲;(2)青绿;黑;(3)多细胞;菌丝;孢子.

真蕨植物门(Pteridophyta) 蕨孢子囊形态结构图

下图表示的是一类真菌的形态和结构,请据图回答。(5分) (1)曲霉(或霉菌);(2)黄色;(3)孢子囊;放射(4)吸收水和有机物;分 析:青霉和曲霉都属于真菌,基本结构特征相同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都是由菌丝构成的多细胞真菌,都能产生孢子,用孢子繁殖后代等。显微镜下最容易观察到的是青霉的孢子囊呈扫帚状、青绿色,而曲霉的孢子囊膨大呈放射状,有多种颜色如黄色、黑色、棕色等。(1)图中的孢子囊呈放射状,因此该图表示真菌中的曲霉(或霉菌)。(2)图中①表示的结构是孢子囊,呈放射状排列。(3)(4)图中标号②气生菌丝,有呼吸作用,③是营养菌丝,能从应用基内吸收水和有机物。故答案为:(1)曲霉(或霉菌);(2)黄色;(3)孢子囊;放射(4)吸收水和有机物;考点:真菌的繁殖,真菌的生活方式及营养方式

真蕨植物门(Pteridophyta) 蕨孢子囊形态结构图

图为青霉和曲霉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图A直立菌丝的顶端有1孢子囊呈扫帚状,因此是青霉.(2)图B直立菌丝的顶端有1孢子囊呈放射状,因此是曲霉.(3)图中2在营养物质的表面生长,因此是直立菌丝,有呼吸作用和生殖作用.没有叶绿体.营养方式是异养.故答案为:(1)青霉;扫帚状;(2)曲霉;放射状;(3)直立菌丝;叶绿体;

真蕨植物门(Pteridophyta) 蕨孢子囊形态结构图

如图示青霉和曲霉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A中2直立菌丝的顶端有孢子囊呈扫帚状,因此是青霉,其上生有成串的孢子,成熟的孢子呈青绿色.(2)图B中2直立菌丝的顶端有孢子囊呈放射状,因此是曲霉,孢子随着曲霉种类的不同而呈黄色、橙红色或黑色.(3)青霉、曲霉都是属于多细胞真菌,有大量的菌丝构成的,每个细胞结构为: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线粒体等.(4)体内不含叶绿体,营养方式为异养,必须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从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故答案为:(1)青霉;2直立菌丝;扫帚(2)曲霉 2直立菌丝;放射(3)菌丝;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线粒体;(4)叶绿体;异养

蕨类植物的结构特点? 根、茎、叶的分化蕨类植物(图一)蕨类植物是植物中主要的一类,是高等植物中比较低级的一门,也是最原始的维管植物。蕨类植物也称为羊齿植物,它和苔藓植物一样都具有明显的世代交替现象,无性生殖是产生孢子,有性生殖器官具有精子器和颈卵器。蕨类植物大都为草本,少数为木本。蕨类植物孢子体发达,有根、茎、叶之分,不具花,以孢子繁殖,世代交替明显,无性世代占优势。通常可分为水韭、松叶蕨、石松、木贼和真蕨五纲,共约12000种,大多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多数蕨类植物可供食用(如蕨)、药用(如贯众)或工业用(如石松)包括了原始的脉管类,例如蕨类、木贼和石松。这三种植物,有同样的发展史,都是在泥盆纪开始出现。繁殖过称中,所有的蕨类植物都需要静止的水,新生的植物只能存活在肥沃的地方。因此,不容易在整年干燥的地方或四季变化极大的地点看见它们的踪迹。但是蕨类植物的孢子体远比配子体为发达,并且有根、茎、叶的分化和由较原始的维管组织构成的输导系统,这些特征又和苔藓植物不同。蕨类植物产生孢子,而不产生种子,则有别于种子植物。蕨类植物的孢子体和配子体都能独立生活,这点和苔藓植物及种子植物均不相同。总之,蕨类植物是介于。

#真菌孢子#植物#孢子植物#孢子#植物繁殖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