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无痕,最早的90后已经30岁,而我也不例外。
有人说,中年人的生活上有老下有小,压力很大。也有人说,中年人距离人生的终点还很远,可是我们都已经开始习惯回忆,暗示我们已经在这个世界活了挺久了。是时候想想当我们走到时间的尽头时,该如何体面的离开这个世界。说到这儿,我觉得罗永浩就是一个体面人。
为什么会突然想起这个问题呢,其实早在研究生时候我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了,只不过在临床上见得多了之后想得更全面,特别是明白了这是个难分对错的、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
研究生时,遇见过一个老人,全身状况极差,多种慢性病缠身,结果因突发右手软组织感染引起脓毒性休克转入ICU。当时看到老人在去ICU之前,精神极差,一脸的痛苦,非常不明白为什么家属不能让老人舒舒服服的走完人生这一程,而是一定要去ICU维持住生命体征呢?聪明的你肯定想到了答案,当时的我没有想到人性的复杂,只是记住了老人痛苦的表情,心中暗想:以后等我老了可不能这样,一定要舒舒服服的走。
后来,随着在临床上见识了各种各样的病号,对很多家属的选择也就多了几分理解。但理解并不意味着支持。有些家属在老人临终时,为了表达自己的爱心把老人送到ICU;有些为了老人活着能得到一些利益而选择维持住老人的生命体征;也有些人会遵从老人的意愿舒舒服服的离开,维持住人的尊严;也有些人因为一些治疗上的并发症,把老人推给医院。真是见到了这个世界的百态。
而我,觉得应在参考医生的建议前提下,尊重老人自己的选择,安然的体面的离开这个世界。因为,在无论在不在临终时,所有治疗的目的都应该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自然在这个敏感时期,也应如此,不能因为其他非医疗原因而停止。需要止疼的时候止疼,需要改善胸闷或者气喘那就改善,缓解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才是应该放在首要地位考虑的。所有的药物和医疗器械,都是应该是为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而存在,而不能舍本逐末。人的生活质量才是第一位的。
当然,社会和人都是复杂的,不能说谁的选择就是对的,谁的选择就一定是错的。只是希望大家在以后做选择的时候,能站在老人的角度考虑一下,如何才能有尊严的离开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