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意思

2020-10-15知识6

“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中包含哪些成语,意义是什么,形容什么 词 目 舍本求末 释 义 舍:舍弃;求: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出 处《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

\ 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意思

舍本逐末:“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此句中 故 是什么意思? 此句中“故”2113是“因而”的意思。一、原文齐王使使5261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4102后问使者曰:“岁亦无1653恙邪?民亦无恙邪?王亦无恙邪?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二、译文齐国国王派遣使者去问候赵威后,书信还没有启封,威后就问使者说:“今年的年成好吗?老百姓好吗?齐王好吗?使者不高兴,说:“下臣奉齐王的使命,出使到威后这里来,现在您不问齐王,反而先问年成和百姓,岂不是把贱的放在前面,把尊贵的放在后面吗?威后说:“不是这样。假如没有收成,哪里有百姓?假如没有百姓,哪里有国君?因而有所问,能不问根本而问末节的吗?三、出处《战国策》扩展资料一、创作背景《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书中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战国策》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二、作品赏析《战国策》善于述事。

\ 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意思

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什么意思 舍本而问末者耶是指,过分追究次要的,只注意小的问题,不注意抓主要的矛盾。也如 舍本求末。

\ 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意思

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的故是什么意思 因而有所问,能不问根本而问末节的吗?威后认为百姓是本,国君是末。

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中包含的成语以及其意义和形容 舍本逐末【词语解释】百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字词解释】舍:舍弃逐:追求本:根度本末:末节【成语性质】贬义词【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近义词】舍近求远、贪小失大问、本末倒置【反义词】追本求源、追根寻源【另外写法】弃本逐末、舍近谋远[1]成语出处1、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答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专2、《汉书·食、货志下》:“铸钱采铜,一岁十万人不耕…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3、《孟子·离娄上》:“道在迩而求诸远。《后汉书·臧宫传》:“舍近谋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谋近者属,逸而有终。

故有舍得本而问末者耶是什么意思 是“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吧“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中包含有成语“舍本逐末”意义:舍弃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细枝末节。形容:轻重倒置。

#战国策#使者#文化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