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特的《什么是文学》的地位和存在先于本质的含义 《西方文论选读》自考笔记(五)第十七章 萨特的《什么是文学》一、【考试的类型】选择、简答和论述二、【考试的重点内容】萨特的哲学思想、《什么是文学》的主要内容。如2007年1月单选第17题(存在先于本质)、2007年10月简答第45题(文学介入论)、2008年1月多选第30题(《什么是文学》的内容)等,考生应注意掌握。三、【重点内容解析】(一)选择与填空1、让一保罗·萨特(1905-1980年),法国著名哲学家、文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存在主义文论的代表人物。一生著述颇丰,哲学方面有《什么是文学》《波德莱尔》等。2、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包括三十核心思想;存在先于本质;人是绝对自由的;他人就是地狱。3、萨特的文论观的核心是文学介入论。4、萨特认为创作的主要动机在于表现作家的主体性,而这一主体性又需要读者承认,所以必须引导读者。5、萨特认为作品需要读者的自由,它召唤读者用自由协同它产生审美的对象。6、萨特认为作品所要召唤的是同谋者的自由。这种自由是在特定历史境遇中争取的自由。7、萨特的存在主义在20世纪曾发生过重大影响,首先是美国跨掉的一代,其次是荒诞派文学等深受其影响,缺点在于把文学当作哲学思想的传声筒。(二)简答与论述1。
文学介入与知识分子的角色扮演萨特《什么是文学》的一种解读 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1905年6月21日—1980年4月15日),法国思想家、作家。政治活动家,拒领诺贝尔文学奖、与波伏娃建立契约式爱情、同情共产主义让他赢得了。
为什么萨特的《恶心》在大陆绝版十年? 以下回答来自缑广飞教授于2007年发表在《时代文学月刊》第2期的文章,作者力图指明《恶心》是萨特思想发…
尼采属于什么哲学流派 唯意志论,尼采的著作对后世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他的思想具有一种无比强大的冲击力,它颠覆了西方的基督教道德思想和传统的价值,揭示了在上帝死后人类所必须面临的精神。
加缪和萨特是怎样因为自由的问题而分道扬镳的 加缪一贯反对别人给他加上的存在主义的标签,但在他接受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颁奖词中依然称他为存在主义者,这说明存在主义绝非空穴来风。存在主义包容了各种各样思想的一种思潮,在各种公认的存在主义思想之间也存在着尖锐的矛盾。简单而言,存在主义的重大主题为个人对于存在的恐惧,荒诞的感受;它反映人在面对世界时所感到的一种情绪:孤立无援、个人承担但无意义的世界荒谬而没有尽头、个人处于一种“被抛”的境地。如加缪《西西弗斯神话》中说的,每个人都是西西弗斯,差别只在是否认识到这一点:“起床,电车,四小时办公室或工厂的工作,吃饭,电车,四小时的工作,吃饭,睡觉,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大部分的日子一天接一天按照同样的节奏周而复始地流逝。可是某一天,‘为什么’的问题浮现在意识中,一切就都从这略带惊奇的厌倦中开始了。‘开始’,这是至关重要的。厌倦产生在机械麻木的生活之后,但它开启了意识的运动。加缪的作品中都以存在主义的方式表现了存在主义,故普遍都认为加缪是存在主义者。至于加缪反对存在主义主要是为了和萨特划清界限,因为当时的舆论界基本上认为所谓存在主义就是萨特式的存在主义。加缪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