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误读 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论语》中有哪些被人误读误解的地方?

2020-10-15知识3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你的体会 这是《论语》的第一篇。为什么要以此开篇?我真是搞不明白。孔子说话,更多是别人说,孔子回答,而《论语》的开篇就是一番自说自话,很让人感觉生硬和不亲切。好像新。

如何正确理解“君子远庖厨”? “君子远庖厨”,字面意思看就是说君子应该远离厨房,那是不是就意味着当君子的人不用做饭,等着别人伺候呢?是不是给各位男同胞们每天点外卖又多了一个借口呢?“君子远庖厨”是谁说的?这句话很多人会以为是孟子说的,因为在孟子去拜见齐宣王向他宣扬仁政时,说到过:“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这故事挺有意思,展现了孟子“超级演说家”的本事,大致内容:孟子劝齐宣王不要用武力去搞称霸,而要用仁政,爱人的心去统治,他还给齐宣王戴高帽子,说宣王曾经看到要被拉去祭祀的牛很可怜,于是用小羊去祭祀而放过了牛。孟子夸赞齐宣王有仁义之心,所以最后来了一个总结:“君子对于飞禽走兽,见到它们活着,便不忍心见到它们死去;听到它们哀叫,便不忍心吃它们的肉。所以,君子总是远离厨房。有人说这是孟子的伪善,难道君子不进厨房,不看这些血腥就证明他们仁义吗?其实孟子想告诉大家的是,如果君子路过厨房看见那些血淋淋的场面,一定会有恻隐之心,也许就不会觉得端上餐桌的这盘烤鸡、烤鸭美味。记住了,孟子想说的是君子的“恻隐之心”。而这句话其实早就在《礼记》里被说过了:“君子远庖厨,凡有血气之类弗身践也。大致意思就是说,凡有血气的东西都不要亲手去杀它们。。

孔子有哪些话被断章取义过?求分享? 唯女人与小人难养也。现代人,特别是女权主义者一直攻击孔夫子歧视女性,殊不知在那个年代,男人可以三妻四妾。三个女人一台戏",何况有时候不止三个呢!而且又互相抢戏,争当女主角。清官难断家务事,我认为所谓难养,是不好调和关系的意思,不存在对女性的偏见。

孔子是唯心主义者还是唯物主义者?为什么? 孔子是一个道德哲学家、思想家,并不是西方哲学意义上的专业哲学家。孔子的思想全是伦理学范畴,其核心是“仁”。孔子比较偏重伦理学,孔子的体系中并没有神,而有“仁”和“爱”,孔子根本没有谈西方哲学所关心的世界本原问题,提的很多的是理念,没有提出世界的最高范畴,很难说他是唯心唯物,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我觉得不能笼统的归为唯心或者唯物。孔孟推崇“仁”“义”“礼”“孝”“德”.这些都超乎物质之外,但又建立在物质之上;都以内心为起始本源,但又都使之于物.我们不能简单的以唯心或者唯物来论述它,但它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唯用”—就是能够使用于这个社会,能够有助于这个社会。就好比一个孩子,我们不能单纯的说他是属于他父亲,或者是属于他母亲。懂得归纳是一种学习的好习惯,但是缺点在于容易将事物一棍子打死。虽然儒家思想更注重心性方面的修养,但孔子对鬼神的态度就是敬而远之。所谓“敬”,说明他对鬼神的态度不是否认,或者说这是他不了解的东西,他不随便崇信,但也不完全否认,其实就我个人认为,这算不得唯心,当然也不可能是唯物。就辩证主义观点来讲,对唯心主义完全的否认,本来就不一定正确。鬼神这种东西,我们即使没见过,不能。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