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竹筐爷爷聂阳钦:做的是手工 坚持的是情怀

2020-10-15新闻24

人民网梧州10月15日电 10月14日,天空飘着毛毛雨,阵阵秋风送来丝丝凉意,在梧州市长洲区倒水镇富万村大新组,年近8旬的老人聂阳钦正忙得火热,没多久,一个半成品的竹箩筐就已成型。一旁的老伴陪着他一边闲话家常,一边帮忙递东西。从抓起竹篾开始学习编织到现在,聂阳钦已经坚持了20多年,竹筐爷爷的名号也因而得来。对于年迈的他来说,编织竹筐,除了可以补贴一点家用,更多的是情怀。

竹筐爷爷聂阳钦:做的是手工 坚持的是情怀

聂阳钦正在编竹箩筐。史秋兰摄

聂爷爷生于1942年,身世较为坎坷,9岁丧父,家中兄弟姐妹4个,他是老大,年纪轻轻就得挑起家中的重担。十三四岁时,聂爷爷开始跟着大伯父学习编织箩筐,用卖箩筐的钱贴补家用。1964年,22岁的聂阳钦远走他乡谋生计,找到的工作是修桥,主要负责桥梁的修铺,这一做就是30多年。1997年,55岁的聂阳钦退休还乡,拿着退休金,不用工作也有钱花,成为村邻羡慕的对象。但是每当听到人家的艳羡之声时,聂阳钦反而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在看到家里的砍柴刀后,他终于找到心中空白的原因。于是,他决定重操旧业——织竹筐。

没有一丝犹豫,说干就干。磨好柴刀种好竹子,砍竹破竹篾,虽然时隔多年,但老人一点也不觉得生疏,工作起来依然轻手熟路。看到一个个竹筐在他的巧手下编制而成,心中的那点空白终于一点点被填满。

编织箩筐的工序繁多,单是用来围圈的竹篾就有几种,“这是竹篾丝,这叫饺篾,这是经篾,这叫箩耳……”聂爷爷指着一只箩筐说,而每一道工序都很讲究大小匀称,尤其是箩筐的尺寸,直接决定着箩筐的美观和承重。“误差不能超过2寸,不然承重就不对称了,也不好看。”谈起多年来的从业经历,老人头头是道,颇有心得。

最让老人感到欣喜的是自己编织的竹筐受到他人的热捧和购买,前不久有人一次购买了8只竹筐,这一“大手笔”让他乐呵了不久,这是对他手工的认可和鼓励。但是,这样的情景并不多见,有时一个月也卖不出几只这样的尴尬反而不时上演。

在泥路难行,田间小路狭窄的八九十年代,竹筐是农家用来收割稻谷等农作物的首选,那时候的竹筐不仅价卖得高,市场也俏,很多竹筐人在这个时候实现发家致富。但是由于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竹筐日渐式微的趋势难逆。在水泥路直通家门口,收割机等现代收割工具作业下,笨重大件的竹筐已经被轻便的包装袋取代,加上可以实现机械化量产的塑料筐的冲击,不得不说,竹筐的辉煌时代已经远去。在这个时势下,很多竹筐人纷纷选择了转行或者关门,而像聂爷爷这样打算一直坚持下去的更是凤毛麟角。

随着年岁渐长,聂爷爷的力气渐小,手脚也不如年轻时灵活,砍竹背竹这些粗重活也在制约着他前行。年轻时,老人一个月能编20只竹筐,但是现在,一个月只能编10只,由于长期久坐,老人的腰椎也出现了问题,很多人包括老伴都劝他金盘洗手,“编竹筐小小搞坏你的身体”,这些带着劝诫和心疼的话不时响起,但是聂爷爷依然乐在其中,“我编竹筐不图名不图利,这是我的兴趣爱好,我想坐,也坐不安。”聂爷爷肯定地说,带着这份执着和热爱,老人打算一直做到自己无法动弹那一天。

岁月不饶人,在风烛残年,很多人选择了安逸,但聂爷爷一直守着自己的心头好,直到自己做不来的那天,为他这份执着和情怀致敬。(史秋兰)

#竹筐#情怀#聂阳钦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