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九零年,宋朝拔地而起,在赵匡胤所发动陈桥兵变的背景之下,在前朝五代十国的基础上,宋朝就此展开为期长达三百一十九年的漫长王朝存续历史。赵匡胤顺利登上皇位之后,开始致力于国家建设,由此衍生出来的文官文化也成为当时的一种新风尚,文官也由此上升成为一份亮丽光鲜的职业,自在又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与追逐。
一、重文抑武,文官当道的治国政策
我们在阐述文官地位上升时,首先要介绍赵匡胤这个人物所面临的时局条件,在陈桥兵变之后,赵匡胤畏惧重蹈覆辙的情况再次发生,害怕当时的藩镇割据进一步加重,以及宦官专政的事件再次发生,于是开始收调各地的兵权于中央,缩减军事将领手上的权力,并开始军队轻量化改革,将军事权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从而有效避免军事将领谋反的嫌疑可能性。
对于赵匡胤来说,肯定不能将自己的想法摆到明面上来说,在朝廷上对外宣布,出于国家架构的需要,安定时期要做的更多只是休养生息,并不需要过多的武官,当时必要做出努力的,应该在政治制度的建设上以及国家的经济发展上。武官的需求量不再成为刚需,招募的人数可以相应缩减,而文官的招募要着力提上历史日程上来。
我们常常说赵匡胤是富有智慧的,用不断壮大的文官队伍来作为棋子来抗衡武官,当时在这种风气的倡导下,文官甚至成为了民间人们争相追逐的一个职业,不少文人学子苦读诗书,就是期待在文官选拔考试上一举高中,成为政治体制中的一员。
现如今我们在谈到文官制度时,往往也会联想到士大夫阶层,文官顺利接过士大夫阶层的指挥棒,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先行力量,对于宋朝的治国方略以及整体发展方向起到了直接性的作用。
宋太祖为了文官制度的顺利延续,因此建立起一套体系严格的文官制度,实质上还是为了维护中央集权,类似于三省六部这类惯常机构之外,中央上分割宰相的职权,又设置了枢密使、三司使、参知政事来分散相权,同时宋朝文官制度为了尽可能避免专权现象的发生,于是细化每一个职能部门,并开始扩大文官的招募数量,试图将每个任务分成足够细化的部分分配到相应文官的手中。
虽然我们不能排除后期所出现的冗官现象的出现,但是不得不去肯定的是,赵匡胤确实借着文官制度来对武官形成了一定的制约,以此来进一步巩固自己权力集中。某种程度上来说,宋朝的文官制度很大概率上取决于赵匡胤的心理,他很难在心理上接受宋朝再次以相同的方式倾覆改朝换代的事实。
在以上这些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文官开始大步走上历史的政治舞台,也开始书写着属于他们的人生篇章。
二、初入体制,文官进阶的资格途径
关于如何正式加入到文官的队伍当中,我们最先想到的就是考试选拔,也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科举制,除了科举制度之外,还存在着两种制度,分别是自荐制度和荫补制度,共同构成踏入文官体制的道路体系。
1、科举制
科举制来源已久,在南北朝时期已经具有了萌芽的迹象,到了隋朝时开始真正走向了成型。通俗来介绍科举制度,主要通过公开考试的方式来为朝廷招揽人才,提前规定好相应的考试科目,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过了笔试,有的统治者还会在科举考试之余,增设复试选拔项目。于是当时社会的重学风气鼎盛一时,民间流传着学而优则仕的观念,众多读书人趋之若鹜,耗费很多年的心力,只为考取一个功名来光宗耀祖。
为了更好的凸显科举考试的公平性,除了增强考场的纪律之外,还严格遵循避讳制度,选用的考官之中,如若与当年的考官存在着亲属关系的,则今年不在审核考官的范围之内。这种制度的优越性在于,可以最大程度上忽略由于门第不同而导致的出身高低,只要你足够有才能,又可以有机会参与到政治建设中来,光是这一点,就足够让普通家庭出身的感受到政治上的前景。
