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衡阳10月15日电 (李芳森 胡连红 资一帆)“耒阳市34 个省定贫困村已全部脱贫出列,贫困户总户数14466户43172人,已脱贫13454户40974 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18%。未脱贫的对象按照省市要求,通过加强帮扶力度,在今年6月底全部达到脱贫条件。”今天上午,在衡阳市“请人民阅卷”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耒阳场新闻发布会上,耒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吴旭东展示了耒阳决战贫困、全面小康的“成绩单”。
补短强弱,贫困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要想富先修路”,耒阳市通过大力实施惠民基础设施,加大贫困村基础设施扶贫,农村面貌焕然一新。2015年以来,共完成投资 65000余万元,实现全市建制村100%通水泥路与客班车。
其次是通网路,34个省定贫困村全部完成农村电网改造任务,全市行政村及社区光网覆盖率、4G网络覆盖率喜提“双百”目标,公共服务得到了显著改善。
在基本医疗保障方面,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个人医疗保险实施全额代缴,2017-2020年共计代缴贫困人口医保22.16万人次,代缴金额 4658.66万元,做到应缴尽缴。严格落实“先诊疗后付费”政策,贫困户住院更便利。全力推进“一站式”结算服务,2018 年至今,贫困对象“一站式”结算医疗总费用4.33亿元,总补偿金额 3.82 亿元,综合报销比例达到 88%,大幅减轻了贫困对象医疗负担。村村建立卫生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面落实,“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看得上病、少生病”的目标基本实现。
在义务教育保障方面,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 100%入学,100%按照项目标准落实了贫困学生各阶段教育资助,2015—2020春季,发放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生活补助共计 11896.21万元,20.65万人次;教材教辅学杂费减免共计72972.92万元,受益学生191.72万人次。
在住房安全保障方面,2015-2020 年,累计投入农村危房改造资金20763.35 万元,完成改造任务10846户,直接受益群众5万余人。同时,按照“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脱贫”的要求,共投入资金28243.71 万元对1463 户4783人无房或生活环境及居住条件恶劣的贫困户进行易地扶贫搬迁,实现了人人都住安全房的目标。
在饮水安全保障方面,2015-2020年共完成新建集中式供水工程 385处,分散式供水工程983处,巩固提升已建集中式供水工程35处,完成总投资16268.33万元,新增饮水安全覆盖人口25.0703万人,巩固提升饮水人口13.3737万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安全保障问题全部得到解决。
在社保兜底保障方面。按照100 元/人/年的标准给贫困对象代缴社会养老保险,累计代缴1156.64万元。对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的家庭实行政策性兜底保障,做到应兜尽兜。2015年1月以来,全市共累计发放农村低保金、农村特困供养金、孤儿生活费等共计59271.3 万元,累计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资金9803.7万元。这些“政策大礼包”送到困难群众心坎上,为困难群众托起了稳稳的幸福。
授人以渔,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不断激发
坚持积极的就业帮扶政策,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帮助困难群众练就脱贫“真功夫”。
2018 年以来,耒阳全市针对贫困户共举办技能培训125期5680 人次,发放贫困对象技能培训补贴849万元,生活费补贴77万元。在技能培训的基础上连续开展“春风行动”“贫困人员就业援助月”、精准扶贫暨高校毕业生等专场招聘会,为贫困户搭建就业平台,达成就业意向11383人,其中贫困户达成就业意向418余人。
与此同时,共建成就业扶贫载体143家,吸纳1088名贫困劳动力就业,设置扶贫公益岗位优先安排贫困对象就业1515人。同时,通过发放外出务工交通补助、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等多种方式,精准帮助贫困户实现就业,2018年以来,共计发放一次性交通补助共9690人585.22万元。通过持续发力,筑牢了群众增收致富 的可持续基础,强化了群众奔小康能力。
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群众稳定增收的主渠道,2015-2020年上半年,共计投入产业扶贫资金17205.27万元,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257 个,人均得到财政资金投入3966元。按照“四跟四走”政策,该市形成了以“发展特色种植、健康养殖、农副产品加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电商冷链物流、农业生产服务、农村公共服务‘扶贫车间’式加工、村级光伏”等九大产业为突破口的产业链。“特色种植养殖业”和“乡村旅游”,已成为该市脱贫奔小康的支柱产业。发展油茶林118.4 万亩,带动贫困户8224户,劳动就业500户;烤烟面积1.5 万亩,带动贫困户1000余人就业和 43 个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万亩茶叶基地带动贫困户870人就业,430多户增收。6500户贫困户年发展养鸡40万羽。通过直接帮扶、委托帮扶、入股分红等帮扶模式,该市有24家衡阳市级以上龙头企业、536个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了村村有项目,户户有产业,共带动帮扶贫困户14466户,户均增收1430.6元。
真金白银的获得感、真真切切的幸福感,让奋力改变贫困面貌的困难群众,日子越过越有滋味,生活越来越有盼头。
特别是在今年收官之年,耒阳先后开展了“五比五看”“励志贫困户评选表彰”等活动,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结合,在全市范围内从清洁卫生、勤劳致富、感恩社会、和睦家风”四个维度创新开展“四培四争”活动,引导贫困群众自强自立,依靠勤劳脱贫致富,全面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同频共振,“干群”携手发展活力不断迸发
坚持把建强农村党支部作为摆脱贫困的治本之策。从选准一批村支书、建强一批支部、培育一批产业三个“一批”入手,坚持筑牢党建桥头堡,着力建立一个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班子,打造一支永不走的队伍,从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致富能手、复转军人中选拔村级后备干部 756 人,全面推进“五化”建设。在每个贫困村安排1名县级领导联点、1名第一书记驻村、1名组工干部对口指导,将脱贫攻坚作为村基层党组织的重要工作考核,全面落实主体责任,每个干部都安排脱贫攻坚任务,推动基层干部角色转换。
深入开展“三走访三签字”,从党政主要领导到乡镇书记、镇长,自上而下走访辖区内所有的贫困村、贫困户,对每一个贫困村,看实情、查问题、找对策。
深入开展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广大帮扶干部深入开展“五个一” 行动,在脱贫攻坚中想方设法帮助贫困群众脱贫,关心解决贫困对象实际困难,全市农村基层群众对脱贫攻坚满意度日渐提高,农村治理能力和水平有了大幅提升。
脱贫攻坚一线就是干部学本领的“大课堂”、锻炼干部的“主战场”、考验干部的“试金石”。该市坚持在脱贫攻坚一线考察、识别干部,激励引导广大干部勇于担当、凝心聚力投入脱贫攻坚战斗,一大批基层干部冲锋在脱贫攻坚一线,深入贫困群众,了解家庭实情,帮助发展产业就业,推动落实政策,克服困难,因户施策,精准帮扶。广大干部在为民办实事中涵养为民情怀,提升境界格局,考验了忠诚担当刻苦耐劳的品质,增强了能力水平,个人素质和能力得到了全面有效锻炼。
2017 年以来,耒阳112名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因工作业绩突出得到提拔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