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育肥牛图片 繁殖牛和肉牛饲养哪个更赚钱?

2020-10-15知识3

育肥牛品种和牛肉品质有何关系? 有较多的因素影响育肥牛牛肉品质,例如育肥牛的性别、年龄、品种、育肥时间、饲料质量、管理方法等。表4-11、表4-12是作者实地测定的不同品种牛牛肉品质的一部分。各品种牛的牛肉不仅肉块重量有差异,牛肉品质的差异更大。由于牛肉品质的差异,牛肉卖价也相差10%~15%。根据牛肉市场销售量,商界对鲁西牛牛肉、晋南牛牛肉、秦川牛牛肉、南阳牛牛肉的需要量大,说明以上品种牛的牛肉品质较好。表4-11 育肥牛屠宰前活重和肉块重量关系表表4-12 较大体型黄牛产肉性能表

育肥牛图片 繁殖牛和肉牛饲养哪个更赚钱?

中国南方地区适合养殖哪个品种肉牛? 南方顾名思义就是在南边,和北方相对应的地方。而我国把长江作为分界点,长江以南的地区称为南方地区。尽管南方地区草资源丰富,但南方的养牛业还是比较落后的。近几年,许多地区也发展肉牛养殖业,仍无法填补南方市场的空白。今天我在这里针对南方的养牛户写了一篇《适合南方养殖的肉牛品种》文章,供大家研究讨论参考。适合在南方养殖的肉牛品种要满足它的气候条件,我们先从南方的气候特点说起。南方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雨季多集中在夏季,温差较小。地区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可参考(广东养牛场适合什么品种)所以适合在南方养殖的肉牛品种应满足以下三点:1、在35℃以上的正常气候条件下能正常生长;2、能适应湿润多雨的天气;3、抗病能力强,适应放牧条件;综合上述条件,从我们国内目前知名的鲁西黄牛、西门塔尔牛、利木赞牛、夏洛莱牛、秦川牛等肉牛品牌根据它的生活习性与特征挑选出了三个符合以上几点要求的肉牛。鲁西黄牛、西门塔尔牛、利木赞牛这三个品种都属于优良肉牛,鲁西黄牛大家都不会陌生,我国的五大名牛之首,发源地山东省济宁、菏泽地区,适合南方气候放养条件,体型大,抗病能力强。西门塔尔牛、利木赞牛属于国外系品种。但因适应。

育肥牛图片 繁殖牛和肉牛饲养哪个更赚钱?

开一个小型肉牛养殖厂100头牛的那种,要多少资金? 35-40万左右,具体根据你所在地的市场行情所定。牛建场投资规划一:一、牛场建设1:每栋牛舍长60米、宽10米、中间过道1.5米,双面牛槽,槽宽60公分、高75公分、槽深25公分,每头牛间隔1.2米,地面斜坡15度,要求毛坡、通风要好。2:这么一栋牛舍600平方米可以饲养100头牛。根据07年最新物价,建设一栋简易牛棚需投资三万元。二:料棚建设用地(每100头牛)1:需长30米、宽8米、高4.5米。共计240平方米的草料鹏,要求通风要好。2:需求资金约一万元左右三:量粪池1:每百头牛需1—1.5亩2:牛粪可以用来做沼气,种植蘑菇等菌类。四:进牛成本1:短期育肥:如进500—600斤牛犊,饲养4—5个月。每头牛需成本2500—3000元牛款。(质量比较好的牛)2:长期催肥:如进300—400斤牛犊,饲养6—7个月。每头牛需成本1400—2000元牛款。(质量比价好的牛)五:饲料分析1:粗饲料 每头牛每天需干草6—10斤,如果鲜草10—18斤,小牛均减。每天成本每头牛在1元左右。2:精料 百牛斤料,也就是说500斤的牛每天两次共计5斤精料。800斤的牛每天两次共计8斤精料。3:精料的配比 60%玉米面,25%麸皮,15%棉豆簸或菜籽饼,5%豆簸。每斤精料预计0.6元左右。4:每30头牛每天使用。

育肥牛图片 繁殖牛和肉牛饲养哪个更赚钱?

海福特肉牛的图片 西门的更好

有各种肉牛的图片吗 有,

50头牛的牛棚设计图如下:1、牛舍跨度与高度跨度一般10—12m,高4.5-5m。屋檐居地面2.8-3.3m。长度因地制宜,规模养殖一般以饲养100头左右建一栋。2、地面、牛床和通道牛舍地面可采用水泥地面,坚固耐用且便于清扫和消毒。牛床的长度一般育肥牛为1.6—1.8m,成年母牛为1.8—1.9m,宽1.1—1.2m。牛床坡度为1.5%,前高后低。牛肉、活牛价格,希望大家把咱们平台推荐到更多的养牛群。牛床以水泥铺就以坚实耐用,且易于清洗和消毒。牛舍的通道可分中央通道和饲料通道。对尾式饲养的双列式牛舍,中央通道宽1.3—1.5m,两边饲料通道各宽0.8—0.9m。对头式饲养的双列式牛舍,中间通道宽1—1.5m。一般来说,通道宽应以送料车和清洁车能够通过为原则,宽一些较好。扩展资料:修建牛棚的原则。修建牛舍的目的是为了给牛建造适宜的生活环境,保障牛的健康和生产的正常运行。花较少的资金、能源、饲料和劳力,获得更多的畜产品和较高的经济效益。为此,肉牛舍的设计就应掌握以下四个原则。1、要符合生产工艺要求,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和畜牧兽医技术措施的实施肉牛生产工艺包括牛群的组成和周转方式,运送草料,饲喂,饮水,清粪等,也包括测量、称重、采。

#三农#肉牛养殖#农业#肉牛#畜牧业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