2、自荐制度
这里的自荐制度,主要是针对士人来说的。每逢皇帝下诏招募人才时,现任官员以及士人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自荐式的报名,有时候也需要上一级的推荐,与上述科举制类似的是,举荐之后也是要参与考试的,而非像察举制一样,只要得到推荐后就能够走上仕途,皇帝有时候会亲自来检验自荐的才能真伪,在殿试上完成所布置的选题,并当面回答一些考官问出的问题。说实话,殿试的难度其实并不比科举考试容易太多,但是对于士人来说,或许是一个前进上升的好方法。
3、荫补制度
这一制度其实与世官制有着相似的地方,带有一定的政策倾斜性,官吏们的子弟虽然不能像原先一样轻而易举就加入到官僚队伍中去,但是也要比普通人容易的多。主要的目的在于,朝廷为了稳固朝中官员,允许他们适当荫补自己的子弟进入朝廷,实际上也是朝廷对于听他们的一种认可感恩,他们自己自然也因此更加忠诚于国家的建设之中。
简而言之,有关于宋朝的文官之路,对于大多数的普通人来说,仍然以科举考试为主,虽然当时文官的招聘数量过于庞大,但是由于各地学子共同赴京赶考一拥而上,其考试人员的数量也较为巨大。对于当时的士大夫阶层来说,科举考试简直是为他们带来了福音,他们心怀天下大事的野心终于不再是无处安放的,进入仕途担当文官成为当时士大夫阶层共同的美好愿景与期待。
三、自在悠然,文官当道的时代保护
通过上述的介绍,我们能够很清晰感知到文官在当时民众心中的地位之高,我们不能怀疑的确有一部分是真的心怀天下,更多的民众可能还是将文官势利看成一个还算不错的职业,尚能获得社会的普遍认知,又能够获得自我价值的体现,更重要的是这份工作的压力并不是很大,甚至还有一些自在。可能光用语言叙述,还不能很明显体现出其“自在”,下面举出具体的例子来做分析。
宋朝由于在重文轻武的政策影响下,皇帝对于文官的宽容度很高,宋太祖为了进一步巩固文官的队伍建设,甚至还不惜在墓碑上刻下赫赫有名的“勒石三戒”,其中一条就明确规定不能杀死士大夫,文官作为士大夫之下衍生出来的行政团队,自然也是勒石三戒的保护范围,因此在当时的宋朝,我们几乎没有看到有被皇帝勒令杀死的文官。
就拿北宋时期的文官蒲宗孟来说,这个人担任文官后的生活及其奢靡,生活中需要很多为仆人来共同照顾他的日常起居,并且一直以为政残忍著称,虽然屡次遭到别人的弹劾,但是一直都没有受到相应的惩罚,因此也就没有丝毫要收敛的意思,蒲宗孟似乎深知当踏入到文官行列中后,连皇帝都没有足够的权力来干预文官的生死。
另外由于赵匡胤这个人疑心较重,也不敢过多将权力完全下放给文官,当时招聘了大量的文官,为了防止权力被集中在哪个官员的手里,所以更多的是细化任务,有时候明明可以一个人就能完成的事情,现在却非要又增设两个人进来,来共同完成。虽然这严重影响到了政治中的执行效率低下,但是文官的工作也相对比较清闲,分配到手上的工作量并不是很多,可供自由支配的时间还是很多的
宋太祖毕竟是一个出色的军事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共同部署工作任务,下面还有众多的文官加持,宋太祖可能未能考虑文官过于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当时文官的工资俸禄水平也并不低,妥妥的社会中产阶级,身居他人所羡慕的高位之上,工作也还算是轻松,简直是优秀职业的首要选择。
总体来说,文官的自在体现在很多的方面,想比于前面几个朝代官员的争锋相对、连日操劳,宋朝的文官队伍真心足够幸福自在,艰难的部分往往应该是求学初期的困难,当正式加入到政治体系中来后,身上的压力也就低了很多。文官的自由其实还得益于赵匡胤的默许,对于他而言,更可怕的似乎不是文官队伍建设的偏差,而是武官联合其强大的势力来掀起又一血雨腥风的反叛运动,黄袍加身后开始深刻意识到,这诺大的江山,其实也不是很容易守护维持的,要想稳固统治,最好的方式还是形成内部有效的制衡机制。
参考历史文献:《宋史·职官志六》
《资治通鉴》
《绍兴和议》
《大宋宣和遗事》
《长编》